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姚範:桐城人,清代著名文學家,乾隆進士,任三禮館纂修,
其學深究遺經,綜括精粹。
2姚鼐:姚範的侄子,與方苞、劉大槐創立了清代散文重要流派
——桐城派,曾參加過清代《四庫全書》的編纂,其治學以經為主,
兼及子、史、詩文,但他的主要成就在散文上。
3姚文田:清學者。字秋農,浙江歸安人,嘉慶進士,官禮部尚
書。治學宗宋儒,亦取漢學之長。
4姚廣孝:明代蘇州長州人,初為燕王心腹,朱隸奪取帝位後拜太
子少師。
曾參與修纂《太祖實錄》、《永樂大典》等宏大工作。
5姚長子:明朝浙江會稽人,嘉靖三十四年倭寇進入縣境,逼迫
他作嚮導。他把敵人引到四面皆水的化人壇,並於事先密秘吩咐鄉親
撤橋,斷其後路。
倭寇中計,遂為明軍所圍殲。而姚長子因此殉難。
事後,被鄉人尊為英雄。
6姚綬:畫家,嘉善人,曾官至監察御史,江西永寧面府。
7姚平仲:宋代西北名將。
8姚思廉:唐初史學家,江蘇吳興人,後遷入關中,為今天的陝
西西安市人。
編纂有《梁書》50卷、《陳書》30卷。他的孫子姚壽博
涉經史,育才辯,武后時他任地官尚書,姚壽弟姚班自幼聰明好學,
官至戶部尚書,亦善經史,撰有《漢書紹卷》40卷。
9姚崇:唐初著名政治家,他本人及其家族在政治方面很有成就
。
姚崇官至宰相,曾任武則天、玄宗朝宰相。為政清廉,深得眾望,
後來宋景繼他為相,史稱“姚宋”。姚宋曾孫姚合,元和進士,官終
秘書監。因曾授武功主簿,世稱姚武功。他開創的詩體也稱武功體。
姚崇玄孫姚瑁,長慶進士,湖、常二州刺史。
10姚戈仲:西晉永嘉年間人,一個羌族部落的首領,他率領他的
部落從赤亭遷到榆眉,後趙時被徙關中。公元323年被任為西羌大都
督,率羌眾數萬居於清河。公元352年他的五兒子姚襄率領部眾返回
關中,在三原被殺。
姚襄弟趁淝水之亂攻入長安,建立了威震四方的
後秦。建都於今陝西西安西北。
11姚鉉:(968-1020) 宋廬州合肥人,字寶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進士。善文辭,藏書頗富。真宗大中祥符四年,纂集唐代文章為《唐文粹》百卷,去取謹嚴。
與柳開、穆修等開宋代古文運動之先聲。
12姚孳:宋明州慈溪人,字舜徒,以字行。神宗熙寧九年進士。哲宗元佑中補武陵墓令,訊民疾苦而振雪之,捐資修孔子廟,督課諸士,奏課為天下第一。以薦除提舉成都府常平等事。後由江東副曹除知夔州,興學勸農,有古循吏風。
有《桃花源集》。
1姚範:桐城人,清代著名文學家,乾隆進士,任三禮館纂修,
其學深究遺經,綜括精粹。
2姚鼐:姚範的侄子,與方苞、劉大槐創立了清代散文重要流派
——桐城派,曾參加過清代《四庫全書》的編纂,其治學以經為主,
兼及子、史、詩文,但他的主要成就在散文上。
3姚文田:清學者。字秋農,浙江歸安人,嘉慶進士,官禮部尚
書。治學宗宋儒,亦取漢學之長。
4姚廣孝:明代蘇州長州人,初為燕王心腹,朱隸奪取帝位後拜太
子少師。
曾參與修纂《太祖實錄》、《永樂大典》等宏大工作。
5姚長子:明朝浙江會稽人,嘉靖三十四年倭寇進入縣境,逼迫
他作嚮導。他把敵人引到四面皆水的化人壇,並於事先密秘吩咐鄉親
撤橋,斷其後路。
倭寇中計,遂為明軍所圍殲。而姚長子因此殉難。
事後,被鄉人尊為英雄。
6姚綬:畫家,嘉善人,曾官至監察御史,江西永寧面府。
7姚平仲:宋代西北名將。
8姚思廉:唐初史學家,江蘇吳興人,後遷入關中,為今天的陝
西西安市人。
編纂有《梁書》50卷、《陳書》30卷。他的孫子姚壽博
涉經史,育才辯,武后時他任地官尚書,姚壽弟姚班自幼聰明好學,
官至戶部尚書,亦善經史,撰有《漢書紹卷》40卷。
9姚崇:唐初著名政治家,他本人及其家族在政治方面很有成就
。
姚崇官至宰相,曾任武則天、玄宗朝宰相。為政清廉,深得眾望,
後來宋景繼他為相,史稱“姚宋”。姚宋曾孫姚合,元和進士,官終
秘書監。因曾授武功主簿,世稱姚武功。他開創的詩體也稱武功體。
姚崇玄孫姚瑁,長慶進士,湖、常二州刺史。
10姚戈仲:西晉永嘉年間人,一個羌族部落的首領,他率領他的
部落從赤亭遷到榆眉,後趙時被徙關中。公元323年被任為西羌大都
督,率羌眾數萬居於清河。公元352年他的五兒子姚襄率領部眾返回
關中,在三原被殺。
姚襄弟趁淝水之亂攻入長安,建立了威震四方的
後秦。建都於今陝西西安西北。
11姚鉉:(968-1020) 宋廬州合肥人,字寶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進士。善文辭,藏書頗富。真宗大中祥符四年,纂集唐代文章為《唐文粹》百卷,去取謹嚴。
與柳開、穆修等開宋代古文運動之先聲。
12姚孳:宋明州慈溪人,字舜徒,以字行。神宗熙寧九年進士。哲宗元佑中補武陵墓令,訊民疾苦而振雪之,捐資修孔子廟,督課諸士,奏課為天下第一。以薦除提舉成都府常平等事。後由江東副曹除知夔州,興學勸農,有古循吏風。
有《桃花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