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ikiek3712

    體的體液有一定的酸鹼度,這種酸鹼平衡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基礎。人體在正常膳食情況下,體內產生大量的酸性物質和少量的鹼性物質。酸性物質主要有兩大類:碳酸(揮發性酸)和固定酸(非揮發性酸)。糖、脂類、蛋白質氧化分解產生的硫酸、磷酸、乳酸、丙酮酸等酸性物質,主要由腎臟排出體外,稱為固定酸。固定酸主要由蛋白質生成,體內生成固定酸的量必食物蛋白質含量成正比。固定酸必須被中和並由腎臟排出,否則會對機體造成嚴重的危害。正常情況下,代謝產生的酸性物質或鹼性物質進入血液不會引起血液pH值的顯著變化,主要是由於體內有一系列的調節機制,即:①體液中的緩衝系統。②呼吸系統。③腎臟。腎臟的調節作用緩慢,但能完整地調節血液pH值。這是腎臟的重要功能之一。機體產生的固定酸,每天約為40—60毫摩爾氫離子,它們可以透過腎小管泌氫作用自尿中排出。近曲小管、遠曲小管、集合管細胞都可以泌氫。腎小管在排出酸性尿時,透過氫離子一鈉離子交換,生成新的碳酸氫根離子,從而使在體液緩衝系統和呼吸系統調節機制中損失的碳酸氫根離子得到補充。同時,血漿氫離子濃度和二氧化碳分壓的升高,均可刺激呼吸中樞,加強呼吸運動,使二氧化碳排出增多,血漿碳酸濃度下降。由於碳酸氫根離子的補充和碳酸的減少,使血漿中碳酸氫根離子與碳酸的比值不因對固定酸的緩衝而發生明顯改變,使血漿pH值保持在正常範圍。這樣,腎臟透過腎小球濾過的碳酸氫鹽的重吸收和生成新的碳酸氧鹽,從而使細胞外液中的碳酸氫鹽的濃度保持穩定,以維持體液的酸鹼平衡。此外腎臟的泌氫離子和碳酸氫根離子重吸收功能受動脈血的二氧化碳分壓、血鉀濃度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原發性代謝酸中毒或鹼中毒的形成,主要與11乎吸運動和腎臟活動有關,其中’腎臟起著更大的作用。人體內的酸鹼平衡及腎臟在其中的作用 人體體液正常H+濃度約40 mmol/L,即pH7.35~7.45,若稍偏離正常值,將影響酶的活性使細胞內化學反應速度發生顯著變化,因此酸鹼平衡是內環境調恆的重要方面之一。1 體內酸鹼的來源 主要是物質分解代謝過程中及最終在細胞內氧化分解產生,小部分來自飲食。在普通膳食條件下,體內酸的產量遠遠超過礆,臨床上,酸中毒比礆中毒更常見。產酸的兩個主要途徑:(1)生物細胞含大量磷、硫,如含磷酸根的磷脂和核蛋白、含硫氨基酸等,在代謝過程中分別產生磷酸、硫酸等無機酸。糖、脂肪代謝過程中產生乳酸、脂肪酸、酮體等有機酸。在正常情況下,這些有機酸在體內繼續被氧化成CO2或進入其它代謝途徑,這些無機酸和有機酸稱固定酸,可不同程度解離釋放出H+,這個途徑每日產生的H+約60 mmol,H+被各種緩衝物的負離子結合,最後以不同形式的化合物從腎排出。(2)各種物質在細胞內氧化分解的最終產物──CO2與H2O結合生成碳酸,碳酸解離釋放出H+反應式。在組織液CO2分壓(PCO2)高,反應向右進行;在肺泡PCO2)低,反應向左進行,撥出CO2。所以碳酸或CO2稱為揮發酸。每日由肺排出的CO2約20 000 mmol。鹼性物質主要來自蔬菜、水果等,它們含較多的有機酸鉀鹽或鈉鹽。分解代謝過程有機酸根可結合H+生成有機酸,再繼續氧化,從而使血中H+濃度減少。剩下的鉀、鈉,與碳酸氫根結合,提高血中碳酸氫鹽濃度。每日產生的酸,僅固定酸釋放的H+就有60 mmol,可使體液由正常的H+濃度40 mmol/L變為5 mmol/L(細胞外液量按12 L計算),即pH2.3,H+離子濃度變化超過10 000倍,但上述情況並未發生,體液pH值恆定於7.35~7.45。這種pH恆定的現象,稱為酸鹼平衡,它有賴於血液緩衝系統、呼吸系統和腎的協同作用。2 血液的緩衝系統及其作用 代謝產生的大量酸和少量鹼,最終由肺、腎排出,但最初它們與血液的緩衝物結合,以減小運輸過程中血液pH值的變化,一種弱酸和該弱酸鹽組成的混合溶液,具有減低H+濃度變化的能力,稱為緩衝溶液,弱酸和該弱酸鹽為一個緩衝對或緩衝系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寬容的歌詞或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