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V0玩家零

    酒      

    她是可愛的   

    具有火的性格   

    水的外形      

    她是歡樂的精靈   

    哪兒有喜慶   

    就有她光臨      

    她真是會逗   

    能讓你說真話   

    掏出你的心      

    她會使你   

    忘掉痛苦   

    喜氣盈盈      

    喝吧,為了勝利   

    喝吧,為了友誼   

    喝吧,為了愛情      

    你可要當心   

    在你高興的時候   

    她會偷走你的理性     

    不要以為她是水   

    能撲滅你的煩憂   

    她是倒在火上的油      

    會使聰明的更聰明   

    會使愚蠢的更愚蠢  

    酒味與詩味 

    酒,這種東西的存在太普遍了。從最豪華的賓館,到最簡陋的小屋,從海上的輪船之上,到遙遠的密密的叢林,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它幾乎無處不在。它以特有的魅力,引誘著人們。或歡樂,或憂愁,人們各種情緒的表現,幾乎離不開酒的協助。它的歷史久遠,自它誕生的那天起,就與人們的生活結下了不解之緣。它是人們 的好朋友,但也不免有壞事的時候……酒與人們的生活這樣密切,很自然,它也不斷地出現在人們所創造的詩歌作品中,而且還常常與詩人們形影不離。大詩人李白與酒的故事,幾乎家喻戶曉,至今還為人們稱道。   

    酒,是人創造的,但它具有自己明顯的個性*。它的個性*人們都知道,但不一定能說得清楚,說得透徹。   

    艾青在《酒》一詩中,對酒的個性進行了精確的描繪。讀了這首詩,就像真喝了酒一樣,使人感到一種甘醇,痛快淋漓。   

    詩人從幾個方面來刻畫酒的性格。   

    酒的生存狀態,人們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經詩人一點,更豁然開朗:“她是可愛的/具有火的性*格/水的外形”這簡單的三行詩,一下子使人明確地把握住了酒的生存形態。本來,火與水是不相容的,可是酒卻兼而有之。看著它與水無二致,它的內含卻是火。詩人的刻畫準確而鮮明。接著,詩人寫酒的作用。從這作用中進一步刻畫酒的性*格。“她是歡樂的精靈”,她能“掏出你的心”,“她會使人忘掉痛苦”,這是酒的作用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詩人又寫到酒“會偷走你的理性*”,“她是倒在火的上油”。就是說,酒具有雙重性*格,它能幫助人,也能坑害人。對它必須提高警惕,掌握得好,它對人有益,但掌握得不好,它對人會有損。最後,詩人總括了兩句,酒“會使聰明的更聰明/會使愚蠢的更愚蠢”這就進一步提醒人們,要對酒有充分的認識,不可對它掉以輕心。   

    這首詩,詩人把酒的性*格充分地展示了出來,有生動的具象的描寫,又有啟示性*的提示,使讀者能從中感悟到許多有用的教益。   

    《酒》這首詩,有相當的濃度。它像酒本身一樣,看來平易如水,其內在卻極為濃烈。使這首詩具有了酒一樣的甘醇味道。   

    詩人之所以能把《酒》寫得這樣甘醇,耐人品味,一是詩人在寫《酒》時,並不是純客觀地進行描述。如果是純客觀的描述,就會使人感到一種純意象的恍惚,那可就真成了白開水了。在進行描述時,詩人在詩中滲透了自己對生活的體驗,這樣,就使詩味濃了。二是詩人在寫《酒》時,加入了自己的評價。這種啟示性*的評價,加強了詩的力量。   

    詩人在詩歌創作中,有一種成功的經驗,這便是把具象的描繪和啟示性*的直抒胸臆 結合起來。這一方面是為了避免出現具像的飄忽,另一方面,又是為了避免太“幹”——那種說教味。兩方面都避免了,詩便具有了真正的詩味。   

    這種寫作經驗就像釀酒一樣,把輕飄的淡而無味的情況蒸餾出去,詩便醇厚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班服定製比較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