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娛樂銘媒

    非常精彩,也很用心的一部電視劇。

    一:再現大唐盛景

    《長安十二時辰》講述的是死囚張小敬和少年天才李必聯手在上元佳節那天揪出狼衛,拯救長安的故事。其核心應該是在刻畫案件偵破的緊張和懸疑上,但導演曹盾還原大唐長安盛景的用心卻令人動容。

    馬伯庸曾經說過,長安城是最有魅力的一座古城,而在它繁華的表象之下,真正的魅力所在其實就是百姓的生活。吃喝玩樂、衣食住行這些細節都是可以體現這種文化魅力的。在《長安十二時辰中》,曹盾用了無數個長鏡頭俯瞰長安大氣之美,曾經只侷限於畫卷上的大唐盛景在觀眾的眼前變得真實而鮮活。

    在長鏡頭之外,曹盾對於長安百姓日常生活細節的刻畫也做了最細緻的描摹。那一口誘人的火晶柿子,熱氣騰騰的水盆羊肉,街頭隨處可見的烤胡餅無一不是長安城百姓最愛的美食。

    長安的百姓還喜歡追捧歌星許歌子,他們聚在臺下整齊地喊著口號,像極了我們現在的大型追星現場。其實大唐這個文化繁榮昌盛的朝代,正是“追星”的起源,民間的百姓大多對那些文采斐然的詩人們極力追捧,由他們所作的詩歌都會被爭相傳頌。像劇中那個亂入的書生程參就對李白崇拜不已,拼命也要將自己的干謁詩推薦到李白的面前。

    圖中在臺下圍觀許歌子表演的群演們也讓人眼前一亮,曹盾對於細節的重視著實讓人佩服,就連群演的妝容也在盡力地還原唐朝時期的女性風采。

    而不論是獨特的叉手禮還是李必的蓮花冠,都打開了觀眾對於大唐禮儀文化的新世界大門。

    值得一提的是,劇中的長安城是曹盾現搭的,為了還原古城的街道結構,長安城的每一處街坊,以及東市西市的形狀都是參考典籍建造的,而街與街之間的距離更是嚴格控制在典籍記載的15米到16米之間。正是這些平日裡不被重視的細節,才撐起了《長安十二時辰》整體震撼的視覺效果。

    二:出彩的角色設定

    從《長安十二時辰》目前更新的16集來說,出場的主要人物已經不下於十位。故事的節奏又十分緊湊,除了有鮮明記憶點的主角之外,配角必須要足夠出彩才能撐起劇情的發展。而業內公認的正午Sunny屢屢出精品,也正是因為他們在群像戲的處理上十分優秀。但是慶幸的是,《長安十二時辰》同樣不負期待,短短几集便將劇情所涉及的各方陣營及人物性格特點交代的一清二楚。

    1.正方勢力:張小敬、李必、崔器

    張小敬是“十年西域兵,九年不良帥”出身,雖然犯下不可饒恕的重罪卻情有可原,經歷過戰爭的他更懂得長安城眼下一片安寧的可貴,因此他可以不顧一切的為長安城百姓出生入死。

    少年李必是天才,滿腹才華,年紀輕輕就跟隨恩師何監身處高位,他有著遠大的理想,卻身處在晚唐的風雨飄搖中屢屢受阻,“不良帥,保的是一方百姓,做宰相,保的是天下百姓。”是他的名言。

    崔器,為了誅殺狼衛而犧牲的崔六郎的弟弟。身為旅賁軍旅帥內心卻毫無同情心,一心只為自己建功立業。他是一個可氣的人,嫉妒張小敬,又沒有頭腦,但卻有著軍人天生服從命令的堅持。

    2.敵方陣營:曹破延、林九郎、龍波

    曹破延是目前為止最讓人恨不起來的反派,劇中無數次刻畫了他對女兒的極力愛護。一個為了家鄉,為了故土,為了給女兒創造一個安定環境而去破壞他國安寧的人,壞嗎?壞!但卻又讓人同情,因為這不同於侵略,只是想給背後那個荒蕪的故土一份希望。

    林九郎,目前為止真正的壞人。一個心裡只剩下官場鬥爭的宰相,可笑的是,這樣一個身處高位自私自利的人卻掌握著劇中大部分人所沒有的勢力。

    龍波,是我心裡最有血有肉的反派人物。曾經在烽燧堡一役中倖存下來的他,內心是絕望的。而這種絕望正是來自於他們拼死守護的長安,兩百多人的隊伍就這樣成了長安城裡那些達官貴人官場鬥爭裡的犧牲品。龍波是一個劍走偏鋒的人,他將對長安城的失望轉變成了恨,因為恨,所以他決定毀掉這迂腐的一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曹操殺害呂伯奢的時候,為什麼陳宮只是在一邊看!嘆息曹操的所做所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