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來看熱點話題

    2013年,大名縣轄7個鎮、13個鄉:大名鎮、楊橋鎮、萬堤鎮、龍王廟鎮、束館鎮、金灘鎮、沙圪塔鎮、王村鄉、鋪上鄉、黃金堤鄉、大街鄉、舊治鄉、西未莊鄉、孫甘店鄉、西付集鄉、埝頭鄉、北峰鄉、張集鄉、紅廟鄉、營鎮回族鄉。

    2013年,大名縣總面積為1052.98平方公里,土地總面積1580828.1畝。其中耕地1146296.1畝,佔土地總面積的72.5%;園地63986.7畝,佔土地總面積的4.05%;林地87745.5畝。大名縣屬溫帶半溼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區。

    擴充套件資料

    大名縣的建制沿革

    春秋戰國時期魏文侯七年,魏文侯得到了鄴地。至其子魏武侯時,將鄴作為別都。魏武侯今大名縣境內一塊屬地作為其公子元的食邑。

    漢高祖十二年因這裡曾是魏地,所以以些鄴地為中心設立魏郡。又因今大名一帶曾是魏公子元的食邑,所以建縣時以元城縣名之。

    西漢後期漢宣帝在位時,元城縣委粟裡少女王政君被選入後宮,許配給太子。

    漢元帝初元元年,被封為漢元帝的皇后,稱孝元皇后。

    三國時期魏文帝黃初二年元城縣成為陽平郡的郡治所在。

    東晉及十六國時期前燕建熙元年從元城縣劃出西部地方建貴鄉縣。

    南北朝時期北魏太和二十一年復置貴鄉縣,後又省。

    東魏天平二年,分館陶西界復置貴鄉縣。此時,元城、貴鄉、魏縣均屬魏尹。

    北齊天保七年魏縣及元城縣俱廢,併入貴鄉縣。

    隋開皇六年元城縣、魏縣從貴鄉縣分出復置,並從元城縣分出一部分設馬陵縣,均屬魏州。

    唐武則天聖歷二年分貴鄉縣復置元城縣,貴鄉、元城、魏縣均屬魏州。

    唐乾元元年,復改為魏州。

    唐建中三年,田悅改魏州為大名府,這也是“大名”被用作地名之始。

    五代十國時期,後梁承襲唐制。

    唐光元年三月,升魏州為東京興唐府,改貴鄉縣為廣晉縣。

    唐光三年改東京興唐府鄴都魏州。

    後晉天福二年七月,改興唐府為廣晉府,改興唐縣為元城縣。

    後漢乾佑元年,改廣晉府為大名府。

    北宋初期,承襲前制。稍後,元城縣、大名縣、魏縣先屬河北路,後屬河北東路大名府,稱之為“北京”。

    熙寧六年,大名縣併入元城縣。

    紹聖二年復置大名縣。金時期大名縣、元城縣屬大名路大名府。

    元大名縣、元城縣屬中書省大名路。

    元至元二年,省元城縣入大名縣,不久復置元城縣。

    明大名縣、元城縣屬中書省大名府。

    明洪武十年五月,省大名縣入魏縣。

    洪武十五年二月復置。

    清初承襲明制。清順治十六年,大名縣、元城縣屬直隸行省大名府。

    乾隆二十三年,省魏縣,306個村歸大名,31個村歸元城。

    民國年間,大名縣、元城縣屬直隸冀南道。1940年,政府潰散。

    1945年3月,山東省朝城縣的張魯、王奉兩個區併入元城縣,元城縣改為元朝縣。

    1945年7月,劃城區及周圍建大名市。此時,市、縣分設,屬冀南三專區。

    1946年降大名市為縣轄市。

    1949年8月,改為城關區,同時廢元朝縣,將元朝縣的張魯、王奉兩個區劃歸山東莘縣,其餘全部併入大名,此時大名縣屬河北省邯鄲專區。

    1958年10月,廢魏縣入大名縣。

    1960年5月,撤邯鄲專區,大名縣改屬邯鄲市。

    1961年5月,恢復邯鄲專區,大名仍屬之。

    1961年6月,魏縣從大名分出復置。

    1970年,邯鄲專區改稱邯鄲地區、市合併,稱邯鄲市,大名縣屬邯鄲市至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鬍子印太重怎麼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