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笑呵呵解讀漢字
-
2 # 嚴師說字
年(碾nián)中的“丿”指示有力的作用,地球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運動和變化;“ ”十和二的合體,說明一年有十二個月;加點“ 丶”表示年有平年和閏年。借“碾”聲說明地球能自轉和繞太陽公轉。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到了西漢才正式固定下來,一直延續到今天。也就是說我們華夏民族在三千多年前就已經知道地球自傳和地球繞太陽公轉,比西方十六世紀(1543年)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早知三千多年。
年的本義為地球繞太陽公轉一週為一年共十二個月。可引申為1.每年的,如年會、年鑑、年利、年薪;2.一年的開始,年節、新年;3.有關年節的(用品),如年畫、年禮、年貨;4.時期,時代,如近年、年華、年號(a.帝王用的紀年名稱;b.公元紀年名稱)、年限、年深日久;5.收成,如年成、年景、年謹、荒年;6.歲數,如年紀、年事(歲數)、年高、年輪、年壽(人的壽命)、年力(年齡與精力)、年衰歲暮(年紀衰老,壽命將盡)、年在桑榆(比喻垂暮之年);7.人一生所經年歲的分期,幼年、童年、青年、壯年、中年、老年;8.科舉時代同年考中者的互稱,如年兄、年誼(同年登科的關係);9.姓。
《華夏上古志•五千年演義》記載:做了首領的堯,仁德像蒼天那樣廣大,無所不被;智慧像神靈那樣微妙,無所不知。堯讓重和黎專門負責觀測天象,占卜天意。日久天長,重和黎居然成了兩位天文學家呢!他們還把所掌握的天文知識傳授給羲和、羲仲,讓更多的人懂得天象。堯任命了農官后稷之後,農耕日漸發達,他也越覺得播種、收穫,都須掌握四時,而是掌握四時必須懂得天象。於是,堯把羲和、羲仲等人召來,命羲和細心觀察天象,根據日月星辰的執行民政部來制定曆法,以便人們按時令從事生產。他命羲仲住到東方海濱,觀察記錄日出的方位與時間,以晝夜平分那天作為春分;命羲叔住到南方的明都,觀察太陽如何向南移動,以定夏至;命和種住到西方的昧谷,專門測定日落,以定秋分;命和叔住到北方的幽都,觀察太陽從南向北移動的方位,以定冬至。堯分派完之後,又說道:“我告訴你們,大概可以366日為一週期,剩下的天數,用閏月的辦法去解決,這樣,春夏秋冬就好確定了。確定了四季,自然就能確定出年來了。”這樣的測量方法,有點物理學知識的就會明白,古人知道地球自轉和繞太陽公轉的道理了。
石碾的結構
石碾【niǎn】碾是新石器時代(距今5000年)的產生的。是一種用石頭和木材等製作的使穀物等破碎或去皮用的工具,由碾盤(碾臺)、碾砣(碾磙子、碾碌碡)、碾框、碾管芯、碾棍孔、碾棍等組成。石碾分上下兩部分,上面的叫碾砣,下面的叫碾盤。碾盤和碾砣的接觸面上,鏨(zàn)有排列整齊的中間深兩邊淺的碾齒,而碾砣上鏨(zàn)有排列整齊的一邊深一邊淺的碾齒,用以磨碎糧食。碾砣被固定在碾框上(碾齒深的那頭在中間),而碾框是用硬木(一般是棗木)做成的架子,呈四邊形。碾砣兩頭的中央有兩個向裡凹的小圓坑,裡面固定著一個小鐵碗兒,叫碾臍;在碾框的對應位置固定著兩個圓形鐵棒,與碾臍相對,凹凸相合,能自由轉動。碾框的一端,中間有一孔,套在碾管芯上,而碾管芯是固定在碾盤正中央的一根金屬圓柱。碾框上一般還鑿有兩個碾棍孔。這一切組合就緒,再安上碾棍,這盤石碾就可以使用了。碾棍是兩根一米左右的木棍,分別插在兩個碾棍孔裡,呈對角線分佈。當逆時針推動碾棍,碾砣轉動起來,石碾就開始工作了。使用一段時間後,碾齒被磨平了,需請石匠重新鏨出碾齒來,賦予這種石制工具以新的生命活力。
解字參考----《中華字通》
-
3 # 嗨歷史
“年”的釋義有多種,本文重點講解一下“年”作為節日的義項。
“年”的名稱,據《爾雅》記載,堯舜時稱年曰“載”,夏代稱年為“歲”,商代稱“祀”,周代才稱之為“年”。《說文解字》對年的解釋是“谷熟也”。
年節定型於漢代
到了漢代,社會經濟日趨繁榮,社會秩序比較穩定,人們的生活情趣日益豐富,形成年節風俗活動的歷史條件成熟了。
劉邦長樂宮首行朝賀禮布衣劉邦稱帝,那些同他一起打江山的開國功臣多起於微賤,多是屠狗、織葦之類的平民,舉止粗豪。
每當朝會、慶賀之時,一些大臣開懷暢飲,大呼大叫,舉止狂蕩,更有甚者,醉後起舞,拔劍擊柱,朝堂那叫一個熱鬧,劉邦大為光火,心生不悅:你、你、你們這些“兔崽子”太沒規矩,還把朕放在眼裡嗎!
