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nolzh41362

    兩種死法都安息。1.生活絕望的人,已經無生的意義了,活著就是受罪,這種人再面對死亡的時候是無畏懼的,是一種解脫2.生活多姿多彩的幸福美滿人,當然不希望自己死去,希望自己永遠活著,但是也同時在接受現實,知道自己快不行了,在最後的日子安端好了一切,確保了自己死後一切都是同樣美好,這種人也是能幸福的離開了,一種圓滿解脫。 只有一種人是不安息的死。 那就是死不瞑目的那種,死對他來說不是解脫,還有很多事沒做完,很多事放不下,不甘心,但是自己又必須要離開了,這種人才是不敢面對死亡的, 所以人活著的時候,多努力,多奮鬥,完成自己想要的理想,多珍惜身邊的每一位人,讓自己走的時候,不要是那種不安心的死,其實一份安心的死去也是一份來之不易的幸福。 願樓主開開心心,永遠不死(如果上帝也同意的話)。

  • 2 # fang33832

    其實,在我們這個年紀,你說面對死亡不恐懼那是不可能的. 曾幾何時,我想過很多次瞭解自己的生命。 可當我看著腳下的滔滔江水的時候,我又慫了。 後來,又透過暴力的手段尋得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再後來被人尋仇,當時的我真的以為我無所畏懼,哪怕是死。 出來混,遲早都是要還的。我安慰著自己。 可是看著血一點點留出來的時候,意識逐漸模糊的時候。 我的求生欲比什麼時候都大。儘管這樣,這麼多年,我依然覺得我能從容面對死亡。 常言道:初生牛犢不怕虎。不懂事的小孩,也不會怕火。 這都不是因為牛犢和嬰兒很勇敢,而是因為無知。 無知者無畏,不知道後果是什麼,當然不會害怕。不害怕死亡的我的情況與此相同。 真正打我臉的是,當時魏則西事件出來的時候,我看著他的答案。 我不寒而慄,恐懼滲透到了骨髓裡。 我從來沒有這麼畏懼過死亡,從來沒有,從來沒有。 事後,我分析了很久,我到底是恐懼什麼? 後來我想通了,我恐懼的不是死亡,而是對“恐懼”本身的恐懼。 這話挺繞口,但事實就是如此。 中國是一個很避諱死亡的民族,覺得不吉利。 從我們出生到現在,我們的教育從來沒有讓我們正視死亡這件事。 白巖松也說,華人在談論死亡教育這事上面,就是小學生。 老外之所以能面對死亡,無非是:信仰。 長久以來,中國看似一個多宗教共存的社會,可是存在非信仰。 而封建時代,上位者大多以儒家、道家、墨家思想作為立世之本,是精英階層的信仰;宗教,是和平時代尋求安穩的心裡安慰或是走投無路時的一份寄託,在歷史的演變中,我們也曾有過宗教信仰,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在所謂的破除封建迷信後,宗教出現了斷層,但不論世事怎麼輪轉,唯一不變支撐著華人的信仰,就是土地。 推薦一本書。中文有一本閹割版的。 賽珍珠的《大地》,一個美華人眼中的中國,她看見了土地對於華人的支撐性,不管天災人禍,只要土地還在,希望就還在,就算是死,也要守著自己的土地,這是曾經華人的信仰,所謂一畝三分地,只要有它,生活就可以繼續。 但是土改之後,土地不是他們的了,宗教是封建迷信了,信仰沒有了。 一個沒有信仰的人,如同一具空皮囊;一個沒有信仰的民族,如同一盤散沙,某個民族,暫不論他的好壞,只談他們的信仰,一致且虔誠,所以他們團結,不畏懼。 但沒有了這個信仰,我們要尋求新的"信仰",所以唯利是圖,所以笑貧不笑娼, 因為骨子裡認為死亡和自己還有很遠的距離 ,無所畏懼。 所以,我不想和我的父輩們一樣,過世後只是墓碑上的一個名字。 我要告訴中國,我來過,我走過它的每一寸肌膚且留下了我的印記。 我來過,我愛過,我走過。 我常問自己一個問題,假設現在是 2060年。 我80多了。老態龍鍾且步履蹣跚在家裡踱步,又或者病魔纏身。 久病床前無孝子, 我知道自己就要不行了。 我說,老天啊,能不能讓我回到2017年。讓我在感受一次生命和年輕。 老天說:行。 於是我醒了過來。 今天是2017年3月20號。 今天我要怎麼活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歌詞中帶看雲水飄流看著落葉被帶走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