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思遠防務

    防彈衣對於士兵來說,是和槍支一樣重要的物品,前者可以幫助他們殺敵,後者則可以提高他們的生存能力。目前最經典的防彈衣便是凱夫拉防彈衣,曾經有5名美軍士兵巡邏時遭遇手榴彈襲擊,在這種防彈衣的保護下全身而退。那麼,在防彈衣出現之前,士兵們是如何防彈的呢?

    最早的防彈衣,是美國在19世紀末期發明出來的,這是一種天然織物配以鋼板組合而成的防彈衣,可以抵擋低速手槍彈的直接打擊。這款防彈衣最早應用於一戰時期,那時的戰爭形式以塹壕戰為主,在陰冷潮溼的戰壕中,天然織物極其容易變質,再加上其防彈能力有限而製造成本高昂,使得它沒有得到很大的發展,直到二戰末期,防彈衣才算比較普及。

    進入二戰時期,各種彈片的殺傷力相比於一戰呈幾何式上升,受傷計程車兵有70%都是因為軀幹中彈而死亡的,而此時可憐計程車兵們防彈手段卻極其有限,只能透過以下手段進行防彈。首先是戰壕。早在一戰時期,戰壕就已經大規模的使用了,而戰壕使用的主要原因,除了防止騎兵的衝擊之外,防範漫天飛舞的流彈和彈片也是主要原因,沒過頭頂的戰壕可以抵擋衝擊波,在再上面放幾層沙袋,還可以保護射手。

    除了戰壕,士兵身上可以信賴的東西只剩下頭盔了。在軀幹部分的防彈物品沒有普及之前,頭盔是單兵最有效的防彈手段了,畢竟沒有其他手段,僅有的就是最好的了。不過頭盔的防彈效果實在不敢讓人恭維,在近距離被擊中或者被大口徑彈藥擊中,頭盔是沒有任何作用的,而那些槍法精準計程車兵也可以透過打擊頭盔上的某個點穿透頭盔擊殺敵人。

    在那個時期,防彈也是有戰術動作的。匍匐前進的初衷就是防彈,一戰和二戰時衝鋒計程車兵們在面對密集的機槍火力時,基本都是爬著前進,也就是被打的抬不起來頭,畢竟身體直立的部分越少,中彈的機率越低。不過有盾就有矛,創造性極強的德華人,發明了超越射擊的戰術,成功的收拾了那些妄圖趴在地上躲子彈計程車兵,順便連掩體後面的也幹掉了。

    士兵們最後的防彈手段,就是移動和固定的堡壘了。二戰時最幸福的步兵,就是那些摩托化和機械化步兵了。摩托化步兵是搭載輕裝甲車輛抵近戰場作戰的,機械化步兵更幸福,坐在SD.KFZ.251半履帶裝甲車上,跟著坦克突襲,在路上放冷槍或者補槍就可以了,需要他們下車作戰時,那就是打掃戰場的時候了。碉堡算是士兵們最堅固的防彈掩體了,別說彈片,小口徑炮彈拿它都沒啥辦法,當然,噴火器除外。

  • 2 # 區域拒止

    在使用前裝火槍的時代,為了防禦火槍的射擊,一些製造盔甲的匠人會在板甲的關鍵位置作加強處理,甚至在部分部位附加一層甲片。事實上,一直到現在捷克地區流傳下來的制甲人使用的驗收方法和質檢戳記就是用火槍射擊它們的鎧甲,透過基本完整的凹槽證明盔甲的防禦能力。

    圖為經過火槍檢測的胸甲

    在一戰到二戰期間,各國想了不少防護子彈的法子,不過效果都有限。在一戰期間,一些士兵會被配發合金製成的金屬鎧甲。這種鎧甲可抵擋流彈,也可以抵禦近距離手槍的射擊,不過重量比較重,不適合運動作戰的需求。而法華人則別出心裁,開發出來用鋼板和橡膠製成的防彈盾牌。不過事實證明這種防護手段還是效果不太好,而且影響使用步槍。

    圖為防彈胸甲

    二戰時期,防護子彈的方式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蘇聯的突擊工兵裝備的金屬胸甲,它能夠抵擋近距離射來的衝鋒槍彈和手槍彈,對於流彈和彈片也有較好的防禦能力。不過面對步槍彈時,它還是防禦力太弱了,無法起到任何有效的防禦效果。

    圖為尼龍防彈衣

    不過美國在這一方面比較重視,使用過的辦法也不少。在一開始,美軍採用的防彈衣是多層防彈尼龍和鋁合金組合而成的防彈衣。它們已經對步槍彈開始擁有了比較良好的防護效果了。不過出於成本和重量的考慮,後來裝備給美國士兵的是隻由防彈尼龍製成的防彈衣,而美國海軍陸戰隊使用的則是玻璃鋼防彈背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世民為什麼沒娶鄭麗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