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rakpe97

    目前有一種非常流行的理論認為,宇宙中其實充滿了各種微生物,地球生命最初可能也起源於太空。太空中生命力極強的微生物跟隨彗星或隕星一起墜落到地球表面,最終形成地球生命。這一全新理論一度引起廣泛的爭論。據英國開放大學微生物學家查爾斯-科克爾介紹,實驗表明,一些微生物被送入太空後,仍然可以在太空中的惡劣環境下繼續生存。而且隨著越來越多的微生物在極端環境中被發現,生命在太空極端環境中生存可能成為現實。在不久前,科克爾的理論甚至引起了外界的嘲笑。但是隨著人們對地球和太空的瞭解更加深入,該理論將不再僅僅被認為是牽強附會,甚至有可能被冠以“銀河有生源”之類的學說名稱。近期有發現表明,一些微生物可以生存於地球上某些最為極端的場所,如南極冰層、火山口、核反應堆等。天文學家們也似乎已經找到了一些類似地球的行星。此外,已有證據證明彗星富含有機物質。這都為太空中可能充滿細菌提供了旁證。“銀河有生源”理論的倡導者認為,地球生命起源於太空。也許在彗星或流星之中就存在生命。已有證據證明流星中富含氨基酸,而氨基酸是構成生命的基本要素。地球在形成初期的2億年間多次受到流星的撞擊,這也可以用來解釋流星將生命帶入地球的說法。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化學家羅納爾多-佈雷斯洛將地球和中子星的氨基酸的分子特徵進行了對比研究。羅納爾多發現,中子星上隕星墜落之地的氨基酸分子特徵與地球上完全一致。很明顯,隕星也會墜落到地球之外的其他地方。如果其他行星存在水或生命所必需的各種物質,同樣可以像地球一樣接受隕星帶來的生命。彗星是一個由冰、塵埃和岩石組成的集合體,富含氮、氧及其他有機物質。受到外界的熱輻射,彗星內部的冰會融化成液態水。於是彗星變成了一個非常完美的星際皮氏培養皿,為微生物創造了一下良好的生存環境。而同樣,地球也許並不是太空中唯一適宜生命生存的星球。其他存在生命的星球在執行中可能會甩落小塊殘片,被經過的彗星收容。其中的微生物在彗星中繼續生存,隨著彗星進入太空的其他位置。英國太空計劃專家約翰-畢爾夫指出,太空站和探測飛船很可能帶回太空微生物,這些微生物在孤立的空間內可能已經變種變形,如果它們回到地球並逃過被銷燬的命運,肯定會對人類構成威脅。約翰-畢爾夫說,俄羅斯和平號太空站就曾充斥著形形色色的變種真菌,它們若與地球泥土中可以分解的金屬、玻璃和塑膠的細菌混合,足以對人類構成致命的威脅。約翰-畢爾夫透露,13年前俄拉斯一名微生物學家首度發現,太空站內的真菌存在殺傷力。雖然俄羅斯航天局一直都刻意淡化這樣的威脅,但是曾登上和平號的太空人都曾在控制器後、空氣調節器及其他太空站各個角落發現許多變種真菌。它們極具破壞力,能釋放出醋等腐蝕性物質,甚至會在空氣中釋放毒素。美國宇航局的天體生物學家盧梅爾也認為,“在對太空標本進行研究或者人類登陸外星之前,我們必須採取措施防止太空生物入侵。太空汙染是一個大問題,因為地球上還沒有任何一個專門處置外星汙染物的場所。”人體防禦系統不知所措一些生物學家提出,如果太空微生物是某種“傳染性病原體”,將會造成相當可怕的後果。這種病原體會根據宿主的反應進行演化。當宿主對外來的病原體產生抵抗作用時,傳染性病原體就會以新的方式來維繫它的發展。一旦這樣,當人體防禦系統準備消滅外來病原體的時候,這些病原體就會發展出更加複雜的生存方式避免自己被吃掉。另外,人體的防禦系統都是針對地球上病原體的,因此,當來自太空的陌生病菌入侵人體時,人體的防禦系統可能會不知所措。不過,也有一些專家認為這是杞人憂天,因為太空探測器在返回地球大氣層後燃燒,赤熱的高溫是最好的消毒劑,任何太空細菌都立刻被銷燬,根本不會被帶到地球上來,也不可能危害地球生物。即便來自太空的微生物進入了地球,也不一定會造成傷害,因為它們無法適應地球環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NBA裡有哪些熱門的重要交易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