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皇后普遍具有傳奇色彩,而就神秘性而論,唐代宗的睿真皇后沈氏(影視劇中稱她為“沈珍珠”)尤其值得一提,因為她的離奇失蹤,竟讓代宗、德宗、順宗祖孫三代皇帝苦苦尋覓三十餘年,但最終依然未能發現行蹤。這究竟是怎樣一樁離奇的事件呢?
沈氏出身於江東名門望族-吳興沈氏,是大理正、贈太師沈易直之女,在唐代宗李豫還是皇孫、廣平王的時候,便以良家子的身份進入王府,沒多久便為他產下長子李適,即後來的唐德宗。當時,王妃崔氏性頗悍妒,依仗著姨母楊貴妃的勢力專橫跋扈,所以沈氏儘管誕下長子,但一直受到崔氏的欺壓。
唐玄宗晚年任用李林甫、楊國忠為相,並讓安祿山擔任三鎮節度使,結果導致帝國危機重重。天寶十五年(756年),安祿山起兵造反,一路上勢如破竹,很快便攻陷東都洛陽,並進逼京師長安。唐玄宗為避其鋒芒,帶著楊貴妃及皇子皇孫們倉皇逃往蜀中,太子李亨及李豫等人也在其中。
由於唐玄宗在逃亡之前嚴密封鎖訊息,導致大批妃嬪宮人、皇子皇孫來不及逃走,便淪為叛軍的俘虜,其中便包括沈氏。沈氏被俘獲後,叛軍將其囚禁在洛陽的掖庭之中,至於她會遭受怎樣的對待,從安祿山及其叛軍的本性去分析,可想而知(“祿山之亂,玄宗幸蜀,諸王、妃、主從幸不及者,多陷於賊,後被拘於東都掖庭。”見《舊唐書·卷五十二·列傳第二》)。
不久,“馬嵬坡之變”發生,楊國忠、楊貴妃兄妹皆被殺,崔妃則徹底失寵。事後,太子李亨北走靈武,並在此稱帝,是為唐肅宗。為迅速平定叛亂,唐肅宗遂任命李豫為天下兵馬大元帥,一邊號召天下勤王,一面向回紇、大食搬請救兵。至德二年(757年),唐軍利用叛軍內訌、安祿山被殺的機會,擊潰安慶緒,一度收復長安、洛陽。
李豫進入洛陽時,曾在掖庭之中找到沈氏,然而或因戰事方殷,無暇安置沈氏,或因沈氏名節有虧,讓其很沒面子,所以李豫並沒有把她帶回到長安,而是讓其繼續居住在洛陽。可就在李豫為如何妥善安置而沈氏發愁時,以史思明為首的叛軍席捲而來,竟然再度攻陷洛陽城。這一次,留在東都宮中的沈氏再次身陷敵手。
此後戰火又持續四年時間(759-763年),直到史朝義兵敗自殺後,洛陽等地才得以光復。然而讓唐代宗(李豫已在762年登基)沒想到的是,當他進入洛陽時,發現沈氏早已不見蹤影(“及代宗破賊,收東都,見之,留於宮中,方經略北征,未暇迎歸長安。俄而史思明再陷河洛。及朝義敗,復收東都,失後所在,莫測存亡。”引文同上)。
次年(764年),代宗冊立長子李適為皇太子,並正式下詔搜尋沈氏的蹤跡,然而十餘年時間過去後,依然毫無音訊(“代宗遣使求訪,十餘年寂無所聞。”引文同上)。期間,壽州崇善寺尼姑廣澄曾詐稱沈氏入京,但經過有司檢驗後,發現她不過是李適當年的乳母。代宗聞訊後暴怒不已,下令將其杖斃。
李適登基為唐德宗後(779年),一面派人繼續搜尋其母,一面遙尊沈氏為皇太后。在冊封儀式上,德宗對著空蕩蕩的太后座椅跪拜,口中嗚咽不已,群臣受此感染,全都為之哭泣不止,本應是喜氣洋洋的含元殿,瞬間變成傷心地(“帝再拜,歔唏不自勝,左右皆泣下。”引文同上)。
德宗在位26年時間,期間一直在苦苦尋找親媽,但上天並沒有被這份孝心感動,沈氏的下落依舊是個謎。不過在此期間,有很多“冒牌貨”為希求富貴,紛紛詐稱是沈氏,但無一例外都被識破。唐德宗駕崩後,其子李誦即位為唐順宗,雖然在位僅僅8個月,但依然再派人尋找自己的祖母,想以此告慰先父在天之靈。
然而殘酷的事實證明,這不過是唐順宗的一廂情願罷了,真正的沈氏恐怕早已作古。所以等到順宗之子、唐憲宗李純即位後(805年),有司便請求停止這項勞而無功的搜尋行動,同時建議為沈氏發喪,上太皇太后號,建衣冠冢於代宗陵,同時立神位於代宗廟中。憲宗覺得大臣的建議很有道理,便下詔就此施行。至此,這場耗時三十餘年的搜尋活動,在了無所得之後,正式歸於終結。
唐朝的皇后普遍具有傳奇色彩,而就神秘性而論,唐代宗的睿真皇后沈氏(影視劇中稱她為“沈珍珠”)尤其值得一提,因為她的離奇失蹤,竟讓代宗、德宗、順宗祖孫三代皇帝苦苦尋覓三十餘年,但最終依然未能發現行蹤。這究竟是怎樣一樁離奇的事件呢?
