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豆蔻《現代本草求真》節選
【性味歸經】辛,溫。歸脾、胃經。
【功效】燥溼行氣,溫中止嘔。
【溯源】
草豆蔻在歷代的本草書中並非記載為草豆蔻,而是以豆蔻之名出現在歷代本草書籍中,最初出現在《名醫別錄》中,記載曰“味辛,溫,無毒。主溫中,心腹痛,嘔吐,去口臭氣。生南海。”之後的《千金翼方》和《新修本草》也都引用了這段。但都無說明是哪種豆蔻,只有“生南海”這三個字我們可以推測為可能為嶺南地區。
在宋朝以前並無“草豆蔻”這一稱謂,只有“豆蔻”這一稱謂。在《名醫別錄》、《千金翼方》和《新修本草》中都有著豆蔻的記載:“豆蔻。味辛,溫,無毒。主溫中,心腹痛,嘔吐,去口臭氣。生南海。”,其“生南海”的產地經考證是今天的嶺南地區,因“白豆蔻”是宋代以後才出現的舶來品的,因此根據其產地的描述可推測宋代以前的“豆蔻”指的就是“草豆蔻”。
而到了宋代的《開寶本草》為了區分當時的舶來品白豆蔻和本土的豆蔻,特別在豆蔻這一條中加入了註解:“{今注}此草豆蔻也,下氣止霍亂。”由此可見在宋代已將草豆蔻和白豆蔻明確區分開了,至此之後歷朝歷代都將“豆蔻”等同於“草豆蔻”。之後的《本草圖經》也同樣將豆蔻與白豆蔻分開記載,並且對於豆蔻的形態進行了細緻的描述:“豆蔻,即草豆蔻也。生南海,今嶺南皆有之。苗似蘆,葉似山姜、杜若輩,根似高良薑。花作穗,嫩葉卷之而生,初如芙蓉(《綱目》有花微紅三字),穗頭深紅色,葉漸展,花漸出,而色漸淡,亦有黃白色者。南人多采以當果實,尤貴。”
明代陳嘉謨所著的《本草蒙荃》中對於草豆蔻的記載更為詳細,曰:“交趾(國名)多生,嶺南亦有。苗類杜若梗,根似高良薑。花作穗,嫩葉卷之而生,葉漸舒,花漸出,如芙蓉淡紅;實結苞,至秋成殼而熟,秋方老,殼方黃,似龍眼微銳。外皮有稜,(如梔子稜)無鱗甲;中子連綴,(亦似白豆蔻多粒。)甚辛香。應時採收,曝幹收貯。入劑剝殼取子,行經惟胃與脾。去膈下寒,止霍亂吐逆;驅臍上痛,逐客忤邪傷。酒毒萬消,口臭即解。(謨)按∶草豆蔻用治中脘冷疼,鮮有得其真者,市家多以草仁假代,安獲奇功?考究《圖經》,著明形色俾後醫士過目即知。匪但可取效病患,抑亦不受欺於賣者也。”陳嘉謨不僅詳細的說明了草豆蔻的形狀功效,而且還提到了當時有藥商用其他藥材冒充草豆蔻的情況。
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對豆蔻也有著詳細的記載,並且前人說法基本一致。但需要注意的是,李時珍在記載中將“草豆蔻”和“草果”視為一種藥材,文中將兩個稱謂混用,這和當今的實際情況不符,因此需要加以注意。(關於“草果”的詳細情況會有“草果”一章單獨論述。)
可能是受到《本草綱目》的影響,清代的《本經逢原》雖將草豆蔻和草果分為兩個條目記述,但也將草果和草豆蔻視為一物。直到同朝的《本草從新》才將兩者明確區分開來,其記載分別是“草豆蔻—閩產名草寇”和“草果—滇廣所產名草果”。同時對兩種藥材的形狀進行了區別:草豆蔻形如龍眼而微長,皮黃白,薄而稜峭,仁如砂仁,辛香氣和;草果形如訶子,皮黑厚而稜密。子粗而辛臭。從《本草從新》開始草豆蔻和草果才和當今臨床實際情況相符。
【名稱相仿藥物】 在《中國藥典》2015版中寫有豆蔻之名的就有肉豆蔻、紅豆蔻、豆蔻、草豆蔻四種,民間也有將草豆蔻稱為大草寇、草寇仁的,但草豆蔻最容易混淆的就是豆蔻(白豆蔻)和草果。雖都是姜科的但其功效有輕有重和各自的側重點不同,因此在選用豆蔻家族的時候要區別運用。【注意點】
在宋朝之前古代文獻中記載的“豆蔻”就是指的“草豆蔻”。宋朝之後 “草豆蔻”和“白豆蔻”是明確區分的。在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至清代的《本經逢原》之間,可能將“草豆蔻”與“草果”混為一談。從《本草從新》開始“草豆蔻”“白豆蔻”“草果”才真正地作為三種不同的藥材出現。
