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脾胃虛弱的食療方 中醫認為“四季脾旺不受邪”,即脾胃功能強的人抵抗力強,不易生病。脾胃虛的小兒特別容易患感冒,表現為面色萎黃,鼻樑有“青筋”,身體瘦小,食慾減退,睡眠不安,常有腹瀉。食療可以健脾胃。 紅棗小米粥:取紅棗10個,小米30克,先將小米清洗後上鍋用小火炒成略黃,然後加入水及紅棗用大火燒開後小火熬成粥食用。適用於消化不良伴有厭食的脾虛小兒。 蓮子山藥粥:取蓮子30克,山藥80克,粳米50克。將蓮子去皮及心,加山藥、粳米及水煮粥食用。適用於消瘦、食慾不振的脾胃虛弱小兒。 沙參麥冬扁豆粥:取沙參10克,麥冬10克,扁豆15克,粳米50克。先將沙參、麥冬加水煮20分鐘取汁,將汁加粳米、扁豆煮成粥食用。適用於手足心熱、便乾的脾陰虛小兒。 1.蘿蔔餅:白蘿蔔250克,麵粉250克,瘦豬肉100克。將肉與蘿蔔剁碎成餡,加蔥、姜、鹽、味精等,做成餡餅,蒸熟或煎熟食用。治食慾不振、食後腹脹之症。 2.山楂蘿蔔排骨湯:山楂50克,白蘿蔔150克,排骨100克。先將排骨煮熟,再入山楂、蘿蔔同煮至熟即成。適用於食慾不振、腹脹噯氣者。 3.裡脊肉粥:豬裡脊100克,粳米100克,食鹽、香油、味精適量。先將裡脊肉切碎,與米煮粥,粥成後加調料即成。能益胃助食。 4.花生仁粥:花生仁45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也可加山藥30克或百合15克,煮粥。能健脾開胃。 5.蓮子粥:蓮子肉50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有益胃健脾之效。 6.山藥餅:山藥200克,雞內金50克,共研細粉,加水做成同等大小餅20個,烘熟,每次1 個,每日2次。能消食健脾。適用於脾虛食少者。 ***小兒健脾去溼食療方: 健脾的食物有:鯽魚、胡蘿蔔、蘋果、淮山、小米、蓮子、莧實、豬肚、鴨、鵪鶉。 去溼的食物有:鯉魚、赤小豆、金針菜、萵苣、薏米、扁豆、冬瓜等。 1、赤小豆、冬瓜煲生魚湯 功效:補脾、利水、消腫,其作用為補脾而不留邪,利水而不傷正氣。 生魚一條、宰淨,冬瓜(連皮)500克,赤小豆60克,蔥頭5個,煲湯,不放鹽。 2、莧實煲老鴨 功效:滋陰養胃,健脾利水。 莧實100~120克,老鴨一隻,宰淨,莧實放鴨腹內加水文火煮2小時,加少許鹽服食。 小兒厭食食療 一、梨粥 梨味甘,微酸,有清熱生津、潤燥化痰之功,含有蘋果酸、檸檬酸等有機酸,並含有葡萄糖、蔗糖、果糖及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5、維生素C等成分。梨與粳米同用,可增強清熱、生津養胃之功效。主治小兒胃津不足引起的病症,還可調治煩熱、口乾、舌苔少、大便燥結等症。 原料:鮮梨3個,粳米100克。 製作:將梨洗淨,連皮切碎,去核,加水適量,用文火煎煮30分鐘,撈出梨塊,加入淘洗乾淨的粳米,按常規煮成粥食用。梨也可不去核,但要去籽,因為梨核營養和治療功效也很強。 二、葡萄汁 葡萄味甘、微酸、性平,能補肝腎,益氣血,鮮者還可生津液。主要成分為葡萄糖、果糖、蔗糖、木糖、酒石酸、蘋果酸、蛋白質、多種氨基酸、胡蘿蔔素、鈣、鉀、磷、鐵及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C、維生素P等。葡萄汁發育遲緩並厭食者。此症狀的患兒比同齡明顯瘦小,面色萎黃,頭髮稀少。此汁飲用要求不嚴格,最好一天右兩天飲用1~2次,而且要長期服用,方法收效。 原料:鮮葡萄若干。 製作:將葡萄洗淨,晾開去掉浮水,用乾淨紗布包好絞擠出汁飲用。 三、西紅柿汁 西紅柿甘酸微寒,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之功效,並含有糖類、酸類、礦物質及維生素等多種營養素。每次服飲50~100毫升,日服2~3次,可治療因胃陰不足、發熱後嬰幼兒厭食症。 原料:西紅柿數個。 製作:將新鮮西紅柿洗淨,入沸水中泡5分鐘,取出剝去皮,包在乾淨的紗布內用力絞擠,濾出汁液,即可食用。此汁不宜放糖。 特點:新鮮、清香、略有甜味。
