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蜜桃姐姐

    養成‍“重口味”寶寶是爸爸媽媽無法推卸的責任;因為寶寶的口味喜好是從小建立;爸爸媽媽應該先從自己做起、瞭解均衡飲食的重要,才可讓寶寶健康成長、營養滿分!

    為何寶寶愛上重口味?

    嬰兒出生時的感覺系統已相當完善,因寶寶的味蕾發展在媽媽懷孕7個月就已成熟;但是新生兒對甜、酸和苦味會產生反應,但對鹹味卻不那麼敏感。

    有些媽媽在懷孕期間攝取的食物,會影響寶寶發展過程中對食物的偏好和飲食習慣;所以想盡早讓寶寶處於健康、有益的味覺環境,的確應該從胎教就開始囉!

    寶寶偏愛的味道

    寶寶喜歡甜味而不喜歡苦味,其實跟大人相同;甜味會讓人開心並放鬆,苦味則會產生皺眉和嫌棄。有些媽媽分享自身經驗也可看到相似的情況:配方奶所含有成份比母乳甜,這也就是為什麼吃過配方奶的寶寶,就不太願意再吃母乳囉!

    天生排斥苦味食物

    寶寶偏愛甜味也是人的天性,但對甜味的偏愛程度還是由習慣決定。爸爸媽媽若總讓寶寶吃甜食,他也不會客氣的全部掃盡;剋制或是不給予,寶寶也就不會養成嗜甜習慣。

    人類習慣把苦味等同於飲食中存在的危險;例如變質的蛋白質和酸腐的脂肪,都有令人避之不急的苦味道。因此,不討喜的苦味當然也就無法擄獲寶寶的心。

    重口味飲食影響發展

    若是給寶寶的副食品調味料使用多,則相對增加‍“鈉”、‍“高油”的攝取和吸收量,零食攝取過多則增加‍“糖份”的攝取量;兩者對寶寶的身體健康都有不好的影響:

    高鈉、高油飲食

    鈉的攝取會影響身體血壓的平衡,過多或過少都會產生身體不適。若寶寶攝取高鈉飲食,體內的細胞就會有脫水現象,進而產生口渴感覺;高油飲食則會讓寶寶的熱量攝取過多,此時血壓也會有上升情形。

    含糖零食

    糖量高的食物對寶寶也有熱量攝取過多之疑慮,並漸漸形成肥胖體型。寶寶口味是從小養成,愛吃糖的寶寶長大也會喜愛糖份食品,對未來的健康也有莫大的影響。

    改善重口味寶寶飲食

    當家中的寶寶逐漸長大並可食用副食品後,爸爸媽媽就會依照本身的飲食習慣給寶寶同樣的食物。事實上,尚未接觸副食品的寶寶其味覺如同白紙,沒有喜好分別;而爸爸媽媽給他什麼食物,就會是寶寶未來味覺的養成基礎,並影響其對食物的喜好。

    提醒,給寶寶的食物關係著營養是否均衡,是否引起過敏;堤防寶寶未來可能出現的疾病,家長們應依照月齡、慎選新增副食品時的素材,寶寶才可以吃的健康又有活力。

    處在生長髮育階段的寶寶,若身體器官造成傷害會無法彌補,並在未來的生活中受到極大影響。建議爸爸媽媽在烹調寶寶食物時應避免新增以下調味料;

    STOP 1.鹽、糖

    首先寶寶吃太多鹽份,會使腎臟負擔重,尤當腎臟功能發育尚未完善,恐併發其他症狀。而寶寶攝取過多糖份,會影響大腦發育;因人體大腦需要的糖份完全是從碳水化合物中吸取的,無需刻意補充。

    STOP 2.味精

    寶寶食物應避免新增味精,因味精不僅含有身體不利元素(如:腎臟負擔),還會對智力發育造成一定的影響。

    世界衛生組織曾提出:成人每天食用味精不得超過4克,孕婦及週歲內嬰兒禁食;若孕婦吃多味精也會引起胎兒缺鋅,且寶寶出生後的體格和精神發育都會較差。

  • 2 # 王榮輝快樂育兒

    常見的寶寶吃飯偏好重口味會表現為:喜歡較鹹、調味料味道重或者油多的食物,否則就不願意吃飯。然而,長期食物重口味容易導致孩子挑吃,以及長此以往會增加腎臟的負擔,不利於健康。

    主要原因:過早給寶寶添加了帶調味料的食物。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美國兒科學會等建議,孩子新增輔食時期在6個月。輔食的新增推薦食物種類多樣化,維生素、蛋白質、纖維素、澱粉質等都應該包含到,但食物烹煮的過程中並不建議新增調味料,2歲後再新增會更健康,至少在1歲前不要新增任何調味料。然而有相當一部分家長會認為,不加調味料不好吃,孩子就會沒有食慾;或者如果食物不加鹽,孩子會不長力氣。

    分析兩種常見的過早新增調味料的理由,第一種:沒有調味料孩子就不吃了。孩子在第一次嚐到調味料之前,根本就不知道調味料是什麼。這時候影響寶寶食慾的,更多的是運動消耗量、身體當下狀態、家人的引導、進餐氛圍等因素,跟調味料沒有半毛錢關係。但如果家長先入為主地認為是因為沒有調味料導致的,就會嘗試加入,寶寶的味蕾迅速被調味料衝擊就會容易留下印象,於是就有下一次的需求。

    第二種:“不加食鹽不長力氣”。沒有查到相關的科學研究支援這一說法。比較接近的一種解釋是,在老一輩成長的年代裡,食物是很匱乏的,食鹽裡面的微量元素就顯得尤為重要。可現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孩子們可攝取到的食物都十分充足,營養保證基本不成問題,那麼食鹽裡面含有的一點點微量元素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所以,為了孩子的健康,調味料越晚新增越好。想要讓孩子愛上健康清淡的飲食,關鍵需要家長有科學的育兒知識、耐心。透過豐富多樣的食物、有趣圖案的餐具、愉悅的進餐氛圍,及培養孩子對食物的興趣、進食的動手能力等來培養孩子健康的進餐習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那年青春我們正好25集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