有一個善於察言觀色的博士叔孫通,體察聖意,入見漢高祖,自告奮勇願為漢朝制定一套簡便易行的朝儀。
漢高祖大喜,立即大開綠色通道。
叔孫通遂召集了二三十個儒生,在櫟陽演習朝儀。
秋盡冬來,適值換年添歲。那時漢承秦制,以九月為一年之終,十月為一年之始,十月一日為元旦,此際正值長樂宮告成。
漢高祖七年,新年伊始,漢高祖令君臣至長樂宮歡慶新年,並讓叔孫通教習群臣舉行賀禮。
天色微明,謁者引諸侯王、各級官吏依次上殿,有序站列東西兩旁。
大殿上郎中執戟,陳列儀仗,嚴肅靜穆,及至高祖乘輦升殿,侍臣連聲傳警,諸侯王、三公九卿等上殿一一拜賀。
真個是人人尊禮,個個肅敬。
禮畢賜宴,君臣按官位高低依次捧杯上壽。宴會自始至終,無人笑鬧喧譁。
禮畢,漢高祖不由得大喜,嘆道:“我今日方知皇帝的尊貴了。”
遂加賞叔孫通為奉常,賜金五百斤。
叔孫通導演的朝儀,也叫朝賀禮,或朝歲禮,其核心是嚴明等級秩序,以體現貴賤尊卑有別。這一禮儀為後世統治者傳承,成為春節經典禮儀,並加以裝扮和粉飾,形成了一種君臣之間莊嚴肅穆,令人敬畏的節日禮儀。
門神辟邪年俗首先是立神荼、鬱壘於門戶,謂之門神。
漢代人很迷信,以為鬼在天地之間,時來時往,與人雜處,飄忽不定,屬於“兇惡之類”。
王充《論衡·訂鬼篇》記載“兇禍之家,或見蜚屍,或見走兇,或見人形,三者皆鬼也。或謂之鬼,或謂之兇,或謂之魅,或謂之魑”。
在無法抵禦災難、不能科學理解某些自然現象時,人們就認為是鬼在作祟。
於是在除夕之際,首要之事就是防鬼進家,削桃木梗製成神荼、鬱壘二人形象,立於門中國門神雛形就這樣產生了。
漢代人為什麼要樹立神荼、鬱壘二人的形象呢?