小兒脾胃虛弱的食療方 中醫認為“四季脾旺不受邪”,即脾胃功能強的人抵抗力強,不易生病。脾胃虛的小兒特別容易患感冒,表現為面色萎黃,鼻樑有“青筋”,身體瘦小,食慾減退,睡眠不安,常有腹瀉。食療可以健脾胃。 紅棗小米粥:取紅棗10個,小米30克,先將小米清洗後上鍋用小火炒成略黃,然後加入水及紅棗用大火燒開後小火熬成粥食用。適用於消化不良伴有厭食的脾虛小兒。 蓮子山藥粥:取蓮子30克,山藥80克,粳米50克。將蓮子去皮及心,加山藥、粳米及水煮粥食用。適用於消瘦、食慾不振的脾胃虛弱小兒。 沙參麥冬扁豆粥:取沙參10克,麥冬10克,扁豆15克,粳米50克。先將沙參、麥冬加水煮20分鐘取汁,將汁加粳米、扁豆煮成粥食用。適用於手足心熱、便乾的脾陰虛小兒。 1.蘿蔔餅:白蘿蔔250克,麵粉250克,瘦豬肉100克。將肉與蘿蔔剁碎成餡,加蔥、姜、鹽、味精等,做成餡餅,蒸熟或煎熟食用。治食慾不振、食後腹脹之症。 2.山楂蘿蔔排骨湯:山楂50克,白蘿蔔150克,排骨100克。先將排骨煮熟,再入山楂、蘿蔔同煮至熟即成。適用於食慾不振、腹脹噯氣者。 3.裡脊肉粥:豬裡脊100克,粳米100克,食鹽、香油、味精適量。先將裡脊肉切碎,與米煮粥,粥成後加調料即成。能益胃助食。 4.花生仁粥:花生仁45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也可加山藥30克或百合15克,煮粥。能健脾開胃。 5.蓮子粥:蓮子肉50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有益胃健脾之效。 6.山藥餅:山藥200克,雞內金50克,共研細粉,加水做成同等大小餅20個,烘熟,每次1 個,每日2次。能消食健脾。適用於脾虛食少者。 ***小兒健脾去溼食療方: 健脾的食物有:鯽魚、胡蘿蔔、蘋果、淮山、小米、蓮子、莧實、豬肚、鴨、鵪鶉。 去溼的食物有:鯉魚、赤小豆、金針菜、萵苣、薏米、扁豆、冬瓜等。 1、赤小豆、冬瓜煲生魚湯 功效:補脾、利水、消腫,其作用為補脾而不留邪,利水而不傷正氣。 生魚一條、宰淨,冬瓜(連皮)500克,赤小豆60克,蔥頭5個,煲湯,不放鹽。 2、莧實煲老鴨 功效:滋陰養胃,健脾利水。 莧實100~120克,老鴨一隻,宰淨,莧實放鴨腹內加水文火煮2小時,加少許鹽服食。 小兒厭食食療 一、梨粥 梨味甘,微酸,有清熱生津、潤燥化痰之功,含有蘋果酸、檸檬酸等有機酸,並含有葡萄糖、蔗糖、果糖及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5、維生素C等成分。梨與粳米同用,可增強清熱、生津養胃之功效。主治小兒胃津不足引起的病症,還可調治煩熱、口乾、舌苔少、大便燥結等症。 原料:鮮梨3個,粳米100克。 製作:將梨洗淨,連皮切碎,去核,加水適量,用文火煎煮30分鐘,撈出梨塊,加入淘洗乾淨的粳米,按常規煮成粥食用。梨也可不去核,但要去籽,因為梨核營養和治療功效也很強。 二、葡萄汁 葡萄味甘、微酸、性平,能補肝腎,益氣血,鮮者還可生津液。主要成分為葡萄糖、果糖、蔗糖、木糖、酒石酸、蘋果酸、蛋白質、多種氨基酸、胡蘿蔔素、鈣、鉀、磷、鐵及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C、維生素P等。葡萄汁發育遲緩並厭食者。此症狀的患兒比同齡明顯瘦小,面色萎黃,頭髮稀少。此汁飲用要求不嚴格,最好一天右兩天飲用1~2次,而且要長期服用,方法收效。 原料:鮮葡萄若干。 製作:將葡萄洗淨,晾開去掉浮水,用乾淨紗布包好絞擠出汁飲用。 三、西紅柿汁 西紅柿甘酸微寒,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之功效,並含有糖類、酸類、礦物質及維生素等多種營養素。每次服飲50~100毫升,日服2~3次,可治療因胃陰不足、發熱後嬰幼兒厭食症。 原料:西紅柿數個。 製作:將新鮮西紅柿洗淨,入沸水中泡5分鐘,取出剝去皮,包在乾淨的紗布內用力絞擠,濾出汁液,即可食用。此汁不宜放糖。 特點:新鮮、清香、略有甜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