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677478841503

    這次北美流行的菌株其基因發生變異,產毒能力增加,表現出高病死率(併發中毒性巨結腸後,高達65%)和高複發率(20%)特徵。在北美髮現027 型後不久,歐洲有 17個國家也相繼出現了艱難梭菌的暴發流行。歐洲已將艱難梭菌列為強制監測病原體,在歐盟CDC領導下分別於2002年、2005年、2008年進行了三次全歐洲流行病學調查。

    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是引發艱難梭菌感染的主要誘因,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導致的腹瀉稱之為抗生素性腹瀉(AAD)。其中,25%的AAD是由艱難梭菌引發,即艱難梭菌相關性腹瀉(CDAD)。CDAD臨床表現可從輕度、短暫性、自限性腹瀉到可致命的偽膜性結腸炎,一般腹瀉多於1 天4 次, 水瀉, 多數有痙攣性腹痛。約半數腹瀉出現在應用抗生素過程中, 或停用抗生素短期內, 偶有停藥數月後發病, 重症出現消耗性腹瀉, 每日可達20~ 30次。症狀包括腹瀉、腹痛、發熱、白細胞增高、糞便白細胞、中毒性巨結腸、CT 可顯示結腸增厚、內鏡和活檢可見結腸特徵性改變:散在、點狀、黃、棕、綠色斑塊。偶爾表現為急腹症及暴發性致死性結腸炎。腹部X光片可見麻痺性腸梗阻及“拇指紋”症。可併發腸穿孔、電解質紊亂等。CDAD的高危人群有哪些呢?尤以應用廣譜青黴素(氨苄青黴素、阿莫西林)及頭孢菌素的患者最甚。另外,胃腸道因素(反覆灌腸、鼻胃管插入兩天以上的胃腸道操作、腸梗阻等)、抗腫瘤化療藥物、年齡> 60 歲(65歲以上老年人佔到了CDAD患者的60%)、女性、嚴重併發症、長期住院治療等均易引發CDAD發生。

    CDAD的主要傳播途徑為接觸性傳播,CDAD患者糞便中含有大量艱難梭菌及其芽胞,應用抗生素將造成腸道易感性增加。艱難梭菌可透過口-糞途徑定植在結腸, 並可透過與患者、被汙染裝置或物品(例如便盆、澡盆和電子直腸溫度計)直接接觸、醫護人員間接接觸,經過幾天到8周的潛伏期,引起醫院內艱難梭菌感染暴發。艱難梭菌感染病例經過治療後,約40%成為病原攜帶者,不斷產生芽胞。由於芽胞對於理化消毒方法抵抗力極強,可以在醫院環境中長期存在,所以一旦醫院中發生艱難梭菌感染暴發,難以在短時間內根除。

    鑑於艱難梭菌在醫院感染中的嚴重危害性,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早在幾年前就開始關注該類細菌,並列為醫院感染控制室的主要研究目標。經過幾年的技術儲備,我們已經建立了艱難梭菌的診斷、分離、鑑定、分型、儲存等技術方法和工作體系,並與歐盟CDC、美國CDC以及國際艱難梭菌參比實驗室建立了良好合作關係。藉助“十一五”國家傳染病重大專項對中國艱難梭菌流行情況進行了初步監測,完成了亞洲第一株艱難梭菌全基因組測序工作。為應對中國可能出現的艱難梭菌疫情監測和控制,做好了技術上的準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漢蘭達和奧德賽哪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