沈氏出身於江東名門望族-吳興沈氏,是大理正、贈太師沈易直之女,在唐代宗李豫還是皇孫、廣平王的時候,便以良家子的身份進入王府,沒多久便為他產下長子李適,即後來的唐德宗。當時,王妃崔氏性頗悍妒,依仗著姨母楊貴妃的勢力專橫跋扈,所以沈氏儘管誕下長子,但一直受到崔氏的欺壓。
唐玄宗晚年任用李林甫、楊國忠為相,並讓安祿山擔任三鎮節度使,結果導致帝國危機重重。天寶十五年(756年),安祿山起兵造反,一路上勢如破竹,很快便攻陷東都洛陽,並進逼京師長安。唐玄宗為避其鋒芒,帶著楊貴妃及皇子皇孫們倉皇逃往蜀中,太子李亨及李豫等人也在其中。
由於唐玄宗在逃亡之前嚴密封鎖訊息,導致大批妃嬪宮人、皇子皇孫來不及逃走,便淪為叛軍的俘虜,其中便包括沈氏。沈氏被俘獲後,叛軍將其囚禁在洛陽的掖庭之中,至於她會遭受怎樣的對待,從安祿山及其叛軍的本性去分析,可想而知(“祿山之亂,玄宗幸蜀,諸王、妃、主從幸不及者,多陷於賊,後被拘於東都掖庭。”見《舊唐書·卷五十二·列傳第二》)。
不久,“馬嵬坡之變”發生,楊國忠、楊貴妃兄妹皆被殺,崔妃則徹底失寵。事後,太子李亨北走靈武,並在此稱帝,是為唐肅宗。為迅速平定叛亂,唐肅宗遂任命李豫為天下兵馬大元帥,一邊號召天下勤王,一面向回紇、大食搬請救兵。至德二年(757年),唐軍利用叛軍內訌、安祿山被殺的機會,擊潰安慶緒,一度收復長安、洛陽。
李豫進入洛陽時,曾在掖庭之中找到沈氏,然而或因戰事方殷,無暇安置沈氏,或因沈氏名節有虧,讓其很沒面子,所以李豫並沒有把她帶回到長安,而是讓其繼續居住在洛陽。可就在李豫為如何妥善安置而沈氏發愁時,以史思明為首的叛軍席捲而來,竟然再度攻陷洛陽城。這一次,留在東都宮中的沈氏再次身陷敵手。
此後戰火又持續四年時間(759-763年),直到史朝義兵敗自殺後,洛陽等地才得以光復。然而讓唐代宗(李豫已在762年登基)沒想到的是,當他進入洛陽時,發現沈氏早已不見蹤影(“及代宗破賊,收東都,見之,留於宮中,方經略北征,未暇迎歸長安。俄而史思明再陷河洛。及朝義敗,復收東都,失後所在,莫測存亡。”引文同上)。
次年(764年),代宗冊立長子李適為皇太子,並正式下詔搜尋沈氏的蹤跡,然而十餘年時間過去後,依然毫無音訊(“代宗遣使求訪,十餘年寂無所聞。”引文同上)。期間,壽州崇善寺尼姑廣澄曾詐稱沈氏入京,但經過有司檢驗後,發現她不過是李適當年的乳母。代宗聞訊後暴怒不已,下令將其杖斃。
李適登基為唐德宗後(779年),一面派人繼續搜尋其母,一面遙尊沈氏為皇太后。在冊封儀式上,德宗對著空蕩蕩的太后座椅跪拜,口中嗚咽不已,群臣受此感染,全都為之哭泣不止,本應是喜氣洋洋的含元殿,瞬間變成傷心地(“帝再拜,歔唏不自勝,左右皆泣下。”引文同上)。
德宗在位26年時間,期間一直在苦苦尋找親媽,但上天並沒有被這份孝心感動,沈氏的下落依舊是個謎。不過在此期間,有很多“冒牌貨”為希求富貴,紛紛詐稱是沈氏,但無一例外都被識破。唐德宗駕崩後,其子李誦即位為唐順宗,雖然在位僅僅8個月,但依然再派人尋找自己的祖母,想以此告慰先父在天之靈。
然而殘酷的事實證明,這不過是唐順宗的一廂情願罷了,真正的沈氏恐怕早已作古。所以等到順宗之子、唐憲宗李純即位後(805年),有司便請求停止這項勞而無功的搜尋行動,同時建議為沈氏發喪,上太皇太后號,建衣冠冢於代宗陵,同時立神位於代宗廟中。憲宗覺得大臣的建議很有道理,便下詔就此施行。至此,這場耗時三十餘年的搜尋活動,在了無所得之後,正式歸於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