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遊史無終
-
2 # 暢享明亮1706
歷史上各朝皇帝所穿龍袍,大多經過數人精心設計,整體做工精緻絕美,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畢竟正統龍袍是一國至尊的象徵。各朝龍袍的嚴密性和複雜度讓無數當代人吃驚,因為歷來所制龍袍無論在顏色、材料以及其上細微的紋樣,皆具有深刻的含義。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因為皇族服飾上的小錯誤而被殺頭的人不計其數。
因為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社會朝代,以及近些年清朝宮廷劇的熱播,所以當代人們對於清朝的龍袍較為熟悉。在影視劇中,當朝皇帝大多身穿一襲明黃的長袍,上面有數條龍盤繞,但其實皇帝所穿龍袍分為很多種類和式樣,皇帝在不同的場合也需要穿著不同式樣的龍袍。
清代皇帝所穿的服裝基本上可以分為禮服、吉服、常服、行服、雨服和便服幾個大類。其中,禮服包括朝袍、端罩和袞服(既可與朝袍套穿,也可與龍袍和常服袍一起穿的衣服);吉服包括袞服、龍袍;常服則是介於禮服和便服之間的一種服裝;行服為皇帝出巡或圍獵時所穿的服裝;雨雪天皇帝則穿雨服。
按清朝《大清會典》規定,皇帝的朝服顏色一般選用明黃,另外,它還可被用於御殿朝賀及地壇祭地、先農壇親耕和祭太廟等重要場合。龍袍除明黃色外,其他顏色朝服的穿用主要有:祭天和天壇祈谷時用藍色,日壇朝日用紅色,月壇夕月時用月白色。
據清宮資料,製作一件朝袍須要依禮部定式,或是皇帝命題由內務府畫師繪製重彩工筆小樣,交總管太監呈皇帝御覽,或經內務府大臣直接審閱後連同批准件送發江寧、蘇州、杭州三處織造司分織。
若是三織造織成匹料後,再送交裁作、繡作、衣作,刺繡,由如意館畫工設計彩色小樣,經審後,按成品尺寸放大著色發交內務府和江南織造衙門所屬的繡作進行生產,完成後從陸路進京,如後宮所用則經水運進京,據記載,一件龍袍從開始到製作完成,參與者達數百之眾。
若是計算皇帝所穿的龍袍一件有多貴,這可以從製作成本間接得出,根據著名織繡專家宗鳳英曾提到的成本做簡單計算,清朝一件刺繡龍袍的製作成本是1000兩白銀。最後以白銀價值換算,從網上所查到的資料顯示,清朝一兩白銀約等於現在的140-150元,那麼1000兩白銀就大約相當於現在的14萬元以上,還是非常貴重的。
回覆列表
以清朝為例,皇帝每天穿衣戴帽是由一大批太監專門負責的,而且什麼時候穿什麼衣服也有嚴格的規定,皇宮裡不但設有專門存放皇衣服飾的倉庫--四執庫,還有專門的檔案--《穿戴檔》負責詳細記錄皇帝每天的穿戴情況。便裝
日常起居不用像祭祀那麼莊重肅穆,所以皇帝會選擇穿便裝,一般以石青色為底色,花紋修飾可以根據皇帝的喜好來設計。
比如《康熙讀書像》,康熙帝在上書房晨讀的時候穿的就是一件石青色的家居裝。但出門打獵時則換了身短衣短袖的衣服,方便四肢活動;回來時下雨,又換成了皇帝專用雨衣。不管什麼場合穿的衣服,都有相應的帽子和配飾,保證隨時隨地都不失與眾不同的皇家風範。
龍袍逢年過節要突出喜慶,按照規定要穿吉服,也就是“龍袍”。龍袍一般以明黃為底色,共繡有九條金龍,前後各三條,左右肩各一條,襟裡藏一條,無論從正面還是背面看,都顯示五條。這是因為古人認為“九”在奇數中最大,最為尊貴;“五”處於居中位置,有端正、調和之意,兩個數字組合起來尊貴祥和,“九五之尊”也就演變成了皇帝的獨享代號。龍袍的織造工藝非常複雜,製成一件龍袍需要花費390個工作日,每件成本大概需要1000兩白銀。朝廷對於龍袍的質量要求極其嚴格,一旦被認定為不合格,製作人員輕則扣工資,重則領受各種刑罰。
龍袍上的金線、孔雀羽等材料沒辦法清洗,穿髒之後又不許別人使用,只能銷燬。所以,皇帝衣櫃裡的龍袍備用量非常大。
許多龍袍還沒等皇帝穿上,皇帝就駕崩了,而下一任天子是不會穿先皇遺下的衣服的,一是不敬,二是覺得晦氣。只會重新選擇量身定做,反正皇家有的是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