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江凝5

    鸛雀樓,舊址在山西永濟縣,前對中條山,下臨黃河,常有鸛雀飛臨,取名鸛雀樓。《登鸛雀樓》是唐代詩人王之渙的詩歌,以兩付對聯組成一曲千古絕唱,至今無人超越。

    詩歌語詞樸素精煉,心胸廣闊,只寫了夕陽落山,黃河入海的大景緻,捨棄了小景緻,但讀後給人印象不僅僅是天地山河景像,就連草木人畜都使人想像得活靈活現。也是這首詩歌的寫作特點。

    而這首詩歌真正的精華是後兩句,儘管天地山川盡收眼底,但要看得更遠,就需更上一層樓。揭示了高瞻遠矚的深刻哲理。

    我是江凝

  • 2 # 黃韻

    要想了解古詩背後的故事,就得先看看作者當時是什麼狀態。

    《登鸛雀樓》的作者是王之渙,正好是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之一,除了這首小學生必背古詩詞外,還有一首《涼州詞》傳誦了名句“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就從這兩首詩的風格可以看到,王之渙很擅長於寫邊塞風光,而且內心豁然而豪放。

    他出身在山西太原,在盛唐時期正好就屬於邊塞,也就是說當高適、王昌齡他們千里迢迢來到邊塞而有感而發的時候,王之渙童鞋只需要出門右拐就能看到邊塞風光。這種天時地利的成長條件,讓他性格豪放視野開闊,想象力非常豐富。

    而鸛雀樓就在山西永濟市,它和武昌黃鶴樓、洞庭岳陽樓、南昌滕王閣並稱為中國四大名樓。可見,它本身的高度和氣勢定是恢弘壯麗的。

    滿懷宏大志向的王之渙,當年正處在意氣風發的三十五歲青壯年時期。他閒來無事,攀上了隔壁這座鸛雀樓,不禁直抒胸臆: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祖國的大好河山啊,分分鐘就被帶到了千萬詩歌愛好者的眼前。

    這種“看著遠方太陽慢慢緊靠著大山而匿跡,天際邊的黃河水縈繞著雲霧而滾滾流動,最終流向大海”的畫面,幾乎每個時代的讀者都能感受到,那種撲面而來的磅礴氣勢。

    而詩人能寫出這樣的恢弘畫面,也正是他心胸的寬廣與志向遠大。

    後面兩句更是點睛之筆,流傳千古。簡單10個字,把人們從景物中帶到更深的哲學世界裡:想要看到更多,就要站得更遠。不言而喻,人們想看到更多的不僅是風景,還有理想抱負,那也要更高的視野才能進一步達成呀。

    要知道,身為四大名樓的鸛雀樓從來不缺遊人光顧,尤其是在唐朝。在王之渙上樓之前,其實已經有不少詩人也在上面靈感乍現,吟詩一首。

    比如詩人李益就曾留下與王之渙同名的《登鸛雀樓》:

    鸛雀樓西百尺檣,汀洲雲樹共茫茫。漢家簫鼓空流水,魏國山河半夕陽。 事去千年猶恨速,愁來一日即為長。風煙並起思歸望,遠目非春亦自傷。

    借景抒情,婉約惆悵,更多的是對歷史的回顧和感慨,和王之渙童鞋的風格大相徑庭。

    另外還有詩人暢當留下的《題鸛雀樓》: 迥臨飛鳥上,高出世塵間。天勢圍平野,河流入斷山。

    感受一下,是不是和王之渙的大畫面氣勢有所差距?這就是為什麼在王之渙之前,鸛雀樓一直沒有聲名鵲起,直到這首《登鸛雀樓》出現,人人都欲登樓觀景。

    這就好比這座樓無意中選了王之渙作為代言人,一首詩就成了最好的廣告語,而且還是流傳千古的廣告效應,成就了這座網紅款4A景區。

    所以,王之渙這首詩告訴我們:

    1、多出去看看祖國大河河山的風景,並把它帶到更多人面前;2、人生哲理:站得高才能看得更遠;3、產品營銷推廣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包裝成文化來宣傳,一首詩流傳千古,而且輻射的人群超越時空。

    你們覺得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UG與solidworks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