據漢人應劭《風俗通義·祀典》引《黃帝書》說:上古之時,有神仙兄弟二人,一名神荼,一名鬱壘,居住於風景秀麗的度朔山下,他們把禍害人間的惡魔都用葦索捆綁起來,並讓老虎吃掉。這個傳說當時廣泛流傳於民間。
蔡邕《獨斷》中說,海中有度朔之山,上有桃木,枝葉茂盛,盤根錯節,樹冠蟠曲覆蓋達三千餘里,在樹枝東北有鬼門,是世間萬鬼出入的必經之門戶,神荼、鬱壘居其門,見到害人之鬼,就用葦索捆綁,令虎吃掉。
因此漢代人每到除夕,便用桃木削成神荼、鬱壘二人像立於門上“以御兇”。同時在門上懸掛葦索,供神荼、鬱壘兩個門神作縛鬼喂虎之用,稱之為“懸葦 ”。
張衡《東京賦》載:“度朔作梗,守以鬱壘,神荼副焉,對操索葦。”
這一習俗流傳到魏晉南北朝以後,可能因為刻木為人像太麻煩,乾脆削成一塊桃木板,寫上神荼、鬱壘二人的名字,把這塊桃木板掛於門上,稱之為“仙木”或“桃符”。
宋代王安石《元日》寫道:“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裡的“新桃”和“舊符”,都是指闢鬼祛邪的“桃符”。
燃爆竹漢時沒有火藥製成的鞭炮,時人在堂階前用火燒烤竹節,使其“噼裡啪啦”發出巨大的聲響。據《神異經》和《荊楚歲時記》載:當時人們放爆竹是為了“闢山臊惡鬼”。山臊惡鬼住在西方一座深山中,有一尺多高,人一旦撞上它,就會生大病。這種鬼最怕爆竹聲,所以每逢新年來臨時都要放爆竹。爆竹聲聲震耳,既能驅鬼除怪,又為節日增添了不少喜慶氣氛。
放雀這項活動始於民間,放雀的原因據說有兩個:
據《孔叢子》記載邯鄲人在元旦正朝曾獻一雀給趙王,並給雀身上綴以五彩。趙王大喜。但是有的大臣勸告趙王放雀以示不傷生靈,趙王就放了這隻鳥兒。
另據《三齊略記》記載的一個傳說,在滎陽有一眢井,項羽追劉邦時,劉邦避於井中,兩隻斑鳩落在井口上,項羽追來時,有人告訴項羽井中有人,項羽卻說:“井有人,鳩不集。”劉邦倖免於難。
所以在漢代正旦日,要為斑鳩等鳥雀放生。到漢成帝時,還專門下了一道詔令:“廢除正旦殺雞與雀。”
這個民間風俗被皇帝欽定後流行更廣了。
飲椒柏酒放完爆竹,家長率妻攜子去祭祖,然後一家人團聚一起飲椒柏酒。漢代人認為,椒是玉衡星的精靈,吃了使人年輕耐老;柏是一種仙藥,吃了能免除百病。
飲椒柏酒,預祝在新的一年中,人人身體健康。但是,古人飲酒與現代人飲酒時,先敬尊者或長者的習俗不同,而是讓年齡最少的先飲,然後子、婦、曾、孫各上椒柏酒於家長,稱觴舉壽。
喝桃湯桃湯是取桃之葉、枝、莖三者煮沸而飲。據說可以壓邪氣,制伏百鬼。魏晉以後,人們不再服桃湯,而是飲屠蘇酒了。
庶民之家,終年勞作於野,年節沒有口福品嚐美味佳餚,能閤家團聚,一杯椒柏酒、一碗桃湯,愛在其中,意在其中,美好的祝願在其中,天倫之樂的無窮佳趣也盡在其中了。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是重人情的,每逢佳節尤為突出。當新年來臨,用過酒飯以後,人們整好衣冠,走家串戶,拜訪親友,互致節日的祝賀。這種風俗叫“拜年”,這又給新年增添了幾分樂趣,增進了人們相互間的友誼。
-
4 # 有話少說
年,穀子熟了的意思。
《詩經豳風.七月》有“十月納禾稼”,即穀子熟了,為一年。
“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燻鼠,塞向墐戶。嗟我婦子,曰為改歲,入此室住”。
大意,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面,堵塞老鼠洞,用煙燻老鼠。堵塞北面的窗,用泥巴塞門縫隙。可憐我的老婆孩子,算是改歲過年了,進這間屋子住。
《詩經.唐風.蟋蟀》,“蟋蟀在堂,歲聿其莫”。蟋蟀在堂屋,一年將結束。
十月納禾稼,十月為一年。《詩經》裡,一至十,十個數。十月太陽曆,十個月為一年。
-
5 # 0大木瓜0
我認為,年就是一年到頭對自己、對家人的犒賞。年就是對生活、對生命的感激。但今年的年還有個特殊意義,你在哪兒年就在哪兒——
人民日報說:人未歸、年貨到,網購拜年成了新年俗。95後首次獨自掌勺,催生半成品、一人食品走紅。
南北朋友圍坐,餃子誰最好,不吵了,多年的南北口味之爭終於和解。報復式觀影下一票難求,無論身在哪兒,都快樂。
但是,報復式看電影我不贊成。新冠肺炎疫情,還沒有徹底控制住,有的地方還挺嚴重,我們還不能放鬆警惕,千萬不能別好了傷疤忘了疼啊。
在這裡,我們要格外感謝原地過年的朋友們。大過年為了不給國家添亂,犧牲自我,不能和家人團聚,精神可嘉,難能可貴。
還有,不爭不行,咱們北方的餃子,就是世界無敵,霸主四方,無以倫比,無人可敵,哈哈……
尤其這個大年,從三十吃飯破五,吃的就是爽,就是香,就是美。可是,到現在我家還一頓沒吃上呢。媳婦在網上P歌總輸,沒心情包餃子,破五肯定包。
-
6 # 小漢字見大歷史
「年」這個字確實有點特殊,特殊在哪裡呢?
