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胡家成

    7月3日,歐洲議會舉行了第二輪投票,選舉現年63歲的義大利民主黨議員薩索裡擔任歐洲議會議長。這位佛羅倫薩人完成了從電視節目主持人到政治家的華麗轉身。

    薩索裡當選歐洲議長,並不意味著歐盟在向左轉,它是歐洲大國在分享權利的一種平衡戰術。恰恰相反,在5月底舉行的議會選舉中,右翼勢力斬獲更大,歐盟各國傳統中右、中左黨派遭遇重挫,歐盟大國法國、德國執政黨都遭遇了滑鐵盧,綠黨異軍突起,法國國民陣線、德國綠黨、英國脫歐黨派、義大利右翼聯盟都贏得了勝利。

    看看歐洲新一屆領導人名單,就知道歐盟還是由大國主導,小國在議會吵吵嚷嚷,只是表明歐洲的“團結”與“民主”,最後大國瓜分歐盟重要的職位。

    德國國防部長馮德萊恩提名歐盟委員會主席,比利時首相米歇爾提名歐洲理事會主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Quattroporte拉加德提名歐洲中央銀行行長,西班牙外交大臣豐特列提名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階代表,連同義大利人薩索裡當選議長,可以看出,德、法、意、西等歐盟前4大經濟體平衡地分享了權利,比利時人擔任歐洲理事會主席是因為比利時是歐盟總部。東歐沒有人擔任要職,說明東歐經過多年的轉型,並沒有受到相應的認可,其在歐盟的地位有所下降。

    這次歐洲選舉的另一個看點是,5個關健崗位的職務全部都是現職,候選人都在不同的崗位上擔任重要職務,其職務的重要性一點也不亞於在歐盟的現職位。說明歐盟在挑選領導人時,更注重職業經歷和工作實績,因為他們更瞭解國際時局的演變,更瞭解歐盟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歐盟拒絕接受過時的政客。

    作為擁有28個成員國,全球最大的政治、經濟、文化一體化的區域組織,無論是議長的選舉還是其它領導人的選舉,無論是右翼還是左翼執政,歐盟大的一體化方向不會改變,當前所面臨的問題包括與美國的貿易糾紛、英國脫歐、移民、難民危機、氣候變化、民粹主義、與俄羅斯的關係等問題,歐盟領導層上臺後並不輕鬆。

  • 2 # 閒看秋風999

    明確告訴你,歐盟委員會、歐洲理事會才是歐盟真正的實權派,歐洲議會只不過是一個花架子;另外,歐盟本身也不是一個國家,也根本就沒有任何政治以及防務的權利;

    這麼說吧,歐洲議會選舉,不同於各國自己的議會選舉;根據“權力來自人民”的原則,歐盟自1979年以來每五年舉行一次議會大選;

    今年5月23日至26日,歐盟所有成員國,包括準備但尚未脫歐的英國在內,參加了本次議會選舉;其參加人數達到了4.27億;

    另外, 按照遊戲規則,歐洲議會的議員不能同時擔任國內政府職務,也不能兼任歐盟機構中的行政職務,不過允許歐洲議員同時兼任本國的議會議員;

    參加選舉的各國政黨,根據自己的黨綱和理念各自“找朋友”——尋找並聯合其他國家相同或類似的政黨,共同推選出“首席候選人”,並在新的議會產生後組成“議會黨團”(parliamentary group);

    而在歐洲議會中比較大的黨團有:歐洲人民黨黨團(EPP)、社會民主進步聯盟黨團(S&D)、歐洲保守與改革黨團(ECR)、歐洲自由與民主聯盟(ALDE,現名Renew Europe)、歐洲聯合左派-北歐綠色左派(GUE/NGL)等等;

    前面說了,歐盟的實權派不是議會,而是歐盟委員會主席、歐洲理事會主席、歐洲中央銀行行長、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階代表;

    而“新歐洲”國家如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國的人選等於零;

    義大利的情況非常特殊,這個國家自己的議會就是一個“奇特”的組合:極右翼碰上了極左翼;而歐洲議會的議長推舉義大利,也是一種不倫不類的結果;

    “互掐”“平衡”是歐盟領導人最後出臺的關鍵詞;歐盟當然也不會向左轉;在未來的幾年裡,可能仍然中間偏右,暫時不會有解體的危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迭戈米利托詳細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