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壯鄉小美

    種玉米和種花生類似,像在我們廣西這邊,山多地小,平原地帶比較少,所以每到種花生、玉米的時候,幾乎都是人工種植,機器方面我是沒見過。就以我家這邊為例吧。

    在種之前,我們都是先犁地,有的人是用牛犁地,有的人是用機器,我們那裡叫做“鐵牛”,這樣犁地就比較快了。像比較平的地,都是叫人來犁地,一畝100塊錢左右,不過還是看個人吧,有的不捨得花錢。

    梨好地後就是種花錢、玉米了,玉米的話都是刨一個個的小坑,而後撒如玉米種、農家肥,再用土壤覆蓋好。花生就是用鋤頭開出一條坑,放入花生種子和農家肥,再覆蓋土壤就好了。

    然而現在我們這裡的人犁地沒那麼勤快了,直接在原先的地裡刨坑放玉米粒,這也省去了犁地的時間。不過時間久了,地就會硬了,所以他們都是間隔三四年犁地一次。這個是我們家山區比較常用的方法了。

    但是,像在北方,大部分都是平原的田地,而且他們田地多還大塊,要是上百畝的地拿來種花生玉米,如果像我們這邊這樣種,可能一個月都種不完,所以很多人都是用機器來種,這些提高效率很多了。

    不管是機器也好,人工鋤頭種也好,每一部都要做好,不然會影響到苗的生長。就比如玉米苗,有的坑長不好或者不長,都需要移栽玉米苗。所以可不要為了提高效率而偷懶喔。反正我覺得不管是哪種方法,還是根據自己所以的地方來吧,像我家這邊山多,用機器種是不行的。

  • 2 # 容姐花語

    我們這裡種植花生的比較少,即便是有種植的,也都是種的很少,只是為了自家吃花生油的。因此種植花生的時候,都會是讓旋耕機整一下地。現在的旋耕機上,都會帶有挖溝的工具,農民只要自己放種子,然後再埋上土,再用鋤推一下就可以了。可以說種植花生時,並不會有太多的勞動強度的,一般半畝地,一個人用不了半天也就可以了。

    以前的時候,會是用人拉開溝的犁。一個人拉著,一個人扶著,廢的那力氣就別提了。為什麼我這麼清楚呢?因為我就親自拉過的。因為我扶的時候,總是掌握不住方向,弄得壟總是彎彎曲曲的,我愛人說像玩龍一樣的,因此我就會自動去拉了。開好溝後,也是同樣放籽埋土了。

    種植玉米的時候,就更省事了。只要旋耕機整好地,然後再由播種機直接播種就可以了。不過我們這裡種植春玉米的很少,即便是有種植的,也都是在芒種的時候,才會種植的。可以說種植玉米,人的勞動強度是很低的。

    綜上所述,現在的人們基本上都會使用機器,來降低人的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真的是科技改變了生活,相信在以後的勞動生活中,人們的勞動強度會越來越低,工作效率會越來越高。你們說是嗎?

  • 3 # 冰棒姐123

    花生 我們這裡最近這些年大面積種植的已經很少了,主要是費時費力,管理也麻煩,油料作物以油葵最常見,個別喜歡吃花生油的也僅是小面積種植夠用就行。

    由於重植量不大,也就沒人去購置專用的種植裝置了,全是人工操作。有春季空地種植種初夏小麥田套種兩種方式。春種方式,就是把墒情合適的地塊翻耕之後人工開出間距合適的小坑,然後下種填平壓實。早年間大面積種植時也沒有專用的機具,只是開溝時用一種叫木耬車的簡單器械,人或牲畜拉著,但要一個經驗豐富的老手扶耬,才能開出又直還深淺合適的溝麥田套種是等小麥結穗兒後,拿小鏟子在壟距內挖坑下種再壓實。

    花生收穫也是人工挖掘

    玉米 在我們這一帶是主要的農作物,以夏播為主,種植、收穫已全部機械化。

    小麥收割後,這種玉米專用播種機可以直接下地播種,可以做到施底肥、播種一次完成

    深紅色大斗裡放底肥,鬥底部有齒輪,齒輪下面是漏斗,後面三個淺紅色小鬥放種子,斗的底部有帶坑的輪子,下面也是漏斗,機器著地前進時前面三個犁頭開溝,後面三個輪子壓溝,犁頭後面是漏斗的管子,輪子轉動時透過鏈條帶動齒輪,使化肥和種子進入漏斗掉進溝裡,輪子再壓實完成播種。

    下圖為玉米收穫專用的收割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於丁霞和王一梅的事,你們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