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第一猛將——張定邊,這位長期被歷史書上忽略的角色。正史中找不到這個人的列傳,《明史》和《續資治通鑑》裡都沒有,只有以敵將的身份出現的名字。
張定邊確實驍勇,有他在,常遇春、胡大海、傅友德也就能混個爭奪第二的資格。1363年,陳友諒和朱元璋在鄱陽湖大戰,參戰的明軍200,000人,漢軍650,000人。正值戰鬥焦灼這時,他率領三支戰艦就敢衝進朱元璋的陣地,目標直指朱元璋的主艦,明軍將領紛紛阻攔,卻無人能擋其鋒芒。如果運氣再好上一點點,就可以創造“萬軍從中生擒朱元璋”的奇蹟了,中國的歷史或許被他這一舉動而改寫。
鄱陽湖失敗之後,陳友諒頭顱中流矢而身亡,彌留之際將兒子陳理託付給了他。
張定邊也沒有付他重託。
在這局勢危急之時他身披百矢,猶冒死黑夜駕小舟,載陳友諒之屍,護諒之子陳理。奔武昌,立理為帝。朱元璋乘 勝調軍圍困武昌,陳之元帥張必先被擒,而張定邊守城益堅,為時兩月,終以無外援,陳理幼弱無知,受胡美之誘獻城出降。儘管如此,張定邊還是率一支兵,冒死突圍,逐鹿於荊襄之間,但大廈已傾,擎天無力,而且士卒疲命相從,鬥志日趨消沉,於是勸慰士卒,解甲歸田。自己也投身佛門。
和好殺降且自傲的常遇春不同,張定邊先生不但很低調,而且非常富有生存智慧。待人寬厚且忠誠可靠,他的老闆陳友諒是猜忌心極強,對任何人都不信任,唯對他這個結拜兄弟十分信任。
這種智慧最明顯還是表現在陳友諒戰敗身亡,他堅決的謝絕了朱元璋的再三的、盛情的、真誠的邀請,做了和尚。十幾年後,看看朱元璋對待自己手下功臣的態度,就可以想象張定邊這位降將的待遇如何了。張定邊出家當時或許心有不甘,但隨後的幾十年,他就在行醫和誦經的生活方式下平靜地度過了。終年為99歲,按虛歲算那就是100歲,我想他最終還是放下了。
在他51歲時得知了小他12歲的常遇春去世的訊息,
在他66歲時得知了小他21歲的李文忠去世的訊息,
在他67歲時得知了小他14歲的徐達去世的訊息,
在他80歲時得知了小他10歲的朱元璋去世的訊息,
老對手們一個一個都走了,包括老對手的兒子、甚至孫子都走了,而自己還“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此刻的張定邊大師獨自在孤燈下不知作何感想,是感慨良多,還是漠不關心。。。在他去世時,是不是面帶微笑的自嘲一句:“陳友諒大哥呀,咱們才是最終的勝利者,因為咱們有人堅持到了最後了”。
元末第一猛將——張定邊,這位長期被歷史書上忽略的角色。正史中找不到這個人的列傳,《明史》和《續資治通鑑》裡都沒有,只有以敵將的身份出現的名字。
驍勇善戰張定邊確實驍勇,有他在,常遇春、胡大海、傅友德也就能混個爭奪第二的資格。1363年,陳友諒和朱元璋在鄱陽湖大戰,參戰的明軍200,000人,漢軍650,000人。正值戰鬥焦灼這時,他率領三支戰艦就敢衝進朱元璋的陣地,目標直指朱元璋的主艦,明軍將領紛紛阻攔,卻無人能擋其鋒芒。如果運氣再好上一點點,就可以創造“萬軍從中生擒朱元璋”的奇蹟了,中國的歷史或許被他這一舉動而改寫。
事君忠誠鄱陽湖失敗之後,陳友諒頭顱中流矢而身亡,彌留之際將兒子陳理託付給了他。
張定邊也沒有付他重託。
在這局勢危急之時他身披百矢,猶冒死黑夜駕小舟,載陳友諒之屍,護諒之子陳理。奔武昌,立理為帝。朱元璋乘 勝調軍圍困武昌,陳之元帥張必先被擒,而張定邊守城益堅,為時兩月,終以無外援,陳理幼弱無知,受胡美之誘獻城出降。儘管如此,張定邊還是率一支兵,冒死突圍,逐鹿於荊襄之間,但大廈已傾,擎天無力,而且士卒疲命相從,鬥志日趨消沉,於是勸慰士卒,解甲歸田。自己也投身佛門。
極具生存智慧和好殺降且自傲的常遇春不同,張定邊先生不但很低調,而且非常富有生存智慧。待人寬厚且忠誠可靠,他的老闆陳友諒是猜忌心極強,對任何人都不信任,唯對他這個結拜兄弟十分信任。
這種智慧最明顯還是表現在陳友諒戰敗身亡,他堅決的謝絕了朱元璋的再三的、盛情的、真誠的邀請,做了和尚。十幾年後,看看朱元璋對待自己手下功臣的態度,就可以想象張定邊這位降將的待遇如何了。張定邊出家當時或許心有不甘,但隨後的幾十年,他就在行醫和誦經的生活方式下平靜地度過了。終年為99歲,按虛歲算那就是100歲,我想他最終還是放下了。
在他51歲時得知了小他12歲的常遇春去世的訊息,
在他66歲時得知了小他21歲的李文忠去世的訊息,
在他67歲時得知了小他14歲的徐達去世的訊息,
在他80歲時得知了小他10歲的朱元璋去世的訊息,
老對手們一個一個都走了,包括老對手的兒子、甚至孫子都走了,而自己還“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此刻的張定邊大師獨自在孤燈下不知作何感想,是感慨良多,還是漠不關心。。。在他去世時,是不是面帶微笑的自嘲一句:“陳友諒大哥呀,咱們才是最終的勝利者,因為咱們有人堅持到了最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