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GZKIND

    這個要請教才上學的孩子們了老師對這個有嚴格要求的一般用法為:

    “的”用在名詞前!也就是說“的”的後面一定是名詞!

    “地”用在動詞後!也就是說“地”的前面一定是動詞!

    “得”用在形容詞的後面!也就是說“得”的前面一定是形容詞!

  • 2 # 半瓣花上閱乾坤

    誠邀!

    以前老師講解的時候,經常給大家講的就是“的”“地”“得”的結構形式和位置問題。這是最準確的講法,也是最讓人容易忘記的方法。

    為了顯示準確性,這裡把這個方法重錄一遍。

    的——定語的標記,一般用在主語和賓語的前面。

    “的”前面的詞語一般用來修飾、限制“的”後面的事物,說明“的”後面的事物怎麼樣。

    結構形式一般為:形容詞、名詞(代詞)+的+名詞。

    比如:美麗的姑娘。

    地——狀語的標記,一般用在謂語(動詞、形容詞)前面。

    “地”前面的詞語一般用來形容“地”後面的動作,說明“地”後面的動作怎麼樣。

    結構方式一般為:形容詞(副詞)+地+動詞(形容詞)。

    比如:飛快地跑。

    得——補語的標記,一般用在謂語後面。

    “得”後面的詞語一般用來補充說明“得”前面的動作怎麼樣。

    結構形式一般為:動詞(形容詞)+得+副詞。

    比如:高興得笑了。

    但是這個方法有一個問題,即你必須對語法非常熟悉,明白什麼是定語什麼是謂語什麼是補語等等,如果你本身是個語法盲,那這個方法等同於沒說。

    還有一個問題是,這種解釋方法就像我們編字典的時候,用一種方式來解釋另一種方式一樣,如果用來解釋的東西比解釋的東西更高階,那麼這種編撰本身也是一種失敗。

    你要告訴小孩什麼是老虎,就應該告訴孩子它是一種像貓的動物,而不是說老虎是能打過獅子的動物。因為獅子不在我們日常的認識範圍內。

    這就可見知識的獲得是需要循序漸進的,不能跳躍,一旦跳躍的話就容易形成斷層。

    說了這麼多,我們為的是學會它們的用法,所以完全可以工具主義地把“的”“地”“得”的用法用口訣來記住。

    的地得,不一樣,用法分別記心上,左邊白,右邊勺,名詞跟在後面跑。美麗的花兒綻笑臉,青青的草兒彎下腰,清清的河水向東流,藍藍的天上白雲飄,暖暖的風兒輕輕吹,綠綠的樹葉把頭搖,小小的魚兒水中游,紅紅的太陽當空照;左邊土,右邊也,地字站在動詞前,認真地做操不馬虎,專心地上課不大意,大聲地朗讀不害羞,從容地走路不著急,痛快地玩耍來放鬆,用心地思考解難題,勤奮地學習要積極,辛勤地勞動花力氣;左邊兩人就使得,形容詞前要用得,兔子兔子跑得快,烏龜烏龜爬得慢,青青竹子長得快,參天大樹長得慢,清晨鍛鍊起得早,加班加點睡得晚,歡樂時光過得快,考試題目出得難。

    如果,如果你覺得這個口訣也很煩,你不妨像我這樣做。

    先搞清楚什麼是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然後句子成分也不用管了,其實句子成分就是根據詞性來劃分的。

    你記住幾個簡單的例子:

    美麗(形容詞)的姑娘(名詞),看到小夥子認真(形容詞)地為她寫詩(動詞),高興(形容詞)得跳了起來(補語)。

    其實我相信大多數人對於“的”的用法是很容易明白的。

    這裡容易混淆的就是“地”和“得”,但是它們倆最大的區別就是一個側重前面,一個側重後面。

    “地”的重點是後面的動詞(形容詞),所以它前面的形容詞或者副詞是為它服務,修飾限制它的。如:飛快地跑。

    而“得”的重點是前面的動詞(形容詞),所以它後面的副詞(或其他詞語)是為它服務,補充它的一種狀態的。如:這次考試題出得真難。

    總而言之,抓住了重點,“的”“地”“得”的用法就不難掌握了。

  • 3 # 兩娃日常

    一年級的女兒老師,因為寫錯的地得被老師圈出來。我以為還沒講到這個知識點所以也沒跟女兒說。昨天看到期末卷子,老師都給她圈出來錯誤。所以特地查詢了下給女兒先大概普及了下差別。

    的後面加+名詞

    地後面加+動詞

    得後面加+形容詞

    這個感覺這樣總結最簡單的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怪物獵人3做什麼任務升到hr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