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問上醫

    如果您懷疑自己患上了糖尿病,應該去醫院做以下三項檢查:

    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指的是隔夜空腹,即至少8~10小時未進食任何食物(飲水除外),去醫院取抽血測得的血糖。

    空腹血糖值在3.9-6.1mmol/L之間是正常的;在6.1-7.0mmol/L之間是前驅糖尿病;大於7.0mmol/L則是2型糖尿病。

    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

    糖耐量試驗一般用於糖尿病前期,或者懷疑患有糖尿病,但無明顯症狀且單憑空腹血糖不能確診的患者。

    糖耐量試驗的原理:該試驗主要用於檢測人體調節血糖的能力。健康人的身體裡,糖調節機制完好,無論攝入多少葡萄糖,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都能維持在一個比較穩定的範圍內,即使一次性攝入大量的糖分,血糖濃度也只是暫時性的輕微升高,2~3小時後便可恢復正常。

    但是,糖尿病患者自身對糖的吸收、利用能力比健康人弱。在服用一定劑量的葡萄糖後,血糖濃度會迅速升高,且短時間內不能恢復到正常水平。

    糖耐量試驗的步驟:空腹8~10小時後,於早晨8點之前先測空腹靜脈血糖,之後喝下溶於250~300毫升溫水的75克葡萄糖(5分鐘內喝完即可)。從喝的第一口開始,分別取半小時、一小時、一個半小時、兩小時的靜脈血,測血糖值。

    糖耐量試驗值:

    健康人的空腹血糖在3.9~6.1mmol/L,餐後0.5~1小時血糖濃度到達高峰,但不超過11.1mmol/L,餐後2小時血糖在3.9~7.8mmol/L之間,餐後3小時恢復至正常水平。

    (1)當靜脈空腹血糖<6.1 mmol/L且OGTT 兩小時血糖<7.8 mmol/L,說明人體在進食葡萄糖後,調節血糖的能力正常。

    (2)當靜脈空腹血糖<7.0 mmol/L且OGTT 兩小時血糖在 7.8~11.1 mmol/L 之間,說明對葡萄糖的調節能力輕度下降,可診斷為“糖耐量低減”。

    (3)當靜脈空腹血糖介於 6.1~7.0 mmol/L 之間且OGTT 兩小時血糖 ≤ 7.8 mmol/L,說明人體對進食葡萄糖後的血糖調節能力尚好,但對空腹血糖調節能力輕度減退,可診斷為“空腹血糖受損”。

    空腹血糖受損和糖耐量減低皆屬於“糖尿病前期”,倘若不加干預、任其發展,很可能發展成糖尿病。

    (4)當靜脈空腹血糖 ≥ 7.0 mmol/L或OGTT 兩小時血糖 ≥ 11.1 mmol/L(即兩個數值中只要有一個超過),說明調節葡萄糖的能力明顯降低,可以診斷為糖尿病。

    不過,血糖值是某一瞬間的血糖值,容易受一時的情緒或藥物的影響。想要確定自己是否患有糖尿病,還需要測量能夠反映過去3個月血糖情況的糖化血紅蛋白。

    糖化血紅蛋白

    想要準確掌控血糖的評價水平,就需要一個能時時刻刻接觸血糖,並最終反映出綜合結果的指標。而糖化血紅蛋白值就是這樣一個指標。血液紅細胞中含有血紅蛋白,這種蛋白質會跟進入血液的葡萄糖發生反應,形成一種新物質:糖化血紅蛋白,包裹在血紅蛋白上,就像一層“糖紙”。血糖平均水平越高,這層“糖紙”就越厚。

    檢查糖化血紅蛋白就是檢查這層“糖紙”的厚度。但這層“糖紙”依附於紅細胞而存在,而紅細胞平的生命週期是120天,“糖紙”也就存在120天。因此,在確診後檢查糖化血紅蛋白,可以幫助醫生綜合瞭解患者過去三個月血糖的平均水平。

    糖化血紅蛋白小於5.7%屬於正常,在5.7%~6.4%之間是前驅糖尿病,大於等於6.5%則可能患有2型糖尿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小心被小狗牙齒碰傷了手指,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