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畫外hoWide

    電影到底是如何被修復的?什麼樣的人在從事這門工作?電影修復在整個電影產業中發揮什麼樣的作用?畫外(ID:howwide)最近專訪了中影基地的數字修復中心主任肖搏,希望透過這次聊天來解開這個行業神秘的面紗,也許可以回答你的問題。

    電影膠片的損傷主要有六種型別:髒點、劃痕、噪波、黴斑、抖動、閃爍。電影修復工作是要去消除和矯正膠片上的這些問題,同時要儘可能還原膠片原始的質感,做到“修舊如舊”。

    這也是修復工作不同於一般影視後期的地方。影視後期可以天馬行空,創造不存在的畫面,但修復工作需要還原電影原來的樣貌。在修復老片時,還需要對電影的時代背景,故事內涵,當時的風土人情有一定的瞭解。

    正因為修復要“修舊如舊”,這就比單純“修得好看”難度更大。

    首先,在髒點的定義上就難有統一的標準。肖搏曾遇到這樣一件事,在修復某片時,客戶要求他把主演臉上的白影去掉,“那個其實是燈光在茶几上的反射,很正常,但是客戶要求修掉,要得還非常急。當時我在洗印廠那邊的修復室,沒有窗戶,從下午開始忙修了約1400多幀影象,完工後開啟門才發現天亮了,非常痛苦。”肖搏對此印象深刻,“其實是沒有必要的。”

    有些影片本身是故意做舊的效果。“還有一個是關於畫中畫的問題,有些可能是在電影裡放著老電影,那個是不是需要修,也需要判斷,得看那個年代跟當時放映年代的差異。”肖搏告訴畫外,“記得修某個情景喜劇,片頭有一個動畫形式的歷史背景介紹,後期是做舊處理,故意有些髒點、劃痕、暈黃的效果,結果客戶也要求修掉,這種就很無奈。”

    其次,在還原畫面色彩方面,很多時候比修復畫面損傷更加棘手,它並不是越亮麗越好,而是需要貼近影片原來的質感。曾有影迷對比了CC、松竹和BFI三個版本的《東京物語》,發現單單黑白色調上就有明顯的區別,哪一版更好也是見仁見智。

    電影《東京物語》劇照

    肖搏在修復新中國第一部彩色片《梁祝》(1954)時,就遇到色彩難以定奪的問題,“五幾年版的戲曲片《梁祝》,畫質還可以,稍有髒點,畫面抖動也不大,但桑弧導演去世了,當時的攝影師也故去了。色調的濃稠就很難界定,我們調色調了7、8版,需要多方專家一起來定奪。”

    最後,聲音修復其實比畫面修復更難,因為聲音是抽象的,需要修復人員對聽覺敏銳,懂得聲音的方位。“聲音和畫面是不一樣的,畫面是直觀的二維訊號,聲音是一維,你只能靠耳朵聽,雖然也可以透過儀器來檢測電平平衡,但相對來說還是不明顯,對技術人員要求很高。”肖搏這樣說道。

    總體來說,“修復”的技術很容易掌握,但“修舊如舊”的宗旨會涉及更多藝術上的考量,這可能是一個學科的問題。這方面在全世界都比較欠缺,肖搏稱,導演、編劇等專業都有自己的經典教科書,但修復行業目前還沒有。

    “傳統的畫面修復指的去掉髒點、劃痕、抖動等,它只是讓畫面更乾淨,相當於給畫面洗臉,傳統的修復是一種錦上添花的處理方式。現在AI技術就可以做到無中生有,可以填充畫面缺少的細節,它的效率和藝術手段就豐富了。”

    如果想要了解修復2.0時代以及更多關於電影修復的內容,戳:

    《電影修復的秘密》https://mp.weixin.qq.com/s/_FxCDH6m0Zd8ElevNuikHw

    關注後回覆“乾貨鋪”可領取限時免費大禮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銷總被拒絕,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