首先,漢字的「年」,確實給人一頭霧水,從字形上很難看出字理何在。
現代漢字學引入了一個「理據度」的概念,以此將漢字分為三類:全理據、半理據、無理據。
那麼,「年」在文字學上叫做「無理據」的「記號字」。
如果以部首索引查字典的話,「年」應該怎樣查?
《康熙字典》竟然將其歸入「幹」部,我估計是不得已的辦法,《新華字典》也沿用。
其次,「年」是個常用獨體字,一般常用獨體字往往會變成漢字常見的偏旁部首。
但是,極其反常的是,幾乎沒有漢字以年為偏旁部首。
只有幾個極其罕見冷僻字以「年」為部件,都不在《通用規範漢字表》內。
比如「哖」,是生造的方言字,是地名「噍吧哖」,在中國臺灣省臺南縣玉井鄉。
先解釋第一點,為什麼「年」字是這樣的構形?
先說結論:因為漢字「年」從漢代隸書到魏晉楷書階段,產生了訛變,完全丟失了字理。
(篆書過渡隸書叫隸變,而蠶頭燕尾的隸書變為橫平豎直的楷書叫「楷變」,大致發生在三國魏晉時代,目前從傳世的碑帖來看,鍾繇、王羲之這些人,大概起來很重要的作用,為楷書立下了法度。)
我們先看《說文》的解釋:
年,穀孰也。從禾,千聲。《春秋傳》曰:大有年。再來看「年」的古、今文字演變過程:
【引自:李學勤主編,《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冊中,頁638】
《說文》的解釋基本是靠譜的,「年」的甲骨文、金文從「禾」從「人」。小篆從「千」。
(「千」的古文字就是「一人」的合文,「身、千」一聲之轉,借「人身」之「身」,表數量「千」)
甲骨文和金文以「人頂谷禾」之形,會意「人收割成熟的穀物」,而商周時穀物是一年一熟,所以,很自然就能引申出「年歲」的意思。所以,「年、稔」是古今字。
五穀皆熟為有年也。——《穀梁傳·桓公三年》 五穀大熟為大有年。——《穀梁傳·宣公十六年》 豐年多黍多秊。——《詩·周頌·豐年》 有年。——《左傳·桓公二年》。孔穎達疏:「年訓為稔」。甲骨文中經常出現「受年」一詞,【受年】也就是【收年】:豐年好收成的意義。
比如《合集36975》:商王占卜北、西、南、東,四個地方的土地是否能受年(好收成)。
漢隸還有點「禾、人」的遺留,到魏晉楷變、南北朝的魏碑,就完全訛變成一個獨體字了:
漢隸:
晉代王羲之蘭亭帖
漢代以後各種碑刻上的年字:
那麼,第二個問題就很清楚了,「年」其實是「禾、人」的訛變,形成的一個獨體字。
其實,從「禾、人」的漢字還是很多的。「年」的構形其實跟「季、黍、香」相同。
最後,交代一下另一個問題:
「年」中的「人」是義符,也是音符,因為「人、年」古音相同,至今很多南方方言「人」的發音跟「年」一樣,比如:吳語上海話,閩南語等等。
我永遠記得小時候去上海的時候,跟上海孩子一起玩,他們那種濃濃的優越感,經常說的一句話是:阿拉是商亥年,儂是夯哈年(我是上海人,你是鄉下人)。
二、三十年前上海人,恨不得把上海人三個字刻在臉上。香港人覺得大陸人都是「阿燦」,上海人覺得上海以外的人都是鄉下人。
上海城鄉結合部的青年韓寒說的用油條洗臉的餘秋雨,也是上海人(祖籍浙江餘姚),在他的《文化苦旅》的散文集中,那種上海人優越感一覽無疑。餘秋雨大概就是今天說的油膩中年男。
看來「油膩男」是韓寒發明的。
我至今耳朵對上海話特別敏感,三公里以外都能聽出來,總覺得上海話像打機槍一樣,特別是上海大媽說的時候,給人一種市儈、刻薄、尖酸的感覺。為什麼有些人就能聽出吳儂軟語?
