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劉永毅醫生
-
2 # 子樂健康科普
當前,臨床應用高效鎮痛藥物後,70%~90%的癌性疼痛 (癌痛) 得以有效控制,但還有20%~30%的患者對藥物反應性較差
此外,阿片類藥物的不良反應、中樞痛覺敏化及潛在誘導腫瘤增殖和血管形成等作用制約了鎮痛藥物的臨床應用。
近年來,微創介入治療技術如經皮椎體強化、經皮射頻消融和經皮神經毀損等迅速發展,逐步成為癌痛管理中的重要輔助治療方法,能使腫瘤和癌痛獲得區域性控制,減少阿片類藥物的消耗和依賴,降低藥物毒副作用,改善生活質量。其中,經皮神經毀損術就是民間所說的透過阻斷神經,從而減輕癌痛的方法
經皮神經毀損術——主要用於治療腫瘤病變對內臟神經叢或軀體神經直接侵犯所致的疼痛。約75%的患者接受經皮神經毀損術後疼痛和生活質量顯著改善。
內臟神經叢神經毀損主要包括腹腔神經叢毀損、上腹下神經叢毀損、星狀神經節毀損和奇神經節毀損等。
腹腔神經叢主要調節腹腔臟器的功能活動,腹腔神經叢毀損能夠有效緩解胰腺、肝膽系統、胃遠端、小腸及結腸等部位癌症引起的上腹部內臟痛。
上腹下神經叢主要調節盆腔器官的內臟感覺。因此,上腹下神經叢毀損適用於盆腔和會陰部位 (如卵巢、子宮、宮頸、膀胱、直腸和前列腺等) 癌症引起的疼痛。
軀體神經毀損主要包括肋間神經毀損、三叉神經毀損和臂叢神經毀損等,對癌症侵犯特定軀體神經所致的疼痛有潛在鎮痛作用。例如,癌症轉移至肋骨部位患者接受肋間神經毀損,80%的患者疼痛改善率超過50%,56%的患者術後鎮痛藥物使用減少。經肌間溝和鎖骨下入路行臂叢神經麻醉藥物阻滯對緩解因肺癌或乳腺癌侵犯臂叢神經所致的慢性頑固性上肢痛是有效的,同樣,對其進行連續阻滯能夠持久鎮痛。
參考文獻
[1]宋春雨,馬雲龍,劉曉光,李民.癌性疼痛相關微創介入治療技術與應用進展[J].中國微創外科雜誌,2019,19(07):626-629.
人們談癌色變,談癌痛更是讓人恐懼!癌症的不同階段都有可能遭遇癌痛,當然癌痛主要還是發生在癌症晚期,據相關資料顯示晚期癌症疼痛發生率大約是70%-80%,嚴重影響到病人的生活質量,也是病人最難以忍受的痛苦。阻斷神經可以嗎?可以,也有這種治療方法,但輕易不用、不到萬不得已不用,因為藥物止痛可以有80%-90%的病人癌痛明顯緩解,為什麼一上來就要毀損神經呢?
常常有病人疼痛劇烈、重度疼痛,以第三階梯、強阿片類藥物治療,其有兩大副作用,噁心、嘔吐以及便秘。噁心、嘔吐大多經過一週左右的時間病人會適應、耐受,便秘需要一直對症、通便治療,有些病人不知道、不理解而拒絕、放棄這類藥物治療,而這些治療辦法目前是最好的。
還有其它一些錯誤認識是癌痛治療效果不好的原因。比如針劑要好於口服制劑,針劑注射很不方便,大多藥物持續效果只是4個小時左右,一天需要多少支?口服有緩釋製劑,一般效果可以持續12小時,很方便,至於強度與藥物種類、劑量有關,與劑型關係不大。
還有許多人認為阿片類是毒品、怕上癮,內心排斥,病人的生存時間與成癮對比,如何取捨呢?再說治療劑量的阿片類藥物極少有成癮,臨床研究結論也如此。種種對癌痛不正確的認識、不規範的治療都會造成糟糕的結局,有時感覺放著有效的方法棄之不用,而另外苦苦尋找止痛辦法。也有許多病人透過解釋而接受規範治療、或者接近規範治療而達到比較滿意的效果。
有一種癌痛為病理性神經痛。如上圖胃癌病人腹膜後腫大淋巴結壓迫、浸潤椎間孔發出的脊神經,有感覺和運動,疼痛一般是非常劇烈的,單純的藥物治療效果不佳,若能針對病因把壓迫的病灶變小有可能疼痛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