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愛星83252767

    我不紋身,身為父母也決不允許兒女紋身,我兒女也不會紋身,紋身當兵參加工作國家不要,我也卻得紋身痞裡痞氣的,有點另類,當然人家兒女紋身無權干涉。

  • 2 # 香牌鞋業輝哥

    孩子要從小教育,如果孩子木一天看到別的孩子紋身,自己也去紋身後,當你發現後,要心平氣和的和孩子溝通,交流,而不是又打又罵,讓孩子明白紋身的危害性,

  • 3 # 廣州雲門刺青研究所

    前提是我的子女喜歡紋身的情況下 滿足以下三點即可

    1成年

    2經濟收入穩定

    3不用阿諛奉承別人

    滿足三點即可紋身

    再說說怎麼看待孩子紋身 如果孩子還在上學不用說別的立刻找專業的洗紋身的地方洗掉 找給孩子紋身的人 怎麼做你懂得 別犯法前提下 如果孩子不在校唸書了 紋身又影響他就業了那也是儘快洗掉

  • 4 # 雲隱大仙

    首先,需要對紋身有個正確的認識。

    紋身的歷史源遠流長,自人類歷史有記載起自古有之;從圖騰崇拜、文化傳承、祈福祈願,到現如今的個性表達、流行符號、精神激勵、宗教信仰、情侶誓言、潮流icon……

    其實說白了,與很多人喜歡追求穿名牌衣服、大牌首飾的意思一樣,往往喜歡穿那種Logo清晰外露的,這是一種努力給自己“貼標籤”的心理行為。試圖透過某一個公眾認知的“符號”來定義自己的品味、財富水平、文化等等。本質上與紋身的行為是一樣的。

    人是一種天生需要社會認同感的生物,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早已說清楚。當滿足了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之後,自然而然的就會追求自己在社會上的被認同感,再高的一個層面需求則是追求個性化的自我。這是人類一種非常自然的表達,期望將自身內在的思想個性,透過外在形式展現出來,能夠快速、準確、直觀地“宣佈”自我在社會中的定位與角色。

    在早些年改革開放初期,紋身多半是出現在“無業人員”以及“社會青年”之中,這些人群由於一部分人的文化知識脫離正統教育的缺失、或許也不屬於正規單位,因此他們在心理上急需獲得某種意義上“成功者”的認同,則透過紋身這種特殊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社會定位”,而紋身內容也大多是的仿效古代中國的神像、雄鷹、龍等等,因此給當年以“謀求穩定生活”絕大多數人們一種非常負面的感覺,甚至是完全對立的人群,等同於被貼上了“不良青年”等負面標記。

    而後來幾十年的發展與變遷,各種西方文化、港臺文化的快速侵蝕,紋身人群大多數以“古惑仔”、“搖滾朋克青年”等人群出現,而紋身則進一步成為強調義氣、江湖、追隨潮流等等情感元素的個性表達。紋身內容的種類大大增加,從此也走上多元化的發展。

    現如今,隨著時代的不斷髮展,世界文化進一步快速融合,人們對於世界文化的認知也越來越快,而紋身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化符號甚至是精神icon,也展現出越發迷人的魅力。世界上很多國家的政要、明星以及科學家都有紋身,在精神上宣佈自己對於世界的態度;從技術上也更加精細,彩色、紋理、立體等更多的形式出現,所展現的內容也更多彩絢麗,甚至紋身大師的作品如藝術品般珍貴。

    放眼全球而言,當代及下一代年輕人對於自我認知、社會認可的需求層次要求更高也更強烈。紋身無疑是一種重要的表現形式,在做用上也起到自我安慰、精神鼓勵、情侶宣誓、宗教信仰、文化icon等等……在某種意義上,一個優秀的紋身的意義甚至可以緩解或者解脫自己的精神壓力與障礙。

    因此,不應該一棍子打死所有的熱愛或喜愛紋身的年輕人。無論如何要深深相信,這個世界是以飛快的速度前進的,而文化也在不斷演變,如果自己的孩子真的很嚮往紋身,那麼可以敞開心扉與孩子認真溝通一下他/她想紋身的真正原因、真實想法,而不是以自己年代的經驗和看法來一味阻止;或許你會驚歎孩子的內心世界已經遠遠超出上一代人的理解與看法。若孩子真的能給出一個合理的理由,那麼我相信睿智的家長應該能理解並支援自己孩子做出最正確的選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些越自閉的人,越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