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追記歷史

    曾國藩第一次自殺是在1854年,那時太平天國起義軍攻佔了靖港和湘潭,曾國藩的湘軍訓練的也初具規模。所以在此危急時刻正是湘軍大展身手的時候,曾國藩就信心滿滿的向靖港出發,這時一個小道訊息靖港之內太平軍兵力虛弱,曾國藩本來就心有輕視這些太平叛軍,聽到這個訊息後未曾查驗真假就開始全軍進攻。誰知這個訊息是太平軍專門放出來迷惑他的假象,曾國藩盲目的進攻肯定會中對方埋伏,湘軍也因為缺乏作戰經驗被打得潰不成軍。大量的湘軍開始四散而逃,曾國藩就持劍持旗呼喊跨旗逃者殺無赦,可在戰敗亂象下已無人顧及他的命令,士兵潰退之像有增無減。後曾國藩在撤退途中目光呆滯許久,突然一躍就跳入水中,幸得隨從及時相救才得以續命。由此可見此時的曾國藩已經失落到了何種地步,曾國藩自殺的念頭並沒有打消,後來湘潭戰場勝利才得以讓他的顏面稍有挽回,這就是曾國藩第一次自殺的情況。

    曾國藩在經歷了靖港之戰的失敗後,吸取了很多教訓,所以在隨後的戰鬥當中打的都比較順。大家都看湘軍這麼能打,就派曾國藩跨地區到江西作戰,也就是後來敗得響噹噹的湖口之戰。太平軍早已吃透了湖口的特殊地形,把湘軍戰船引至湖口,讓湘軍戰船無法發揮應有的戰力,這樣湘軍就變成了太平軍待宰的羔羊。曾國藩看著自己的湘軍被步步蠶食,在捨棄自己的主艦後再次悲憤的自殺,結果是再次自殺未遂。

    有人可能會懷疑為什麼曾國藩每次自殺都會有人救起,結果還都是自殺未遂?是不是曾國藩自殺就是為了做做樣子?如果他真的想自殺的話就不能關住門一個人抹脖子或上吊嗎?我感覺像曾國藩這樣的人,就算死也得明明白白轟轟烈烈的自殺,而不是偷偷摸摸死在黑暗之中。其實曾國藩那時候一手拉扯湘軍是很不容易的,不但要無時無刻遭受那些閒人的非議,自己還要另闢蹊徑力挽狂瀾撐起一片天。面對自己如此辛苦的努力付出,得到的卻是當時慘敗的結果,可能當時一方面是自責,另一方面是羞愧難當。我們不能老拿挑剔的眼光從雞蛋裡面挑骨頭,應該站在更高的層次看問題。

  • 2 # 船到橋頭直—3586FQI

    曾國藩在失敗後跳水自殺應是“作秀”成分比較多,想達到如下目的:1.向上級表達我已經自責了,在用跳水自殺的辦法“懲罰”自己;2.向下級表達“激將法”,你們再不拼命打仗就是要置我於死地嗎?3.在向自己警告,再不好好打仗就只有死路一條。

    如果曾國藩真想自殺就不必在大庭廣眾中間“表演”跳水的“戲劇”,只須找一個僻靜無人的地方很順利就解決了,何必招惹手下人來救呢?

  • 3 # 華豎

    曾國藩是中國近代一位十分了不起的人物,是晚清的四大重臣之首。他的主要功績就是剿滅了太平軍,開展了晚清的洋務運動。

    曾國藩作為漢人,從出仕開始,慢慢成了統帥一方的封疆大史,成為慈禧和朝廷不得不依靠的重臣。這個過程中,曾國藩不是一帆風順的,他經歷了很多的困難,這期間面對朝廷的不信任,江西、安徽、江蘇等地方官紳的不支援或掣肘,面對強大的太平軍這個強硬對手,這種複雜局面,其所受的內心煎熬的程度是我們所不能想象的。面對慈禧和朝廷的提防和不放心甚至斥責,作為一個為主子賣命的人來說,內心是多麼的悲涼。還有作為非正規軍的湘軍的後勤供給也很成問題,俗話說打仗就是打後勤,沒有充足的銀子,這仗是打不下去的。而當時的情景之艱難也非常人所能想象的,沒有錢,隊伍不好帶,裝備差,戰鬥力出不來。所有這些,都讓曾國藩經受了最痛苦的煎熬與折磨。

    他幾次自殺,有向慈禧和朝廷表演的成份,需要表明自己的處境與困難,贏得支援與理解,讓朝廷給予更多的授權。另外,也確實是困難太多,面對危局、困局,他曾經累的吐血,夜不能寐,而自己親自組建起來的湘勇在靖港一戰中損失慘重,要知道那可是他全部的命根子啊,沒有了武裝,他所做的前期各種努力也都白費了,如此也就不難理解他的自殺行為了。

    曾國藩之所以了不起,成為一代大儒,自然就有他了不起的地方,他自制,堅定、內斂、注重內外兼修,善於識人用人,這些終於成就了他晚清重臣的輝煌一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煮的稀飯水滲多了會呈現出清水沒跟米融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