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看愛思考
-
2 # 閒時讀史
關於近代化海軍要從洋務運動說起。洋務運動中以李鴻章為代表的"海防派"壓倒了以左宗棠為代表的"塞防派″,清廷開始籌建海軍。由於清政府財力有限,再加上只想要抵禦日本侵入,因此便決定先建設北洋水師,等後備力量充實,再發展其他水師。
北洋水師提督由誰來擔任,這是令李鴻章最為頭疼的事。北洋水師是新式現代化海軍,從裝備到戰術都是從歐洲引進的。俗話說得好:“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對於海軍來說格外重要。 清朝的海軍起步較晚,一般兵艦的官弁水手得來已經是不容易的了,至於既受過完整的新式海軍教育,又有統率艦隊經驗的高階將領,則更是難以尋求。 因此,他在物色高一級的海軍將領人選時,曾多方地向有關人士請教和尋訪合適的人選。機緣巧合,光緒三年(1877 年)秋,在家閒居了3 年的丁汝昌,接到朝廷兵部公文,因陝甘地區有起義,擬起用淮軍舊部征剿,特命丁汝昌“給資赴部”,軍前聽命。 行至天津,傷病復發,丁汝昌在回程途中行至天津拜謁李鴻章。 李鴻章正在為物色海軍將領人選遲疑不定、左右為難之時,丁汝昌的出現令他非常高興。 經過慎重的考量,他認為丁汝昌既是自己的舊部,還是一位驍勇善戰、忠誠可靠,又有帶兵治軍經驗的老將,雖然不懂海軍,也不失為一個不錯的人選。李鴻章決定任命丁汝昌為北洋水師提督。這樣,丁汝昌成為了北洋水師的最高指揮官。
這個這個任命對於丁汝昌來說不是人生大喜事,而是他人生悲劇的開始。一個不懂海軍,又沒有出洋留學學習海軍的陸軍將領,指揮一支裝備先進、技術水平高的近代化海軍艦隊,絕對不是一件幸事。丁汝昌是不懂海軍業務的外行,留洋的學生官們又缺乏實際工作經驗,因此北洋水師中一直聘用外籍僱員作為高階顧問和一般教官,幫助訓練。而外國教官和北洋海軍軍官的關係又不夠融洽,影響了訓練的效果。甲午戰爭中這些問題都暴露了出來。
由於丁汝昌沒有掌握海事作戰的精髓,採取錯誤的作戰指導方法,導致黃海海戰一役損失慘重;在威海衛戰役中,丁汝昌又受悲劇情緒的影響,消極抗戰,未及早阻止日軍的登陸行為,死守港口,沒有尋求積極的作戰方法,致使北洋艦隊走向徹底失敗。因此,正是丁汝昌的指揮嚴重失誤,使當時排在世界前列的北洋艦隊一敗塗地,無論如何,中國在甲午海戰中的失敗,丁汝昌難辭其咎。
儘管丁汝昌並不怕死,在黃海海戰中受傷仍不下火線,堅守陣地,指揮作戰;在威海衛防禦戰,寧願自殺身亡也拒絕向日軍投降。在接到勸降書以後,他說道:“餘決不棄報國大義,今惟一死已盡臣職”。表示了自己誓死抗敵的決心,最後自殺成仁。丁汝昌可以說是一位愛國的將領,他報效祖國、不怕犧牲,但還是無法改變人生悲劇。
至於為什麼不是皇帝和太后任命水師提督?這是由晚清的時局決定的。李鴻章此時期掌握清朝政府外交、軍事等大權。清朝政府派遣李鴻章督辦北洋海防軍事,然後,他便透過掌握實權來達到興辦海軍目的。在海軍的用人上他是擁有權力的。有人說任命丁汝昌為北洋水師提督是任人唯親,是借興辦海軍發展自己的實力。有些人認為他希望擁兵“自重”而沒有“自強”的想法,這種觀點有一定的偏頗。李鴻章認為辦理海軍既是“實行自強”的對策,又夠“保持和平,守疆土”。但是在他人看來卻是為了鞏固或者是擴大個人權勢。儘管已經有很多人認為李鴻章建設海軍有一定的私心,但是,仍然不能磨滅他建設海軍的豐功偉績。
回覆列表
北洋水師提督,叫丁汝昌,淮軍頭號悍將。但是作為水師提督?他並不十分稱職。在甲午戰爭北洋水師被日本鬼子消滅掉了以後,丁汝昌吞食鴉片膏自殺殉國了。還算是比較壯烈,但是,他丁汝昌並不是海軍水師出身。作為北洋水師的最高軍事長官?他真的不合格。甲午戰爭,是以北洋水師和陸師一己之力,去對抗日本鬼子的一國之力。焉能不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