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依然從心開始

    暴龍,又名霸王龍,名字的意思是殘暴的蜥蜴王。是史上最龐大的肉食性動物之一和最著名的食肉恐龍,它是恐龍中生存年代最晚的種類之一,平均體長13米,最長達14.6米。平均臀部高度3.95米,平均個體頭距離地面4.5米,最高臀高5.2米。平均體重9噸+,最重14.85噸。咬合力居陸地生物和食肉恐龍第一,同時也是體型最為粗壯的食肉恐龍。三角龍,鳥臀目角龍下目角龍科的草食性恐龍的一屬,化石發現於北美洲的晚白堊紀晚馬斯特裡赫特階地層,約67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三角龍是最晚出現的恐龍之一,經常被作為晚白堊紀的代表化石。但還有其他屬被命名。三角龍也是最著名的恐龍之一,也是在通俗文化中非常受歡迎的恐龍。翼龍,是一種已經滅絕的爬行類動物,共有近100多個品種。 儘管與恐龍生存的時代相同,但翼龍並不是恐龍[2] 希臘文意思為“有翼蜥蜴”,是飛行爬行動物演化支。

  • 2 # 獵奇動物社

    霸王龍可以說是現代人最熟悉的一種恐龍了。按理說,霸王龍在所有的恐龍中論體型不如阿根廷龍大,論兇猛比不上鯊齒龍。它之所以會為人熟知,就是因為它具有很多特點,能讓人一眼就記住它。

    首先,霸王龍的外型與眾不同。

    雖然,不同的恐龍形態各異,但是霸王龍絕對是恐龍中的另類了,不僅如此,它在暴龍科裡也是與眾不同的存在。原因很簡單,霸王龍是暴龍的一種,它的身長在12米左右,體重在10噸左右。這個資料放在白堊紀所有的恐龍中,並不出眾,但是在我們看來身長12米,絕對是一種龐然大物了。

    就是這麼一個龐然大物,竟然有對長約80釐米的前肢,這是霸王龍最有意思的地方。要知道霸王龍的兩條後腿可是有4米左右,而且非常的粗壯。對比之下,霸王龍的兩條短小的前肢就顯得格外的搞笑了。

    眾所周知,霸王龍是站立行走的,它短小的前肢在身體的上半部分,而且每條前肢只有兩個腳趾,如果說霸王龍短小的前肢是用來抓取獵物的,這顯然是不成立的。因為作為大型的肉食性恐龍,霸王龍的獵物體型也都偏大,兩個短小的前肢顯然無法鉗制住獵物。

    到現在為止,生物學家和科學家都沒有研究明白,霸王龍的兩條前肢到底什麼幹什麼用的?因此,這是霸王龍比較有意思的一個地方。

    除此之外,霸王龍還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完美的超進化”。

    眾所周知,霸王龍的祖先是生活在三疊紀晚期的始盜龍。始盜龍是一種小型的肉食性恐龍,它的身高只有不足一米,算上尾長始盜龍的整個身長也不足兩米,體重也僅有20斤左右,更有趣的是始盜龍竟然有五根腳趾。

    而霸王龍作為“進化版”的始盜龍,身上已經一點始盜龍的影子都沒有了。它比始盜龍整整高出了十幾倍,體重更是增加了近70倍,更重要的是,經過進化,霸王龍的兩條前肢好像是沒有進化一樣,還是非常的短小,唯一不同的霸王龍前肢僅剩下了兩個腳趾,而且霸王龍的兩條後腿也變得僅有3根腳趾了。

    也就是說除了兩個短小的前肢外,霸王龍可以說是完成了“完美的超進化”,從一個小小的始盜龍搖身一變成為了白堊紀晚期最大的肉食性恐龍之一。從食物鏈上說也完成了逆襲。

    上圖:始盜龍的骨骼化石

    其實最讓筆者覺得有意思的霸王龍的滅絕。

    霸王龍生活在白堊紀末期(距今6500萬年),但是白堊紀之後是第三紀,第三紀的早期是古新紀(距今6500萬年到5800萬年)。而霸王龍是在白堊紀末期就滅絕的,但是所有恐龍滅絕卻出現在第三紀的古新紀,那站在食物鏈最頂端的霸王龍是如何滅絕的呢?

    關於霸王龍的滅絕,有許多的版本,呼聲最大的就是因為火山噴發形成大量的有毒氣體,環境被破壞, 霸王龍沒有食物才滅絕的。但是在第三紀的早期仍然有恐龍存在,也就是說從白堊紀的末期到第三紀的早期是有恐龍存在的,作為頂級的肉食性恐龍,霸王龍顯然是有食物的。

    所以,筆者覺得霸王龍最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它是如何滅絕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四肢冰涼是什麼原因?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