總之,上海油膩男餘秋雨,有一個很好的總結:上海話俗,南京話土,北京話油。
-
7 # 莫安營
一、在甲骨文中,“年”的意義是“年成、收成”。《佚》550:“丙午卜,爭貞:我受年?一月。”《合》118:“貞:我不其受年?”《粹》907:“東土受年?南土受年?西土受年?北土受年?”“受年?”意為“會獲得好收成嗎?”《春秋·宣公十六年》:“冬,大有年。”注:“五穀皆熟為大有年。”《穀梁傳·桓公三年》:“五穀皆熟,為有年也。”甲骨文中還有諸多求年於河(河神)的卜辭,相當於後世的“祈谷”之祭。
二、甲骨文中紀歲用“祀”不用“年”,到了周代,紀歲才用“年”。《封簋》:“萬年(以)(厥)孫子寶用。”《免簋》:“免其萬年永寶用。”《師酉簋》:“佳(唯)王元年正月。”《爾雅·釋天》:“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疏:年者,禾熟之名,每歲一熟,故以為歲名。
三、年齡。《論語·陽貨》:“年四十而見惡焉,……”《史記·賈誼傳》:“是時賈生年二十餘,最為少。”
四、帝王的年號。《三國志》:“改年為延康。”
-
8 # 野草3
人類在近3,000萬年的原始生活中,有一個重要的節日,就是年。年是交配和繁殖的節日,受從黃河流域到湄公河流域氣候變化的影響,從 臘月初五或者十五開始,到臘月三十結束。當發情期結束的時候,年祭也就結束了。被部落認為幸運的女人懷孕了,開始孕育生命。沒有被幸運之星光顧的女人,就開始來月經,把敗死的紅色的生命血水排除體外,為了掩飾尷尬,她們用染紅的編織物和植物葉子遮擋自己的陰部。
面對懷孕的艱難,女人生產的生命危險,撫養孩子的漫長辛勞,毫無交配物件的選擇權,交配時候的被動和少歡,很多女人不願意過年。她們把自己關在黑乎乎的屋子裡,很多人早早地把紅色招牌和旗幟掛在自己的洞口或者茅草屋門口,告訴那些還在尋求繁殖機會的男人,這裡的年已經過完了。
東方的象形文字“年”一直沒有太大變化。最早的象形文字年就是畫作一個在上,一個在下做愛的兩個人。從規範象形文字的表意功能來看,最上面的橫和撇表示,在上天的啟示和安排下,中間一橫代表的男人和下面一橫代表的女人交配。交配用兩橫間的短豎表示。從 表示天的那一橫開始,連線男人和女人,中間長豎落地,表示只有上天的靈魂,參與男人和女人的交配,才能產生新的生命。年字經常也寫做“姩”,與年相對應的就是“生”字,過年後9個月,當豐收的果實堆滿了倉庫的時候,娃兒就開始冒頭,出生了。 直到女娃找到娃兒果以前,人類和其他很多哺乳動物一樣,都是這樣一年發一次情,發情期交配生孩子。而人類幼兒哺育期是最長的,因為這種生育劣勢,人類儘管異常聰明,卻不是這個星球上的強勢物種。1200萬年前,女娃找到了娃兒果,也就是《聖經》講述的蘋果,我們祖先的繁殖方式是慢慢演化成我們一樣的。生育強勢和智慧強勢結合起來,才讓我們成為藍色星球的主宰。
回覆列表
從說文解字來說,年就是人們把收穫的糧食運輸回來。
後來歷經演變,變成收穫的節日,以及經歷這樣一個節日,所有的一個歷程,再延伸就為年齡。
但在這節日過程中,人們演繹出了不同的傳說,這也體現了人們對年的喜愛之情,這樣理解也是有情有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