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博士,會發現每年新招的博士生中女生比例越來越大,尤其是推免生中選擇直博的女生越來越多,好像全社會都在調侃女博士,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讀博?
幾個原因。
第一、招收博士數量比較多的專業的大都是基礎學科、農林、醫藥類和文史哲類。
這類專業本科階段的女生就比較多,基數大,自然讀博的比例就大。實用性比較強的工科和經管類讀博的比例就不大,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碩士夠用了。
第二、相比較來說,女生社會壓力略小一些。
讀完博士,大部分人都26-28歲左右,如果是男生會面臨各種壓力,本科畢業的同學都收入頗豐,大部分都買房了,娶媳婦了,別人什麼都不說自己也會感覺亞歷山大。女生除了婚姻壓力大一些,其它方面會好很多。
第三、博士文憑對女生用處更大,尤其是資質平平的。
這個作用是體現在各個方面的。對於除了讀書,其它各方面都不突出的,甚至在公共場合講話都很拘謹的女生來說,文憑(學歷)是能夠透過努力獲取的,最有把握性的,具有現實意義的走向更高階層的通行證。博士的作用最大,它能讓你快速摸到更高階層的門檻,能夠有機會和這個階層的人一起工作,產生交集,名校+博士更是如虎添翼。
對這部分女生來說,長期來看讀博收益很大。讀博最大的壓力是收入很低,早畢業幾年確實會有幾十萬的積蓄和工作經驗,但是跟未來幾十年相比,一個博士文憑帶來的收益更長遠更豐厚,這種回報不僅是經濟上的更是社會地位和精神上的以及其它領域的,對於女生,博士雖然屢被調侃,但無形中提升了競爭力,本科率不足5%的中國還存在很強的學歷崇拜,一個博士學歷可以彌補一些不足,接觸的群體層次也相對比較高,但年齡劣勢很明顯,最好讀博期間結婚。
博士文憑會讓階級跨越更徹底。從階級跨越和逆襲的角度看,讀博更像一場臥薪嚐膽,忍辱負重以後才能讓未來之路走的更穩一些。比如博士進體制內機會更多起點更高,去高校和好的研究所優勢更大。當然這些地方都不可能高薪,但是可以給你比高薪更重要的東西,階級跨越,錢不是最重要的,機遇、身份、地位、前程、思維、眼界、環境等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才是。機會更多。
博士比碩士機會多很多,比如下圖中兩個案例(上面是碩士),明面上看碩士的收入比博士高,但這只是選擇問題。博士想去碩士去的IT企業一樣可以,待遇只會更好,好很多,但是碩士想去礦大和上財做副教授門都沒有,即便剛開始副教授收入比去網際網路低一大截,但凡有點腦子都知道哪個工作含金量更高,哪個更容易更徹底完成階級逆襲。高校老師對於女生來說,是很合適的職業,尤其好找物件。同樣的條件,高校女教授比女高管女精英更受精英男士歡迎。
再舉幾個例子。比如某企業在一所學校的招聘廣告。博士:年薪20W,市政府每月補貼3000,給一套住房,在滿足一定服務年限基礎上過戶本人,可安排配偶工作。碩士:年薪15W,市政府補貼3年每月1500。比如部分單位對博士捨得花錢,碧桂園集團“未來領袖”計劃,薪資:無工作經驗者固定40W+,有工作經驗者面議,雖然也有很多詬病但好歹是個機會。
比如博士被地方政府引進可以直接當“領導”。福建省委組織部關於選拔引進2017屆引進生(黨政類)的公告,面向部分大學選拔引進2017屆引進生來閩工作,博士按副處安排掛任科技副縣(市、區)長或開發區、市直單位科技副職,算是“特權”吧(但這是事業編)。定向選調生對名校博士也很友好,比如部分好單位的選調生基本上只博士(這是公務員)。
對於除了讀書考試而其它都乏善可陳的農村+女孩子這種情況,無論是時間、婚姻、錢,還是其它,要緊程度都比不上一張博士文憑,說難聽點, 你就這點本事了,就得把它發揮到最大,因為它能帶來更長遠的收益。
如果你是博士,會發現每年新招的博士生中女生比例越來越大,尤其是推免生中選擇直博的女生越來越多,好像全社會都在調侃女博士,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讀博?
