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亞洲食學論壇
-
2 # 蝦吃
清代一闕吟詠揚州民俗的《望江南》詞中寫道:“揚州好,茶社客堪邀,加料乾絲堆細縷,熟銅菸袋臥長苗,燒酒水晶餚。”這首詞儼然一副舊時的揚州風俗畫,描繪了食客們一邊喝酒抽菸,一邊吃餚肉和煮乾絲的情景。乾絲堆細縷,不難看出廚師的刀功之妙。
燙乾絲和大煮乾絲是淮揚菜的名菜,最初發源於揚州。燙乾絲的做法不難,先將乾絲用沸水浸泡,淋幹入盤後用麻油和醬油攪拌,撒上嫩薑絲即成。由於燙乾絲和大煮乾絲既富有營養,又清淡美味,所以成為人們餐桌上常食用的菜品。去揚州的酒店茶樓用餐,基本都會點上一盤大煮乾絲或燙乾絲。有些老揚州人,一瓶酒,一盤乾絲,吃得也心滿意足,足見揚州乾絲的誘人魅力。
大煮乾絲也叫雞火乾絲,這道菜對刀功與火候都有特別嚴格的要求。乾絲的原料是一塊豆腐乾,要求廚師切成均勻的薄片之後,再細細片成狀如火柴棍的絲。然後將乾絲過熱水去除豆腥味,接著配以雞絲、筍片等輔料,用雞湯調料燒製而成。煮乾絲時,先用大火,後轉小火,細細燜製片刻,方能入味。裝盤時,加上蝦仁、火腿絲、豆苗等,色澤鮮豔,口味別緻。
煮乾絲最初名叫“九絲湯”,用豆腐乾絲和雞絲等一起熬煮而成。豆腐乾切得極細,經過雞湯燴煮,融入了各種鮮味,別有一番滋味。清代《調鼎集》就有關於大煮乾絲的記載。
一隻愛吃的小肥蝦,帶你領略美食背後的趣味與文化。^_^ -
3 # 牛肉拉麵大碗
首先要搞清楚燙乾絲和大煮乾絲的區別,還有與燙百葉和煮百葉之間的區別。
先說乾絲和百葉之間的區別,百葉就是在菜場能直接買到的豆腐皮,像一張一張的淡黃色的紙張,切成絲以後就是百葉絲,可以用來燙或者用來煮,以煮居多。而乾絲的“幹”字,表示豆腐乾,又叫大白乾,揚州有專門用來切乾絲的大白乾,之後再一刀一刀將這豆腐乾橫向片成非常薄的一片一片,再切成均勻的細絲,這就成了乾絲。
再說做法中燙與煮的區別。煮,顧名思義,就是用湯來煮,一般是用老母雞、筒子骨、鹹肉、乾貝等調出來的高湯來煮,再配上雞絲、火腿絲、筍絲等配料,熬煮而成。燙,就是把切好的乾絲用沸水浸燙,瀝乾水分以後淋上秋油,再放上一小撮薑絲即可。
乾絲好不好吃,秋油很重要,裡面有各家的秘方。
回覆列表
但凡去過淮揚風味的館子裡吃過飯的,都會知道這些館子裡的選單上永遠少不了這樣一道菜——大煮乾絲。這道菜的來歷可以說是大有來頭,據說是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時候,在揚州吃過的九絲湯,是用清醇的土雞湯配上雞絲、火腿絲、筍絲等等細料,熬煮白嫩的豆腐絲而成的。不論來歷如何,在揚州人眼裡,一份燙乾絲,一杯清茶,兩三個包子,就是他們平時的早餐了。不過要想吃到正宗的燙乾絲,就得跟著揚州本地人去到他們平時吃早餐的地方去吃,要是去那些什麼景點周圍吃啊,說實話,不少都是徒有虛名的。
說起燙乾絲是什麼時候開始有的,這個我還真不知道,不過在讀袁枚的《隨園食單》中倒是看到過關於燙乾絲的記載:“將好豆腐乾切絲極細,以蝦子、秋油拌之。”而且現在的乾絲也還是這麼個燙法,從大盆裡抓一把切好的乾絲放進碟子裡,然後用滾開的水一澆,即刻就熟透了,再濾去湯水,澆上鮮醬油,撒上芽姜切成的細絲,配上海米、香菜,點上香油,一碗燙乾絲就做好了。或許你會覺得原來燙乾絲這麼簡單啊!其實燙乾絲真正的妙處不在於製作步驟,而在於那被切得纖細如發的豆腐絲上。一般來說,燙乾絲所用的豆腐絲要選用用細漿做的大白豆腐乾。之後廚師再一刀一刀將這豆腐乾切成非常薄的一片一片。這是極考驗廚師刀工的,不過淮揚菜大多如此,淮揚菜的廚師們如果刀工不合格,就不要說自己是淮揚菜廚師了。說出去丟老祖宗的面兒。切成片還不算完事,還需切成纖細的絲。有人說這得多難啊,日常生活中的豆腐乾是絕對不能這樣操作的。說實話,這道菜的成功,廚師功力佔一半,食材也需要佔一半。湯乾絲所選用的這種豆腐乾柔韌而緊密,所以可以切得極細、極薄,而且唯有這樣才能一燙就熟,還不糟不爛。
Co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