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仗義鼠輩

    說到東吳這個政權,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簡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朵大奇葩,奇就奇在,穩輸的仗從來不輸,穩贏的仗從來不贏,勝負難料的仗看心情。而且只要打敗仗絕對送大禮,不是死君主就是死大將,要不然就直接亡國。

    感覺好沒溜兒啊。

    要說對外擴張完全不勝確實冤枉,至少江東基業初創時,孫家戰鬥力那是槓槓的。公元184年孫堅隨朱儁鎮壓黃巾,之後參與平定北宮伯玉邊亂,187年又因區星叛亂任長沙太守轉戰於江南諸郡。

    簡直勵志到逆天,三年時間直接從縣政府辦事員幹到了省長。而且,所向披靡,自此江東猛虎之名,世人皆知。

    而孫家一蹶即不振的習慣似乎也是受他的遺傳,董卓之亂時星光熠熠的孫堅,於公元191年四月被袁術派去征討荊州,連戰皆勝之際,莫名其妙地就被手下敗將黃祖伏擊中了暗箭,一賭氣,我死了吧。

    自此孫家的詛咒開始了,孫策,人稱江東小霸王,僅靠幾千人就平定了江東,志得意滿要北進中原之時,被許貢門客暗箭所傷,又一賭氣,我也死了吧。

    年僅十八歲的孫權繼位了,自此孫家在沒溜兒的路上越走越遠。赤壁之戰,以幾乎是10:1的劣勢打得曹操幾乎懷疑人生。緊接著沒幾年,就在逍遙津把這筆債還了回去,而且還帶著利息,十萬人被張遼數千兵馬殺得望風逃竄,孫權本人還差點被活捉。

    如此這般的詭異戰績就不一一細說了,總體來看,似乎東吳防禦的時候和進攻的時候完全是兩個國家,而這一切和江東的國情是密不可分的。

    東吳還沒立國的時候,江東就生活著四大豪強,即顧,陸,朱,張四大家族,這四家在東吳立國之後簡直是權傾朝野:顧雍擔任過丞相,陸遜,陸抗父子不光是孫氏姻親還歷任大都督,朱桓任前將軍,假節。至於張家代表張溫,雖然官職沒那麼顯赫,但在當時名聲卻絕對穩穩碾壓以上三位,不然出使蜀漢和秦宓鬥嘴的機會也不會落在他頭上。

    說白了,在漢末這種豪族本身就掌握著地方的政治經濟大權,連政府官員都要敬畏三分的時代,創業,必然要和他們打好關係。而最普遍的合作方式,就是你出錢出人幫我打天下,我給你官爵讓你從士族變成門閥,劉表與蔡氏,曹操與荀氏、司馬氏,孫家與東吳四姓,都是這種合作關係。

    唯一的不同是,孫家和劉表一樣,自始至終都沒能確立絕對的統治地位。

    東吳的兵權,其實分別掌握在孫家和四姓手中。

    當孫家需要的時候,可以從四姓手中集中調動士兵,但是注意,打完了仗,還是誰的兵歸誰。

    其實這種情況在漢末很普遍,稱為部曲,即將領可以自行募兵,數量受該將領職務限制不得超過上限,但這些私兵,屬於將領個人財產,政府可以借用但不能沒收。

    只不過東吳這種情況特別嚴重而已,比如孫權時期,吳四姓和政府所有的兵力對比幾近五五開。

    那麼接下來就很容易解釋為什麼東吳對外戰爭總是失敗了,當國家對外擴張時,地方士族是得不到太多好處的,他們在江東樹大根深,勢力龐大的同時也難以遷移,所以此時的戰爭損耗,對於他們弊大於利,自然是有所保留不會傾盡全力。

    但抵禦外敵則不然,一旦江東失陷,數代人苦心經營的基業便化為烏有,此時自然要拼盡全力。當然前提是,對方絕對不會允許非政府勢力繼續存在,比如曹操,全國聞名的打壓士族小能手,他南下時東吳就分成了兩派,以張昭為首的外地移民主降,而以四姓為首的勢力則堅決主戰。

    而對於劉備,情況則稍有不同,江東士族擔心的是劉備攻入江東益州士族會來趁火打劫,畢竟那幫人更狠,為了宗族利益,賣起主公來可以說是一點遲疑都沒有,與其與虎謀皮,不如和孫家生死與共。

    至於東吳的滅亡,也很簡單,曹操一死,打壓士族的政策就此中斷,司馬氏更是河內望族,自然不會打壓自己。而益州士族自顧不暇,此時,東吳沒了,江東士族卻不會陪葬,拼什麼命呢。

    從後來東晉立國於江東的結果來看,四姓與司馬氏的關係還是挺融洽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整合灶的優缺點一般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