幾個原因。
第一、招收博士數量比較多的專業的大都是基礎學科、農林、醫藥類和文史哲類。
這類專業本科階段的女生就比較多,基數大,自然讀博的比例就大。實用性比較強的工科和經管類讀博的比例就不大,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碩士夠用了。
第二、相比較來說,女生社會壓力略小一些。
讀完博士,大部分人都26-28歲左右,如果是男生會面臨各種壓力,本科畢業的同學都收入頗豐,大部分都買房了,娶媳婦了,別人什麼都不說自己也會感覺亞歷山大。女生除了婚姻壓力大一些,其它方面會好很多。
第三、博士文憑對女生用處更大,尤其是資質平平的。
這個作用是體現在各個方面的。對於除了讀書,其它各方面都不突出的,甚至在公共場合講話都很拘謹的女生來說,文憑(學歷)是能夠透過努力獲取的,最有把握性的,具有現實意義的走向更高階層的通行證。博士的作用最大,它能讓你快速摸到更高階層的門檻,能夠有機會和這個階層的人一起工作,產生交集,名校+博士更是如虎添翼。
對這部分女生來說,長期來看讀博收益很大。讀博最大的壓力是收入很低,早畢業幾年確實會有幾十萬的積蓄和工作經驗,但是跟未來幾十年相比,一個博士文憑帶來的收益更長遠更豐厚,這種回報不僅是經濟上的更是社會地位和精神上的以及其它領域的,對於女生,博士雖然屢被調侃,但無形中提升了競爭力,本科率不足5%的中國還存在很強的學歷崇拜,一個博士學歷可以彌補一些不足,接觸的群體層次也相對比較高,但年齡劣勢很明顯,最好讀博期間結婚。
博士文憑會讓階級跨越更徹底。從階級跨越和逆襲的角度看,讀博更像一場臥薪嚐膽,忍辱負重以後才能讓未來之路走的更穩一些。比如博士進體制內機會更多起點更高,去高校和好的研究所優勢更大。當然這些地方都不可能高薪,但是可以給你比高薪更重要的東西,階級跨越,錢不是最重要的,機遇、身份、地位、前程、思維、眼界、環境等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才是。機會更多。
博士比碩士機會多很多,比如下圖中兩個案例(上面是碩士),明面上看碩士的收入比博士高,但這只是選擇問題。博士想去碩士去的IT企業一樣可以,待遇只會更好,好很多,但是碩士想去礦大和上財做副教授門都沒有,即便剛開始副教授收入比去網際網路低一大截,但凡有點腦子都知道哪個工作含金量更高,哪個更容易更徹底完成階級逆襲。高校老師對於女生來說,是很合適的職業,尤其好找物件。同樣的條件,高校女教授比女高管女精英更受精英男士歡迎。
再舉幾個例子。比如某企業在一所學校的招聘廣告。博士:年薪20W,市政府每月補貼3000,給一套住房,在滿足一定服務年限基礎上過戶本人,可安排配偶工作。碩士:年薪15W,市政府補貼3年每月1500。比如部分單位對博士捨得花錢,碧桂園集團“未來領袖”計劃,薪資:無工作經驗者固定40W+,有工作經驗者面議,雖然也有很多詬病但好歹是個機會。
比如博士被地方政府引進可以直接當“領導”。福建省委組織部關於選拔引進2017屆引進生(黨政類)的公告,面向部分大學選拔引進2017屆引進生來閩工作,博士按副處安排掛任科技副縣(市、區)長或開發區、市直單位科技副職,算是“特權”吧(但這是事業編)。定向選調生對名校博士也很友好,比如部分好單位的選調生基本上只博士(這是公務員)。
對於除了讀書考試而其它都乏善可陳的農村+女孩子這種情況,無論是時間、婚姻、錢,還是其它,要緊程度都比不上一張博士文憑,說難聽點, 你就這點本事了,就得把它發揮到最大,因為它能帶來更長遠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