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520626945846

    意思是:我無為,人民就自我化育;我好靜,人民就會遵紀守法;我無事,人民自然富足;我無慾,人民就自然樸實。”原文: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章,盜賊多有。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譯文:以無為,清淨的正道來治理國家,以奇詐、詭秘的方法來用兵,以不去擾民來取信天下。我怎麼知道應該這樣做的呢?根據就在於此;天下的禁忌越多,民眾就越貧窮;民眾的銳利武器越多,國家就越混亂;民眾的心智和技巧越多,邪惡的怪事就越容易發生;法令越是森嚴,盜賊就越多。所以聖人說:“我無為,人民就自我化育;我好靜,人民就會遵紀守法;我無事,人民自然富足;我無慾,人民就自然樸實。”出處:《道德經》――春秋・李耳擴充套件資料創作背景《道德經》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為道教經典,所以有學者認為《道德經》被分為八十一章有明顯的道教的九九歸一的思想,在內容的分割上未免牽強。但道德經前三十七章講道,後四十四章言德,簡單說來,道是體,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慣例而分《道德經》為六十八章,相對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道德經・以正治國

  • 2 # 一地香菸頭

    原文: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釋義: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正就是正確,那正確又是什麼意思呢?正確就是合乎民心、合乎道理,也就是大公無私。治理國家你一定要合乎民心、合乎大眾,也就是說一定要合情合理。用合情合理的方法來治理國家。這就是以正,正確――也就是站在你的立場上,你覺得對嗎?你覺得對;那站在我的立場上也覺得對;站在大眾的立場上都覺得對,這就是正。正就是不偏不倚。以正治國就是一定要合乎道理,治國一定要正正當當,不要以個人的想法強加於天下。以奇用兵,用兵打仗就不一樣了。如果用兵打仗也這麼正正規規的去打仗,你想什麼敵人都知道,那你肯定打敗仗。所以老子很有智慧,以正治國,對老百姓講誠信,一定要大公無私;對敵人,敵人敢於來侵犯我,我要用種種巧妙的辦法將你打敗,將你消滅。老百姓是我們國家的人民,是一家人,對他們要講信用講誠信,敵人是來惹麻煩的,我不將你打敗,你還以為我怕你,所以用兵就要以奇,出奇制勝,用種種巧妙甚至是詭譎的方法將敵人打敗。以無事取天下,前面治國,國和天下有沒有區別?在老子那個時候很多諸侯國都是小國家。天下應該是指連周邊很多國家都算進去的一個大的地域、地方。這個天下換成我們現在的詞語就相當於世界。以無事取天下,關鍵詞就是取和無事。無事是什麼意思?相反就是有事,有事是什麼?就是麻煩事。就是不要給天下的百姓添麻煩,國泰民安、安居樂業。取天下是什麼意思?取就是得到。取天下就是得到天下。得到天下什麼呢?得到天下人的信任、認同甚至是歸附,眾望所歸。你要以無事來得到天下人的認可、信任,也就是要以安民不要使老百姓有很多不安的事情。以無事取天下就是要使老百姓安居樂業來得到眾望所歸。

  • 3 # 口水丁羊羽

    這是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他的意思是說一個國家就像宇宙一樣,自然有其執行規律在內,不必人為的干涉,人為干涉是造成混亂的根源,而不人為的插手,一切按照自然規律執行,而人民自然安定、生活自然平穩。

    這實質就是要法治不要人治的思想。

    不管是國家還是一個團體一個企業,定好制度,讓制度自然執行,不人為插手干涉,這樣才能健康發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於即將面臨年底被催婚的問題,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