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金庸在報紙上連載《天龍八部》,突然因為一些事情,需要出差一段時間,於是拜託了好友倪匡(寫衛斯理的作者)幫著連載,不要停載。
倪匡是個很逗的人,他想跟金庸開個玩笑,同時也想看看金庸的寫作功力到底有多強,於是任性改劇情。
而且他特別不喜歡阿紫,就用筆來狠虐阿紫。
金庸第一次出差回來,發現阿朱被打成重傷,金庸寫一幕聚賢莊之役,把阿朱救活後又走了;
第二次出差回來,阿朱被寫死了,金庸回來後,寫出個與眾不同的阿紫,又走了;
第三次出差回來,阿紫又被打了個半死,金庸沒奈何,把蕭峰發配到長白山,救活了阿紫,又走了;
第四次出差回來,倪匡到底把阿紫的眼睛弄瞎了,這次金庸真生氣了,把倪匡打了個半死,好不容易把阿紫的眼睛復明,可蕭峰終於死了。
摘錄一段採訪資料,這是倪匡自己說的原話:
金庸在寫「天龍八部」期間,忽有長期遊歐洲計劃。而香港報紙的長篇連載,不能斷稿,於是找我,代寫三四十天,當時在場的還有名作家董千里(項莊)先生。
金庸說得很技巧:倪匡,請你代寫三四十天,不必照原來的情節,你可以去自由發展。
(這等於是說:千萬不可損及原著,你自管去寫你自己的好了!換了別人。或許會生氣。但我不會,高興還來不及!若是連自己作品和金庸作品之間有好幾百萬光年距離這點都不明白,那是白痴了,幸好還算聰明,所以一點不生氣。連連點頭答應。)
金庸又說:「老董的文字,較洗煉,簡潔而有力,
文字的組織能力又高,你的稿子寫好之後,我想請老董看一遍,改過之後再見報!」
(這等於說:倪匡你的文字不好,雖然任由發展,還是不放心,要找人在旁監督,以防萬一出毛病。換了別人,又可能會生氣,但我不會。因為金庸所說是實,董千里先生文字之簡煉有力,海內外共睹,能得到他的幫助,對我今後小說創作的文字運用方面,可以有很大的改進,所以欣然答應。)
商議定當之後,就開始撰寫。思想負擔之重,一時無兩,戰戰兢兢,寫了大約六萬字左右,到金庸歐遊回來,才算鬆了一口氣。
金庸在事前的擔心,倒不是白擔心。因為他深知我的脾氣,喜歡胡作非為,所以才事先特別叮囑「你只管為你自己的」。然而當他回來之後,見面第一句話,我就說:「對不起,我將阿紫的眼睛弄瞎了!」阿紫是「天龍八部」中一個相當重要的人物。我討厭這個人,所以令她瞎了眼。金庸聽了。也唯有苦笑,是否有「所託非人」之感,不得而知。常言道「生米已成炊」,阿紫雙眼,既被弄瞎了,自然也唯有認命了。
我所寫的那一段,在舊版書出版時,收進單行本中。金庸將全部作品修訂改正之際,曾特地來商量:「想將你寫的一段刪去,不知是否會見怪?」當時的回答很妙,先大聲說:「見怪,會見怪,大大見怪!」金庸是正誠君子,不像我那樣,放誕不經,聞言神情躊躇,大感為難。於是我哈哈大笑,道:「我見怪的是你來問我會不會見怪,枉你我交友十數載,你明知我不會見怪,不但不見怪,而且一定衷心贊成,還要來問我!」金庸有點扭怩,說:「禮貌上總要問一聲。」我說:「去他媽的禮貌!我有點擔心。阿紫的眼睛瞎了,你怎麼辦?」金庸說:「我自有辦法!」金庸果然有辦法,他改動了一些,結果就是如今各位看到的情形。金庸將阿紫、遊坦之兩個人的性格,寫得更透徹。一個為了痴情相愛。寧願將自己的眼睛送給愛人,而一個為了性格強頑,將已復明了的眼睛又挖出來,悽楚、戀情、偏激、浪漫,都發揮到了淋漓盡致的地步,大小說家的能力,確然令人心折。
經此一事之後,自然更逢人便說,而且還自撰一聯,上聯是:「屢替張徹編劇本」,下聯是:「曾代金庸寫小說」。
所以,總結就是:
不是金庸要寫阿紫虐遊坦之,而是倪匡代筆,他討厭阿紫,所以把她寫成這麼壞,這麼任性。
