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8711052411

    野望 王績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王績是一位生活在初唐年間的詩人。但他的詩文與初唐時代的主流有很大不同。上呈齊梁文學,宮廷詩在初唐文學中仍然佔有很大的比重。然而我們知道宮廷詩發展到後來語言更加綺絕,描寫更加直露,卻缺乏真正的生命熱情。 初唐宮廷詩人雖然在詩歌形式方面做出了重要的建樹,也偶有情致動人的佳作,但其總體面貌,卻是在華美的形式中呈現出情調上的蒼白平庸,這是宮廷文學很難避免的。使詩歌擺脫宮廷的羈靡,面向更廣闊的時代生活,換髮新的蓬勃生機,這個任務,不能不主要落到了那些來自草野閭里的作家身上。這就是隱逸詩人王績點獨特的意義。 我們在這首詩歌中看到了對村居生活的吟詠,語言質樸,不事雕琢,顯示出與宮廷詩迥然不同的特色——即在山水景物描寫中寄予個人獨特的生命體驗。 首句“東皋薄暮望”很有意思。“皋”本意是水邊涯岸的高地。但它象徵著詩人們辭官隱居之地。一個“望”字又使我們聯想到古人特有的“登高情結”。《詩經·周南·卷耳》 中便有:“陟彼高岡,我馬玄黃。 ”的情感。在“薄暮”中即使望而不見,山水風景也可以緩解心中的悲愁。 展現在詩人面前的景色是“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 暉”,其實這種景色是比較優美的。詩人卻說是“徙倚欲何依”。“徙倚”語出《楚辭》意為“徘徊,彷徨”。“欲何依”則出自曹操《短歌行》“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徘徊彷徨,是因為作為隋唐之際的詩人他不知道前路在何方。無所歸依,化用《短歌行》又見其懷才不遇的失路之悲。滿樹的秋色不能給予他安慰,反而平添了幾分清愁。這又是一種“悲秋情結”。 再深入下去,我們又會回想到“暮”這個字,這又是一種“暝愁情結”。古代詩人往往在日暮黃昏時分愈加愁情難遣。外在環境之晦暗 往往是內在精神世界迷茫的外現。憂愁的情感就在這種烘托和映襯中呼之欲出。 “山山唯落暉”呼應了首句的時間節點。引出了後邊的“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牧人也好,獵人也好,生活在這人世間,或放牧,或打獵, 各自都是篤定的存在,不會遲疑,沒有徙倚,只需在既定的生命軌道上細水長流地生活下去就可以了。而詩人卻沒有這份篤定,他一直在仕與隱之間猶疑彷徨,靡靡無所騁。出仕時, 他無法忍受官場的複雜與濁惡,只好選擇辭官歸隱;歸隱之後,卻又無法從山水田園之中獲取真實的快樂。由此,我們又看到了一種坦率天真的“失據”與“孤獨”。——也許只有初唐時期才會有這種情韻天然的青春歌吟吧。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所遇之人皆非故舊,知音難覓,只好“尚友古之人”。去汲取一種精神上的力量和安慰。 與“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等詩相比,我們似乎感覺到了一絲的“冰冷”。王績的詩裡沒有對自然的閒適和依戀,也沒有人與人之間親密和諧的關係。我們看到的是精神世界的不自適 他始終不能 完全忘懷世事,也從未斷絕功名之念,當他目睹眼前的一派秋色時,便不禁感念一年光景即將逝去。這種秋悲,其實是年華老去而功業蹉跎的文人在光陰流逝面前產生的一種仄迫感;而暝愁,則是由仕與隱之 間無從選擇和無所歸依的孤獨感。 但他的貢獻和意義卻很大:在鋪陳繁複的宮體詩中我們重新看到了一種個性化的自我抒寫,我們又彷彿在清新質樸的詩風中看到了對“風骨”(作品內在的生氣和感染力以及語言表達上剛健俊爽的特點)的呼喚。即目觸興的寫實手法,描繪田園生活的恬靜,透漏出對世亂的隱憂。他雖然是一個孤立的存在,他雖然沒有能夠傳達嶄新的時代精神。但在意境提煉上:他借山野景物,概括出抒情主體生活的典型環境和日常生活狀態;在題材內容與藝術表現上實現了山水詩和田園詩的初步合流。 總之,這是一首思想內蘊極其豐富複雜,文體風格亦有獨到之處的好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物動態與油畫創作有怎樣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