草豆蔻《現代本草求真》節選
【性味歸經】辛,溫。歸脾、胃經。
【功效】燥溼行氣,溫中止嘔。
【溯源】
草豆蔻在歷代的本草書中並非記載為草豆蔻,而是以豆蔻之名出現在歷代本草書籍中,最初出現在《名醫別錄》中,記載曰“味辛,溫,無毒。主溫中,心腹痛,嘔吐,去口臭氣。生南海。”之後的《千金翼方》和《新修本草》也都引用了這段。但都無說明是哪種豆蔻,只有“生南海”這三個字我們可以推測為可能為嶺南地區。
在宋朝以前並無“草豆蔻”這一稱謂,只有“豆蔻”這一稱謂。在《名醫別錄》、《千金翼方》和《新修本草》中都有著豆蔻的記載:“豆蔻。味辛,溫,無毒。主溫中,心腹痛,嘔吐,去口臭氣。生南海。”,其“生南海”的產地經考證是今天的嶺南地區,因“白豆蔻”是宋代以後才出現的舶來品的,因此根據其產地的描述可推測宋代以前的“豆蔻”指的就是“草豆蔻”。
而到了宋代的《開寶本草》為了區分當時的舶來品白豆蔻和本土的豆蔻,特別在豆蔻這一條中加入了註解:“{今注}此草豆蔻也,下氣止霍亂。”由此可見在宋代已將草豆蔻和白豆蔻明確區分開了,至此之後歷朝歷代都將“豆蔻”等同於“草豆蔻”。之後的《本草圖經》也同樣將豆蔻與白豆蔻分開記載,並且對於豆蔻的形態進行了細緻的描述:“豆蔻,即草豆蔻也。生南海,今嶺南皆有之。苗似蘆,葉似山姜、杜若輩,根似高良薑。花作穗,嫩葉卷之而生,初如芙蓉(《綱目》有花微紅三字),穗頭深紅色,葉漸展,花漸出,而色漸淡,亦有黃白色者。南人多采以當果實,尤貴。”
明代陳嘉謨所著的《本草蒙荃》中對於草豆蔻的記載更為詳細,曰:“交趾(國名)多生,嶺南亦有。苗類杜若梗,根似高良薑。花作穗,嫩葉卷之而生,葉漸舒,花漸出,如芙蓉淡紅;實結苞,至秋成殼而熟,秋方老,殼方黃,似龍眼微銳。外皮有稜,(如梔子稜)無鱗甲;中子連綴,(亦似白豆蔻多粒。)甚辛香。應時採收,曝幹收貯。入劑剝殼取子,行經惟胃與脾。去膈下寒,止霍亂吐逆;驅臍上痛,逐客忤邪傷。酒毒萬消,口臭即解。(謨)按∶草豆蔻用治中脘冷疼,鮮有得其真者,市家多以草仁假代,安獲奇功?考究《圖經》,著明形色俾後醫士過目即知。匪但可取效病患,抑亦不受欺於賣者也。”陳嘉謨不僅詳細的說明了草豆蔻的形狀功效,而且還提到了當時有藥商用其他藥材冒充草豆蔻的情況。
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對豆蔻也有著詳細的記載,並且前人說法基本一致。但需要注意的是,李時珍在記載中將“草豆蔻”和“草果”視為一種藥材,文中將兩個稱謂混用,這和當今的實際情況不符,因此需要加以注意。(關於“草果”的詳細情況會有“草果”一章單獨論述。)
可能是受到《本草綱目》的影響,清代的《本經逢原》雖將草豆蔻和草果分為兩個條目記述,但也將草果和草豆蔻視為一物。直到同朝的《本草從新》才將兩者明確區分開來,其記載分別是“草豆蔻—閩產名草寇”和“草果—滇廣所產名草果”。同時對兩種藥材的形狀進行了區別:草豆蔻形如龍眼而微長,皮黃白,薄而稜峭,仁如砂仁,辛香氣和;草果形如訶子,皮黑厚而稜密。子粗而辛臭。從《本草從新》開始草豆蔻和草果才和當今臨床實際情況相符。
【名稱相仿藥物】 在《中國藥典》2015版中寫有豆蔻之名的就有肉豆蔻、紅豆蔻、豆蔻、草豆蔻四種,民間也有將草豆蔻稱為大草寇、草寇仁的,但草豆蔻最容易混淆的就是豆蔻(白豆蔻)和草果。雖都是姜科的但其功效有輕有重和各自的側重點不同,因此在選用豆蔻家族的時候要區別運用。【注意點】
在宋朝之前古代文獻中記載的“豆蔻”就是指的“草豆蔻”。宋朝之後 “草豆蔻”和“白豆蔻”是明確區分的。在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至清代的《本經逢原》之間,可能將“草豆蔻”與“草果”混為一談。從《本草從新》開始“草豆蔻”“白豆蔻”“草果”才真正地作為三種不同的藥材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