回覆列表
  • 1 # Affgcff

    周瑜(175-210),字公瑾,東吳四英將第一位,廬江舒城人。幼年與孫策相識,結為生死之交。後孫策脫離袁術自立後,周瑜主動投奔孫策。在孫策平定江東的戰爭中起到了謀士和武將的雙重作用,用計謀收服了太史慈。孫策平定江東後,周瑜任水軍都督。200年,孫策早逝,臨死前對孫權說“外事不決問周瑜”。孫權繼位後,也十分信任周瑜。208年,孫權西征黃祖,周瑜立下了大功。208年,曹操南下,目標直指江東,孫權戰和未定。周瑜及時從鄱陽湖趕回,正確分析了曹操遠來的種種弊端,使孫權決定與曹操一戰。周瑜身為水軍大都督,用火攻之計大破曹操,這就是有名的赤壁之戰。赤壁之戰後,周瑜攻打南郡時中毒箭,但還是拼死取下了南郡。隨後周瑜割長江南岸給劉備,但劉備至京口見孫權,要求得到整個荊州,孫權同意,因此周瑜只得退往柴桑郡養傷,在生病期間周瑜提醒孫權要提防劉備。210年,周瑜領兵攻打西川,行至巴丘城時箭傷發作,英年早逝,年僅36歲。孫權聞訊後,立即素服迎接周瑜靈柩回柴桑。 歷史上的周瑜風姿英發,心胸廣闊。東吳老將程普,早年跟隨孫堅,自以功高,瞧不起年輕的周瑜。但周瑜並不與程普計較,最後使程普自己折服,程普說道:“與周公瑾交,如飲醇繆,不覺自醉。”到宋代時,世人還是很喜歡周瑜,這一點從蘇軾的《念奴嬌》一詞中就可以看出。但到了元代以後,人們就逐漸對周瑜進行醜化,至到《三國演義》成書時,周瑜就完全成了另一個人了。這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周瑜和劉備的關係,周瑜一方面主動割長江南岸地給劉備,但這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外交行為;另一方面周瑜又看出劉備的梟雄本色,不願劉備一天天壯大,因此上書孫權,要求孫權將劉備軟禁在京口(這就是《三國演義》中美人計的由來,但其實周瑜本人並未施美人計,孫尚香也是由孫權主動嫁給劉備的),但孫權不願。在對劉備一方的態度上,周瑜和魯肅採取了完全不同的方法,周瑜是激進派,而魯肅則眼光看得更遠。遺憾的是,千百年之後,這兩個人都成為了當時還默默無聞的諸葛亮的墊揹人,周瑜成了心胸狹窄的代名詞,而魯肅則變成了一個老實得笨得出奇的人.周瑜的性格第一個特徵是器量狹小,忌才妒能,目光短淺。如小說第四十四回寫孫權決定抗曹,並命周瑜組織迎敵作戰。但諸葛亮卻對周瑜說孫權仍有顧慮。周瑜立即去見孫權,果然與諸葛亮所說的一樣。於是周瑜暗忖:“孔明早已料著吳侯之心。其計劃又高我一頭。久必為江東之患,不如殺之。”只是由於魯肅的勸阻,才沒有殺成。試想,周瑜倘若果真將諸葛亮殺了,那麼孫劉聯盟就可能破裂,就會給曹操造成可乘之機,赤壁之戰誰勝誰負便很難預料了。由此可見周瑜的目光的確短淺。此後,周瑜曾多次設計要殺害諸葛亮,如派諸葛亮十天造箭十萬枝,企圖以軍法殺之;又如派諸葛亮往聚鐵山斷曹操的糧道,企圖借曹操之手殺之;諸葛亮在七星壇借東風,周瑜派丁奉,徐盛各帶士兵一百,從水陸兩路前往南屏山,企圖以武力殺之等等,雖說危機都被諸葛亮巧妙地化解了,但卻凸現出周瑜的器量狹小,忌才妒能。 羅氏等下,周瑜的另一性格特徵是容易衝動,意氣用事。如諸葛亮到東吳商量共同御曹大計時,周瑜故意說他準備降曹,意欲以此要挾諸葛亮,求他助劉備破曹。然而諸葛亮卻說“公瑾主意欲降操,甚為合理。”周瑜聽了諸葛亮的話後,便勃然大怒,罵曰:“老賊欺吾太甚!”並說:“望孔明助一臂之力,同破曹賊。”其盛情衝動的特點便顯現無遺了。又如周瑜欲借曹操之手殺諸葛亮,派諸葛到鐵聚山去斷曹操的糧道。孔明明知周瑜的用心,非但不推諉,卻藉此嘲笑說:“吾聞江南小兒謠言云:‘伏路把關饒子敬,臨江水戰有周郎。’公等於陸地但伏路把關;周公瑾但堪水戰,不能陸戰耳。”周瑜聽了此話,怒曰:“何欺我不能陸戰耶!不用他去,我自引一萬馬軍,往鐵聚山斷操糧道!”為了一句嘲笑,竟置統帥職責於不顧,可見其感情容易衝動、意氣用事的程度是多麼嚴重。赤壁戰後,孔明三氣周瑜,使其發出“既生瑜,何生亮”之感慨後而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用羽毛球拍撿球有什麼技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