當初金庸在報紙上連載《天龍八部》,突然因為一些事情,需要出差一段時間,於是拜託了好友倪匡(寫衛斯理的作者)幫著連載,不要停載。
倪匡是個很逗的人,他想跟金庸開個玩笑,同時也想看看金庸的寫作功力到底有多強,於是任性改劇情。
而且他特別不喜歡阿紫,就用筆來狠虐阿紫。
金庸第一次出差回來,發現阿朱被打成重傷,金庸寫一幕聚賢莊之役,把阿朱救活後又走了;
第二次出差回來,阿朱被寫死了,金庸回來後,寫出個與眾不同的阿紫,又走了;
第三次出差回來,阿紫又被打了個半死,金庸沒奈何,把蕭峰發配到長白山,救活了阿紫,又走了;
第四次出差回來,倪匡到底把阿紫的眼睛弄瞎了,這次金庸真生氣了,把倪匡打了個半死,好不容易把阿紫的眼睛復明,可蕭峰終於死了。
摘錄一段採訪資料,這是倪匡自己說的原話:
金庸在寫「天龍八部」期間,忽有長期遊歐洲計劃。而香港報紙的長篇連載,不能斷稿,於是找我,代寫三四十天,當時在場的還有名作家董千里(項莊)先生。
金庸說得很技巧:倪匡,請你代寫三四十天,不必照原來的情節,你可以去自由發展。
(這等於是說:千萬不可損及原著,你自管去寫你自己的好了!換了別人。或許會生氣。但我不會,高興還來不及!若是連自己作品和金庸作品之間有好幾百萬光年距離這點都不明白,那是白痴了,幸好還算聰明,所以一點不生氣。連連點頭答應。)
金庸又說:「老董的文字,較洗煉,簡潔而有力,
文字的組織能力又高,你的稿子寫好之後,我想請老董看一遍,改過之後再見報!」
(這等於說:倪匡你的文字不好,雖然任由發展,還是不放心,要找人在旁監督,以防萬一出毛病。換了別人,又可能會生氣,但我不會。因為金庸所說是實,董千里先生文字之簡煉有力,海內外共睹,能得到他的幫助,對我今後小說創作的文字運用方面,可以有很大的改進,所以欣然答應。)
商議定當之後,就開始撰寫。思想負擔之重,一時無兩,戰戰兢兢,寫了大約六萬字左右,到金庸歐遊回來,才算鬆了一口氣。
金庸在事前的擔心,倒不是白擔心。因為他深知我的脾氣,喜歡胡作非為,所以才事先特別叮囑「你只管為你自己的」。然而當他回來之後,見面第一句話,我就說:「對不起,我將阿紫的眼睛弄瞎了!」阿紫是「天龍八部」中一個相當重要的人物。我討厭這個人,所以令她瞎了眼。金庸聽了。也唯有苦笑,是否有「所託非人」之感,不得而知。常言道「生米已成炊」,阿紫雙眼,既被弄瞎了,自然也唯有認命了。
我所寫的那一段,在舊版書出版時,收進單行本中。金庸將全部作品修訂改正之際,曾特地來商量:「想將你寫的一段刪去,不知是否會見怪?」當時的回答很妙,先大聲說:「見怪,會見怪,大大見怪!」金庸是正誠君子,不像我那樣,放誕不經,聞言神情躊躇,大感為難。於是我哈哈大笑,道:「我見怪的是你來問我會不會見怪,枉你我交友十數載,你明知我不會見怪,不但不見怪,而且一定衷心贊成,還要來問我!」金庸有點扭怩,說:「禮貌上總要問一聲。」我說:「去他媽的禮貌!我有點擔心。阿紫的眼睛瞎了,你怎麼辦?」金庸說:「我自有辦法!」金庸果然有辦法,他改動了一些,結果就是如今各位看到的情形。金庸將阿紫、遊坦之兩個人的性格,寫得更透徹。一個為了痴情相愛。寧願將自己的眼睛送給愛人,而一個為了性格強頑,將已復明了的眼睛又挖出來,悽楚、戀情、偏激、浪漫,都發揮到了淋漓盡致的地步,大小說家的能力,確然令人心折。
經此一事之後,自然更逢人便說,而且還自撰一聯,上聯是:「屢替張徹編劇本」,下聯是:「曾代金庸寫小說」。
所以,總結就是:
不是金庸要寫阿紫虐遊坦之,而是倪匡代筆,他討厭阿紫,所以把她寫成這麼壞,這麼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