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Thehebe

    企業需要容器一般有如下考量:

    1 入門門檻要低,可方便對當前的系統進行改造,類似我們的企業地處偏遠,技術牛的人員不容易到本地工作,如果門檻過高,不便於學習

    2 安全穩定 這個是重中之重,業務跑在容器中,首先確保穩定執行,不能無故出現業務宕機現象;然後是安全,包括容器本身安全以及執行在容器中的資料安全,容器跟容器間的隔離

    3 服務編排功能,類似雲計算平臺的資源編排,目的是實現所見即所得的功能,我們在平臺上拖拖拽拽就能搭建起咱們的容器架構

    4 統一管理平臺,容器多了之後要考慮統一管理的需要,類似機房有1000臺伺服器了,我們不能在人為一個一個的去巡檢,應該藉助統一管理平臺去實現哪個容器遇到故障了,及時報警及時處理

  • 2 # jet雲計算

    容器相對於虛擬機器來說更輕量級,同時能夠很好的支援paas、devops、微服務架構,從業務實際出發,考慮各種資源和平臺的部署方式比較好

  • 3 # 阿里雲

    在科技公司裡,時常都會從技術人員口中聽到“容器”這個詞,但你可千萬不要認為那就是咱們平時用來裝東西用的那個“容器”。

    工程師們口中的容器, 其實是當下最熱門的技術。幾乎所有的網際網路公司都或多或少的應用容器技術來部署自己的服務。

    如果通俗一點來說,其實,容器相當於物流領域的集裝箱,它為程式碼、執行環境、系統工具、系統庫提供了一個標準化的環境。

    容器的優點不勝列舉,例如可以大幅提升資源利用率,從而降低企業成本,還可以提升靈活性以及自動化運維能力……

    既然容器有這麼多優勢,那企業可以直接拿來用嗎?

    事實上並非如此,在雲計算時代,要發揮好容器的作用還需要底層基礎設施的配合。

    企業在使用容器時都比較重視效能與安全隔離等方面,但是容器執行在虛擬機器或者物理機裡,容器的很多體驗就會受到限制。

    先來說說物理機,它就相當於一臺計算機。可以把它看做是獨門獨戶的房子,如果把容器剛在這個上面,首先沒有云的彈性擴充套件能力,其次其交付較長,通常要幾個小時,這對不少場景來說是不能容忍的。

    而虛擬機器是基於物理機,它可以將一棟房子分割成多個套房,而公共區域是共享的,雖然可以提高土地的資源利用率,但是每拆分一個套房都會帶來資源的損耗。

    容器更像是膠囊式公寓,所有的基礎設施都是共享的。直接運行於宿主(物理機或者虛擬機器)的核心,要比傳統虛擬機器更為輕便。

    我們來看下容器執行在神龍上究竟有何優勢:

    快速建立、極簡運維:相比傳統物理機數小時交付,神龍伺服器可分鐘級完成例項建立和啟動,在非常短的時間內,支援業務極速部署,極大的簡化、降低了運維的成本,並且提高了研發迭代效率與管理的自動化程度;

    物理級別的隔離 + 應用層面的加密:神龍伺服器的CPU和記憶體具備零虛擬化和徹底獨佔的特點,具備更高的安全隔離性。此外,神龍伺服器還支援晶片級可信執行環境(Intel SGX),確保加密資料只能在安全可信的環境中計算,神龍伺服器+容器服務可以提供給使用者在雲上環境的安全性以及雲上環境中應用間的隔離和安全性。

    高容錯性與多可用區冗災:神龍伺服器的宕機自動遷移恢復結合K8S的容器容錯漂移,大大提高了系統的高可用性,以及極大的提高了運維的自動化糾錯能力。同時基於神龍伺服器的多可用區部署,可以實現物理級別機器上構建應用的跨地域冗災。

    毫無疑問,容器是雲計算未來十年的核心技術,而裸金屬伺服器和容器的組合不僅能做到快,還能大幅降低成本,可以預見這一組合也將成為企業的首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誰能堅持臨池四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