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小白程式設計入坑

    宮姓始祖宮之奇到虞國後,古虞國位於今山西省境內,就任虞國上大夫,輔佐虞公,是一位賢臣。“輔車相依、唇亡齒寒”這兩個著名的成語典故,講的就是宮之奇的故事。

    《左傳.僖公五年》、《春秋穀梁傳.虞師晉師滅夏陽》、《史記.晉世家》、《漢書.辛慶忌傳》等都有關於宮之奇的記述。就全華人口數而言,宮氏一族是小姓。1982年全國第三次人口普查,從七省抽樣結果,宮姓排在152位;但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的統計,宮姓排名在212位。

    宮姓的淵源,在全國範圍內,宮之奇的後裔,是宮姓的主體。

    另外,宮姓還有以下幾個起源:

    1.南宮氏的後裔,有的改姓宮。

    2.周官“宮人”的後裔,以官職為姓。(此兩支宮姓,皆為姬姓之後。)

    3.共氏、龔氏有的改為宮姓。

    4.明朝,回族宮火因,以宮為氏。

    5.清朝,滿族恭佳氏,改為宮氏。

    6.蒙古族,亦有改為宮氏者。

    擴充套件資料

    名人

    1、宮懋諒

    (1671—1715)字翊元,號益元,象宗子。附庠生,康熙戊子47年(1708)順天府舉人,充內廷纂修,授鉅縣教諭,候補主事。子二:大鵬,殿對。

    2、宮煥業

    (1685—1757)字進修,號肄亭。懋勤子。邑增生,乾隆丁卯12年(1747)舉人。侯選知縣。子二:謙基、隨基。

    3、宮廷颺

  • 2 # 冉冉天之驕子

    1、出自姬姓。周武王之子封於韓,滅國。其後裔韓武子(另一種說法是韓武子是晉同族曲沃桓叔後裔,即周成王弟姬唐叔虞之後)仕晉,封於韓原,以地為氏。後來與趙、魏三家分晉,成為諸侯。秦始皇滅六國,韓氏族裔遁逃江淮之間,因改姓何。

    2、他氏改姓。東漢靈帝大將軍何進異父弟朱苗為車騎將軍,改姓何。另有南方郝姓由於古代語音流傳後來書寫作何。郝姓原為北方姓氏,亦為南方郝、楊、劉三大姓之一(見《新唐書·南蠻傳》)。郝古音按《廣韻》呵各切,《集韻》《韻會》《正韻》黑各切,從音壑。

    (見《康熙字典》)古代語言相傳較多,書寫較少,南方語音音調更有曲折變化,因此郝、何同音,經過歷代流傳,因此南方部分郝姓漸漸被改為何姓。

    3、賜姓。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推行漢化,鮮卑姓賀拔氏改為漢姓何氏。元末吐蕃宣撫使鎖南之子銘歸順明朝,世襲河州衛指揮同知,賜姓何氏。

    4、以國名為氏。唐朝時中亞地區有九個突厥族小國,史稱“昭武九姓”。 後來內遷中原,各以國名為氏。

    二、遷徙分佈

    西漢時有蜀郡何氏,東漢時有扶風何氏、南陽何氏,魏晉時有陳郡何氏,說明四川、安徽、陝西、河南均有何姓分佈。

    西晉末年,中原何氏有移居福建者,即永嘉入閩八族之一。唐代,中原何氏又有兩次入閩:一是唐高宗時,光州固始人何嗣韓隨陳元光入閩,在福建安家;二是唐僖宗時,又有固始人隨王潮、王審之入閩。此後,何氏又有多次遷徙。南宋淳佑年間,何逖基由螺陽遷居溫陵、潯江,後隱居清源洞。

    宋代,何氏還有一支自廬江遷往福建、南京、江西,至宋末元初,有一支由武平經江西尋鄔、定南、龍南入廣東翁源,另一支由武平入廣東東蕉嶺、大埔、梅縣,再分支各地。明末,何斌在臺灣擔任荷蘭人的通事,是為何姓最早入臺者。清代,福建何氏又有不少人移居臺灣,有的又進而遠徙東南亞及歐美一些國家和地區。

    三、郡望

    陳郡:秦時置郡,西漢改為淮陽國,東漢改為陳國,治所在陳縣(今河南淮陽)。 這一支發跡於魏晉時期。

    廬江郡:秦代九江郡在楚漢之際分出一部分為廬江郡,相當今安徽省廬江一帶長江以北地區。這一支發跡於南朝時期。

    東海郡:秦時置郡,治所在郯(今山東郯城北)。這一支作為南遷僑民發跡於南朝,晚於廬江何氏約兩百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做原味冰激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