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翻譯:
1、石守信,是開封浚儀人。侍奉周祖,得以隸屬他的部下。廣順初年,多次提拔為親衛都虞候。隨從世宗出征晉國,在高平遇到敵軍,努力作戰,升任親衛左第一軍都校。班師回朝,升任鐵騎左右都校。隨從出征淮南,做先鋒,攻下了六合,攻入了渦口,又攻克了揚州,於是於是兼任加州防禦使,擔任鐵騎、控鶴四廂都指揮使。隨從出征關南,任陸路副都部署因為有功升任殿前都虞候,調任都指揮使、洪州防禦使。恭帝即位,加官義成軍節度。
2、太祖即位,調任侍衛馬步軍副都指揮使,改任歸德軍節度。李筠叛亂,守信與高懷德率領前軍前去討伐,在長平打敗了李筠的軍隊,斬敵三千,又在澤州打敗了李筠三萬部眾,俘獲了叛軍河陽節度範守圖,招降數千太原援軍,把他們都殺了。澤州、潞州平定,因功加官同平章事。李重進在揚州謀反,太祖任命石守信為行營都部署兼任揚州知州管理揚州府政務。太祖親征到達大儀頓,守信(派人)快馬上奏:“城池攻破就在旦夕之間,如果皇上御駕親征,可以快速平定。”太祖急速前往,果然攻克了這座城池。建隆二年,調任鎮守鄆州,兼任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皇上下詔賜予石守信一幢本州的宅第。
3、乾德初年,太祖趁晚朝的時候與石守信等一起飲酒。酒喝得正暢快的時候,太祖開口說道:“我沒有你們(的大力相助),絕不會有今天,但我做了天子,總覺得遠遠不如做節度使時快樂,我整夜地不曾落枕睡過安穩覺。”石守信等人磕頭說:“現在天命已定,哪個還敢存有二心?不知陛下為什麼說出這種話來?”太祖說:“哪個人不圖富貴?一旦有人把黃袍加在你們身上,到那時即使你不想做天子,又怎麼可能脫身呢?”石守信等人謝罪說:“我們太愚笨了,連這都想不到,希望陛下可憐可憐我們吧!”太祖說:“人生在世,好像駿馬掠過細縫一般快得很啊!不如多多積聚些金銀,購置田產房屋留給子孫,多養些歌兒舞女,來度過一生。這樣一來,君臣之間就不會有什麼猜疑了,這不是也很好嗎?”石守信感激地說道:“陛下替臣子們想得周到,真是使死人復生,使白骨長肌肉啊。”次日,石守信等都託言有病,乞求解除兵權,太祖給予準允,都讓他們以散官的身份回家養老,給他們的賞賜也特別優厚。
4、開寶六年秋天,給守信加官,讓他兼任侍中。太平興國初年,加官兼任中書令。太平興國二年,被授官中書令,兼任河南尹,擔任西京留守。太平興國三年,加任檢校太師。太平興國四年,隨從出征范陽,督察前軍失去軍紀,責令擔任崇信軍節度、兼任中書令,不久進封衛國公。太平興國七年,調任鎮守陳州,再次掌管中書令。太平興國九年,去世,終年五十七,追贈尚書令,追封威武郡王,諡號武烈。
一、人物簡介
石守信(928年—984年),宋朝人,北宋開國將領。浚儀(今河南開封)人。五代後周時累官至殿前都指揮使、義成軍節度使,與趙匡胤結為異姓兄弟。趙匡胤建宋後,參加平定潞州、揚州等戰役;961年(建隆二年)任侍衛親軍馬步都指揮使。963年(乾德元年)春,被宋太祖杯酒釋兵權。972年(開寶五年),守信之子石保吉娶宋太祖第二女延慶公主。979年(太平興國四年),隨宋太宗徵遼。982年(太平興國七年),徙鎮陳州。石守信死後,被葬於“河南洛陽縣平樂鄉宣武村”
二、人物評價
1、《宋史》:“石守信而下,皆顯德舊臣,太祖開懷信任,獲其忠力。一日以黃袍之喻,使自解其兵柄,以保其富貴,以遺其子孫。漢光武之於功臣,豈過是哉。然守信之貨殖鉅萬,懷德之馳逐敗度,豈非亦因以自晦者邪。”
2、王夫之:“夫石守信、高懷德之流,非有韓、彭倔強之質也,分節旄,擁鎮牙,非有齊秦百二,剖土君民之厚實也,談笑尊豆,兵符立釋,非有田承嗣、王武俊、李納之跋扈而不可革也。使宋能優全故將,別建英賢,顛倒奔奏,星羅牙錯,充實內地,樹結邊隅,一方潰茂,聲援谷響,雖逮陵遲,取資百足。”
