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花眼看花
-
2 # 姑蘇講堂
這個很好理解!這其實就是“利益牽連”心理!
老師給他孩子補課,不管價格是多少,他心裡都不踏實。他第一想到的不是價格有多麼便宜,老師盡不盡心?輔導的效果好不好?他首先想到的是,老師在學校沒有認真教我的孩子。這就是“利益牽連心理”。而輔導機構的老師與他的孩子沒有任何關係,也就不存在利益矛盾。自然就不會遭到他的猜忌!
殊不知,“課上不講課後講”本身就是一個荒謬的偽命題!其實,沒有老師敢這麼做,除非他不想幹了!學校的各種考核,加上績效也是與成績掛鉤的。這樣做與名與利皆沒有任何好處!有誰傻乎乎的那麼幹呢?學生家長因為“利益牽連”,導致有一種“吃虧心理”。於是,不管青紅皂白,一概認為教師補課就是攫取利益,甚至是以權謀私。便會出現題主所描述的現象。拼命的詆譭、舉報教師,以為這樣就能逼老師將所有孩子都教好。其實,這是不可能的!不管如何,老師都無法讓一個普通班級的學生都學的非常好。因為學生天資、勤奮度、家庭教育等情況,各不相同。自然成績也就有好有壞了。所以說孩子成績不好,還真不是教師造成的。教輔機構收費昂貴,他覺得是花錢買了服務,值得!而教師教學生是義務,如果花錢,冤枉!不同的心理造成不同的行為。這就是原因!大家對這個問題怎麼看?
家長的這種心情可以理解。
首先我要勸一下題主,假如您是一名教師,假如您還在想著課外輔導收費,您就及早收手吧。因為這些家長只是“鬧”一下,於您不過是煩惱而已;但假如人家不聲不響,不跟您廢話,直接到主管部門舉報,那可就夠你喝一壺嘍!
我再說說“家長報校外輔導班”的話題。他們真的“多少錢都不嫌貴”嗎?我看未必!
不排除這裡面有大款富豪,給孩子投資,人家捨得。但就多數普通人家的家長而言,大家都指望知識改變命運,在孩子身上花銀子咬牙也得認了。因為你身邊的張三李四,他們也是普通人家,他們敢給孩子花錢,偏偏我家就不敢?而且孩子長大了還會埋怨。這是從眾心理,也屬於攀比消費。農村早年有句豪氣干雲的話:就是砸鍋賣鐵。也要供孩子讀書上大學!事實上,鍋鐵不值錢,而且農家也沒有多餘的鍋可砸——為了供孩子讀書,偷偷去賣血倒是有的。我有一位兄長,當年讀高中時,他父親患肝病,省城的醫生已表示無能為力。為了讓兒子好好讀書,這位伯父忍著病痛和村裡幾個人外出遊鄉耍把式賣藝掙錢。當然,這是一個結局美好的故事:兄長大學畢業後成到高中任教,現在是享受政府補貼的特級教師;伯父今年85歲,仍健在。
“嫌貴”也得給孩子報班,這就是現實。
至於“老師課外輔導收費”受到家長反對,可以這樣理解:人家家長認為,本來在課堂上就該教會學生,這是你教師分內的事。現在你課外收費,算什麼?正因為你們該教會的沒有教會,我們不得已才參加校外輔導班,多花許多冤枉錢。大家正蒼蠅沒找到窟窿繁蛆蟲,恰遇到你這個賣藕的,不跟你鬧跟誰鬧!你說你不是我家孩子的老師,反正你們都是老師,全是一夥兒的!
(評劇《劉巧兒》劇照)
評劇《劉巧兒》裡,劉巧兒決心退掉她自幼經父母包辦許配給趙柱兒的婚姻,堅決追求勞動模範趙振華。要知道,這個“趙柱兒”是他人強迫許嫁的,“趙振華”是我自願選擇的。你強迫我,我要“鬧”;自願選擇的,我含著淚也要接受他。當然,這又是一個結局美好的故事:趙柱兒和趙振華其實是同一個人!
最後再奉勸一下心存僥倖的同仁,別在什麼課外辦班上煩惱吧,您真想“創收”補貼家用,其實還有別的堂堂正正的門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