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周洲
-
2 # 棗陽市農村生活
其實對我來說,陪伴孩子和努力工作為孩子創造更好的生活都很重要。人們常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更有言“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育兒與事業之間的衝突如何解決
我作為一名農村女性,家庭出身於農村鎮上小商人之家,家境貧窮但是精神世界從未缺憾過,父親給了我們四姊弟閱讀的愛好;母親給了我們愛的能力。
即使沒有最好的經濟條件,但是我們的童年是快樂的,爸爸外出做生意都會帶禮物回來,很多書和部分零食,爸爸在家的日子不會輔導我們作業,但是會給我們讀書、講故事。
我自己有了孩子後,曾為育兒和事業之間的衝突苦惱糾結不已。但是父親告訴我說:“作為女人,你的事業就是照顧你的孩子和家庭,當然空閒之餘,你可以賺錢充實自己。”
孩子一歲八個月時候,白天爺爺幫忙帶孩子,我在公司做業務,晚上回去做好飯全家一起吃完飯,我洗漱完畢陪孩子玩遊戲、聊天(教孩子說話),然後我學習(自我成長),孩子就要跟我一起寫字、畫畫,陪孩子玩一個小時左右讓寶寶找爸爸讀書,然後父子倆一起讀書(情景閱讀)。晚上九點左右,給孩子洗洗講故事放輕音樂睡覺。每天下班後,休息天都會陪寶寶戶外活動,運動,聚會等其他活動,放假期間會帶孩子安排旅遊,親子游或者與其它寶媽一起帶孩子旅遊。
因為業務工作比較自由,收入也不錯,所以育兒與參加工作為孩子提供好的生活條件並不衝突。
正視自己的生活觀不必人云亦云其實自古以來社會階級一直都存在,我們只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腳踏實地的一步一個腳印去實現自己的小目標以至於達到理想的彼岸,對於別人的偏見,作為家長大可不必“人云亦云”,為了追求一些虛偽的東西而丟失自己的原則,為難自己。
只要努力進取,踏實的不放棄自我成長,孩子能看到父母的努力,成長的路上就會健康快樂的成長。
所以說,我認為陪伴孩子和努力工作為孩子創造良好的環境並不衝突。舉個例子說明農村關於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的問題吧,留守殘局層出不窮,可是家長依然義無反顧的外出打工,並不是說外出就能比在家多掙錢,而是想逃避自己養育子女的責任。鄰居家孩子媽提前兩個月就回來了,孩子快兩歲了也不要她,晚上跟奶奶睡,白天奶奶哄,孩子媽每天睡到中午起床,從不下廚房也不幫忙,回到家就像客人一樣,這種逃避的責任已然成性了。 -
3 # 飛翔之旅
可以一分為二來看,畢竟事情都有兩面性。
孩子在小的時候,需要媽媽陪伴在身邊,這樣孩子有安全感。而且媽媽新的教育理念會改變爺爺奶奶的舊觀念,媽媽帶的孩子要比爺爺奶奶的動手能力和運動協調能力要好,語言表達能力方面也會強。當然我說的是大的機率,有的爺爺奶奶帶的孩子,也很優秀!
但是媽媽不上班,一味地在家做家庭主婦,這樣的媽媽心裡會有自卑,在孩子面前沒有足夠的自信。很多娛樂圈的明星做了豪門的太太后復出,就是為孩子做一個表率。土豪都如此努力的做一個好父母,更何況我們這些吃瓜群眾呢?如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媽媽可以去工作,但是媽媽不要認為就可以當甩手掌櫃,全部交給爺爺奶奶了!
爺爺奶奶只能保證寶寶吃飽穿暖,寶寶的教育還得爸爸媽媽自己來啊!我哥哥家的孫子,都是他們帶大,從小到上學,爸爸媽媽都沒有管過,好像孩子不是他們的。我認為做父母的,不僅僅是生他(她),供應他(她)生活的錢,你還得參與到他的生活中來。三口之家的溝通,孩子的教育,都需要爸爸媽媽從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履行職責。
很多家庭中,爸爸以工作忙缺失對孩子的教育,讓很多家庭主婦成為怨婦,孩子不是一個人的。既然已經決定生下他(她),你就要盡一個父親的責任,回家後和孩子聊天,一起玩,給他(她)正確的三觀。
有爸爸在沒有做父親之前,說髒話,不遵守交通規則,可當了爸爸後,非常遵守交通規則!他說,我怕我給他灌輸這些不好的(不遵守交通規則),有天他自己過馬路也這樣(橫穿馬路),被車撞了怎麼辦?
所以當爸爸媽媽後,請慎重的擔起這個責任吧!當孩子叫你們一聲“爸爸媽媽”時,就知道做父母的不易了!
最後給你們附上可愛的寶寶照片。(與文字無關)
-
4 # 尚樂舍音樂分享
都重要,錯過了陪伴,是終生的遺憾,再多的物質也補不回來,如果家庭條件不是特別差,工作要有,因為沒有工作人很容易和社會脫軌,很容易消沉,對孩子是一個不好言傳身教,保持著工作,陪伴孩子成長,把孩子培養成能夠自己創造更美好更優質的生活最重要
回覆列表
這其實是個偽命題,因為這兩件事並不是矛盾對立的!
客觀來說,每個人的時間的確是有限的,偏向陪伴、偏向工作、或是努力平衡,是每個人的選擇。但選擇是否正確、這兩樣哪一樣更重要,只能在家長的實際情境中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可以肯定的是,沒有幾位父母真的願意離開自己的孩子,但因為養兒成本逐漸增高,有時家長又只能對現實妥協。
據統計,現今普通家庭養育一個孩子,從懷孕到孩子上大學最少需要花費84萬左右,對於一個條件不太好的家庭來說是很重的負擔,父母必須為了生活做出妥協。在這種情境下,家長只能努力珍惜與孩子相處的機會,增加孩子的信任感與安全感,減少陪伴缺失造成的影響。
但不能否認的是,對於孩子來說,親情的陪伴遠遠超過他們對物質生活的需要。在英國真人秀節目“富家窮家”裡,兩個收入水平天差地別的家庭進行了一週的交換生活。出人意料的是富有家庭的孩子並沒有因為生活條件變差而產生劇烈反應,反而為了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增多而感到萬分開心。
很多時候家長都忘了自己為人父母的初心,在懷胎十月孩子出生的時候,父母心裡期盼祈禱的並不是孩子能夠富足一生,而是希望他們能夠健康快樂。物質條件富足的確能使孩子在成長路上更加順利,但它並不是最終的目標,父母給孩子的陪伴是金錢永遠給予不了的。所以家庭條件好些的家長,千萬不要捨本逐末,應該時時回顧為人父母的初心,多陪伴孩子,給孩子更為正面積極的影響。
【有養,首個專注於父母教育的內容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