全文翻譯:
1、石守信,是開封浚儀人。侍奉周祖,得以隸屬他的部下。廣順初年,多次提拔為親衛都虞候。隨從世宗出征晉國,在高平遇到敵軍,努力作戰,升任親衛左第一軍都校。班師回朝,升任鐵騎左右都校。隨從出征淮南,做先鋒,攻下了六合,攻入了渦口,又攻克了揚州,於是於是兼任加州防禦使,擔任鐵騎、控鶴四廂都指揮使。隨從出征關南,任陸路副都部署因為有功升任殿前都虞候,調任都指揮使、洪州防禦使。恭帝即位,加官義成軍節度。
2、太祖即位,調任侍衛馬步軍副都指揮使,改任歸德軍節度。李筠叛亂,守信與高懷德率領前軍前去討伐,在長平打敗了李筠的軍隊,斬敵三千,又在澤州打敗了李筠三萬部眾,俘獲了叛軍河陽節度範守圖,招降數千太原援軍,把他們都殺了。澤州、潞州平定,因功加官同平章事。李重進在揚州謀反,太祖任命石守信為行營都部署兼任揚州知州管理揚州府政務。太祖親征到達大儀頓,守信(派人)快馬上奏:“城池攻破就在旦夕之間,如果皇上御駕親征,可以快速平定。”太祖急速前往,果然攻克了這座城池。建隆二年,調任鎮守鄆州,兼任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皇上下詔賜予石守信一幢本州的宅第。
3、乾德初年,太祖趁晚朝的時候與石守信等一起飲酒。酒喝得正暢快的時候,太祖開口說道:“我沒有你們(的大力相助),絕不會有今天,但我做了天子,總覺得遠遠不如做節度使時快樂,我整夜地不曾落枕睡過安穩覺。”石守信等人磕頭說:“現在天命已定,哪個還敢存有二心?不知陛下為什麼說出這種話來?”太祖說:“哪個人不圖富貴?一旦有人把黃袍加在你們身上,到那時即使你不想做天子,又怎麼可能脫身呢?”石守信等人謝罪說:“我們太愚笨了,連這都想不到,希望陛下可憐可憐我們吧!”太祖說:“人生在世,好像駿馬掠過細縫一般快得很啊!不如多多積聚些金銀,購置田產房屋留給子孫,多養些歌兒舞女,來度過一生。這樣一來,君臣之間就不會有什麼猜疑了,這不是也很好嗎?”石守信感激地說道:“陛下替臣子們想得周到,真是使死人復生,使白骨長肌肉啊。”次日,石守信等都託言有病,乞求解除兵權,太祖給予準允,都讓他們以散官的身份回家養老,給他們的賞賜也特別優厚。
4、開寶六年秋天,給守信加官,讓他兼任侍中。太平興國初年,加官兼任中書令。太平興國二年,被授官中書令,兼任河南尹,擔任西京留守。太平興國三年,加任檢校太師。太平興國四年,隨從出征范陽,督察前軍失去軍紀,責令擔任崇信軍節度、兼任中書令,不久進封衛國公。太平興國七年,調任鎮守陳州,再次掌管中書令。太平興國九年,去世,終年五十七,追贈尚書令,追封威武郡王,諡號武烈。
一、人物簡介
石守信(928年—984年),宋朝人,北宋開國將領。浚儀(今河南開封)人。五代後周時累官至殿前都指揮使、義成軍節度使,與趙匡胤結為異姓兄弟。趙匡胤建宋後,參加平定潞州、揚州等戰役;961年(建隆二年)任侍衛親軍馬步都指揮使。963年(乾德元年)春,被宋太祖杯酒釋兵權。972年(開寶五年),守信之子石保吉娶宋太祖第二女延慶公主。979年(太平興國四年),隨宋太宗徵遼。982年(太平興國七年),徙鎮陳州。石守信死後,被葬於“河南洛陽縣平樂鄉宣武村”
二、人物評價
1、《宋史》:“石守信而下,皆顯德舊臣,太祖開懷信任,獲其忠力。一日以黃袍之喻,使自解其兵柄,以保其富貴,以遺其子孫。漢光武之於功臣,豈過是哉。然守信之貨殖鉅萬,懷德之馳逐敗度,豈非亦因以自晦者邪。”
2、王夫之:“夫石守信、高懷德之流,非有韓、彭倔強之質也,分節旄,擁鎮牙,非有齊秦百二,剖土君民之厚實也,談笑尊豆,兵符立釋,非有田承嗣、王武俊、李納之跋扈而不可革也。使宋能優全故將,別建英賢,顛倒奔奏,星羅牙錯,充實內地,樹結邊隅,一方潰茂,聲援谷響,雖逮陵遲,取資百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