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雅視界

    天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兒女們能夠互幫互助,團結友愛,中國曆來就有多子多福的傳統,但是兄弟一多,難免骨肉相殘,兄弟鬩牆。

    俗話說最是無情帝王家,這在皇家更是司空見慣,所以康熙就非常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團結友愛。

    但是事與願違,康熙有十幾個兒子,分成好幾個派系,原先有太子,他們幾個雖有矛盾,但還能勉強共處,但自從廢太子之後,他們的矛盾就變得不可調和,爭權奪位之心,沒有一刻停止過。這讓晚年的康熙心中極為痛苦。

    老四和老十三南下辦差,老四的兒子生病,而太子置若罔聞,康熙便訓斥太子沒能盡到自己作為一個兄長的責任,沒有去照看老四的兒子,很是失望。

    還有太子“兵變”的當天晚上,眾皇子對他都避之猶恐不及,但唯有老十三明明知道這個時候跟他在一起犯忌諱,但是仍然冒險陪他,全了自己的兄弟之情,主臣之誼,就連康熙都甚為欣慰,非但不怪罪老十三,反而誇他有情有義。

    還有,康熙讓人推薦徵遠大將軍的時候,鄔思道給老四出主意,讓老四主動推選十四阿哥。康熙看到老四能夠為國選才不計個人得失,歡喜之情溢於言表。更加堅定了立老四為儲君的決定。

    相反大阿哥在太子被誣告要謀反之時的表現就另康熙很痛心,他竟然說出既然父皇不忍心下手,就讓他代父殺掉太子胤礽的話,康熙大罵胤褆畜牲不如。

  • 2 # 中孚鑑

    在《雍正王朝》裡,康熙皇帝晚年,因為對太子疏遠,讓其他皇子看到希望,於是紛紛攻擊太子,太子心中不能自安,最終被廢去太子位。太子被廢,太子位就出現了空缺,於是又出現了眾子奪嫡的局面。

    在康熙晚年發生眾子奪嫡的時候,有些皇子為了取得成功就拉幫結派,有的皇子則選擇站隊。所以在皇子們奪嫡的時候,也就出現了抱團而成派系的局面。

    那康熙對於皇子們抱團的態度是怎樣的呢?

    首先康熙皇帝對於皇子們抱團的現象心裡是很厭煩的,因為在朝廷裡,如果出現拉幫結派的局面,那將會給朝廷帶來很大的不便和後果。

    因為有了拉幫結派,就會有利益,他們為了自己一派的權利和地位就會打壓自己的敵人。而當他們得勢後,他們對於自己人也會有放縱的做的法,因此也會生出很多事端,甚至是違法亂紀之事。掌權之人也會因為他們的關係會法外開恩,這就很難做到公正而招來很多人的不滿,朝廷也會出現腐敗的局面。

    康熙皇帝是一個很有能力、魄力的皇帝,雖然那時他已經年齡大了,但他也知道抱團拉幫結派帶來的後果,所以康熙皇帝是很厭煩這樣的現象的。

    然而康熙皇帝雖然不喜歡皇子們抱團,但他也不忍心處置皇子們,因為皇子們都是他的孩子。康熙雖然是皇帝,但他也是皇子們的父親。這種父子之情讓他在出現眾子多嫡的時候非常痛心。一方面是江山社稷、一方面是父子之情,

    但後來康熙皇帝還是選擇了江山為重,所以後來康熙皇帝就讓推薦太子,他這樣做就是想看看誰的支持者多,這樣就說明誰拉幫結派的厲害,這也是康熙皇帝的高明之處。

  • 3 # 沙漏裡的魚

    根據《雍正王朝》大概說一下我自己對此得看法,不喜勿噴。

    我覺得康熙對於抱團問題應該是厭惡多一點

    第一,作為一個父親,肯定希望兒子們團結友愛,但是事實並分如此,他們抱團相互抗衡,這種團結其實已經變味了,康熙肯定不希望這樣

    第二,康熙還在位,兒子們為了奪滴,拉幫結派,唯利是圖,全然不顧兄弟情分,不顧國家大計,這種抱團只會誤國,作為一個王朝的統治者,顯然不願意看到

    第三,奪滴站隊,什麼樣的人適合做皇帝,做本分的事,一切以國家利益為主,為皇帝分憂才是,最重要的是孤家寡人,只有這樣在登基的時候才不會被阿哥黨所累,施展拳腳的時候才能沒有後顧之憂。如果讓老八上位,阿哥們自恃功高,朝堂基本成了一言堂,我估計也就沒有康乾盛世了。

    第四,康熙還沒死,站隊只能站康熙這邊,抱團跟老子對著幹,康熙能開心才怪

    所以啊,康熙肯定不希望看到這樣得團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廣廈在CBA總決賽G4再輸,它會成為第幾支總決賽被橫掃的球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