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041187434829

    在事業單位考試中,會出現一些文史方面的題目。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又稱唐宋古文八大家,是由中國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大家組成。他們分別是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歐陽修八位散文家。其中韓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歐陽修、三蘇等四人是宋代古文運動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鞏是臨川文學的代表人物。

    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被後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鉅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後人將其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韓愈代表作有很多,主要記錄在他的《昌黎先生集》。名篇有《進學解》、《雜說》、《獲麟解》和《師說》等等。蘇軾曾讚譽韓愈為“文起八代之衰”。

    柳宗元,河東人,因此被稱為“柳河東”。柳宗元與韓愈並稱為“韓柳”。蘇軾評價說:“所貴乎枯談者,謂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淵明、子厚之流是也。”把柳宗元和陶淵明並列。柳宗元的敘事詩文筆質樸,寓意深刻。他是一位關心現實、同情人民的詩人,所以無論寫什麼題材,都能寫出具有社會意義和藝術價值的詩篇。主要作品有《永州八記》、《捕蛇者說》等等。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後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歐陽修是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承並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他的散文創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了一代文風。歐陽修在變革文風的同時,也對詩風詞風進行了革新。在史學方面,也有較高成就。主要作品有《醉翁亭記》,《賣油翁》等。

    蘇洵,北宋文學家,與其子蘇軾、蘇轍並以文學著稱於世,世稱“三蘇”,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蘇洵擅長於散文,尤其擅長政論,議論明暢,筆勢雄健,代表作有《六國論》、《管仲論》、《辨姦論》等。

    蘇軾,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並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主要作品有《賈誼論》、《晁錯論》、《東坡志林》。家喻戶曉的名篇是《前赤壁賦》和《後赤壁賦》。

    蘇轍,蘇洵兒子,蘇軾弟弟,北宋文學家、官至宰相。其生平學問深受其父兄影響,以散文著稱,擅長政論和史論,蘇軾稱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嘆之聲,而其秀傑之氣終不可沒”。其詩力圖追步蘇軾,風格淳樸無華,文采少遜。蘇轍亦善書,其書法瀟灑自如,工整有序。著有《欒城集》等行於世。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熙寧二年(1069年),任參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變法。因守舊派反對,熙寧七年(1074年)罷相。革命導師列寧曾稱王安石為“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王安石執政之所以能敢作敢為,矢志改革,是受自己進步的哲學思想支配,他認為世界萬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組成,他的散文以雄健剛勁著稱,使他成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詞則遒勁清新,豪氣縱橫。可惜的是他的著作大部分都已佚失,今存的只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三經新義》殘卷及《老子注》若干篇,我們所熟悉的王安石的名篇有《傷仲永》、《登飛來峰》、《遊褒禪山記》等等。

    曾鞏,北宋散文家、史學家、政治家。曾鞏出身儒學世家。曾鞏文學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沖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稱“南豐先生”。存世有《曾鞏集》、《元豐類稿》、《隆平集》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解夢,夢見新娘子和棺材是什麼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