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182117045003

    恩惠,並不意味著好結果。

    很多人骨子裡不敢接受幫助的人,如果不是實在沒有辦法都不會麻煩別人,比如家裡有時候需要個錘子扳手什麼的,如果家裡沒有寧願出去買一個也不去向鄰居借。如果有人偶然幫助了他,會成為他心裡一個負擔,天天想著怎麼還回去,不然夜不成寐食不甘味,這種心態嚴重了就是傳說中的大恩如大仇,就像下面這個故事。

    有一個節度使叫做李勉,唐肅宗平定安史之亂時,立下了大功。當時抓住了一群亂黨,必須斬首示眾。李勉就是當時的監斬官。李勉發現很多將要被斬首的亂黨,不是哭哭啼啼,就是垂頭喪氣。但是其中有一個人,昂首挺胸,毫無畏懼,甚至還帶有輕蔑的神色。李勉感到好奇,就過去問他:“死到臨頭,你為何不怕?還如此輕蔑?”這人說:“怕有什麼用?大人您不會辦事呀!我們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安祿山家鄉的人,他起兵造反,我們如果不聽他的,當時就被他殺了!我們是被威脅著造反的,其實我們並不想反。如果朝廷要把我們趕盡殺絕,那麼那些造反的人就會鐵了心的跟著安祿山造反了,再也不會感念朝廷恩德了,這樣造反的只能拼命對抗朝廷,朝廷會很難應付。”李勉一聽他說的有道理,於是他就向唐肅宗報告了這個事情。唐肅宗也覺得有道理,於是就下令放了這些犯人裡面那些無辜的人。其中就包括剛剛那個剛直不阿的人,他真實的名字叫做李九,被釋放後他親自拜訪李勉,說李勉就是他的再生父母,千恩萬謝的去了。李勉也沒把這事放在心上,但是他沒有想到,二十年後,這件事差點就要了他的命。已經七十歲高齡的李勉退休了,路過河北的時候,遇上了當年他救過的李九。李九說好不容易遇見當年的救命恩人,一定要報恩,所以就讓李勉在他府裡住下了。這個時候的李九已經發財了,他經營馬場生意,家財萬貫。他和自己的老婆商量,說李勉對他李九恩重如山,怎麼報答李勉呢?給他一千匹良馬?好像不夠,別人會說救命之恩,一千匹馬怎麼能報答得了?給他兩千匹良馬?好像也報答不了。人家對我可是救命之恩啊!要是把所有錢財都給他,自己怎麼辦呢?又捨不得。怎麼辦?想了很久,覺得左右為難,怎麼做都是不能報答這個救命大恩!李九的老婆說,既然恩情太大,報答不了,心裡又過不了這個坎,那不如殺了他,這樣就不用報恩了。於是他們還僱了一個殺手去殺李勉,李九的一個下人叫做來福的,聽說了夫妻兩個的對話之後,趕緊告訴李勉快逃,李勉就趁著天黑逃跑了。沒想到那個殺手,也是一個非常俠義的,知道李九是因為恩太重報不了恩而殺恩人泯滅人性,出於義憤反殺了李九。李勉因此躲過一劫。這可能就是大恩如大仇,就是讓別人無法報答的大恩,又壓在心頭難受,最後產生了最好不要讓這個恩人在眼前晃悠的心理,就是這種所謂的大恩不報如同芒刺在後,報呢又無法報答,最後就只有恨了。

    上面這個例子過於極端,現實生活中關於大恩如大仇的情況更多是這樣的。

    我想著你,你就一定得想著我,我對你好,你就一定得對我好,否則就是不夠意思。這感情債你想還清嗎?你還不清,一輩子也還不清,想還清也不讓你還清,還清就沒有關係了,而一旦進入這關係你就是把自己押給魔鬼梅菲斯特的浮士德,就是把自己賣給黃士仁的喜兒了。因為華人從父子到夫妻到朋友,都是感情放債型的。你若是求人辦了一件大一點的事,或在生活上被誰幫助了一回,那就了不得了,永生永世還不清感情的債,稍有疏慢就會被人在背後議論。總之那感情債沒有個尺度,你不知道怎樣才算還清,除非上帝給了你個天大的機會,救了他一命,可到那時候,你又成了他的債主。也許你並不要求他的回報,可他活得不自在、不舒服了,總要為你做點什麼,你救了他反倒使他的生命成了一種負擔,成了一種多餘,彷彿他的生命已屬於你的了,除非你死掉,他才會感到輕鬆,而他一旦有什麼做得不到的地方,你又會一改你的大度,咬牙切齒地罵道:他媽的,早知這樣,當初真不該救他。如果你在街上聽得有人罵誰不夠意思,你就應該想到,又有人不是人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一季的《王牌對王牌》為什麼把宋茜換成歐陽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