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上善若水282808604

    細胞因子可被分為白細胞介素、干擾素、腫瘤壞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生長因子和趨化性細胞因子等六類.

    白細胞介素 Interleukin,IL

    最初是指由白細胞產生又在白細胞間發揮作用的細胞因子,雖然後來發現白細胞介素可由其他細胞產生, 也可作用於其他細胞,但這一名稱仍被廣泛使用著.目前已報導的白細胞介素已有18種(IL-1~18).

    干擾素 Interferon,IFN

    干擾素是最先發現的細胞因子,因其具有干擾病毒感染和複製的能力故稱干擾素.根據來源和理化性質,可將干擾素分為α、β和γ三種類型.IFN-α/β主要由白細胞、成纖維細胞和病毒感染的組織細胞產生,也稱為Ⅰ型干擾素.IFN-γ主要由活化T細胞和NK細胞產生,也稱為Ⅱ型干擾素.

    腫瘤壞死因子 Tumor necrosis factor,TNF

    腫瘤壞死因子是Garwell等在1975年發現的一種能使腫瘤發生出血壞死的物質.腫瘤壞死因子分為TNF-α和TNF-β兩種,前者主要由活化的單核-巨噬細胞產生,抗原刺激的T細胞、活化的NK細胞和肥大細胞也分泌TNF-α.TNF-β主要由活化的T細胞產生,又稱淋巴毒素(lymphotoxin,LT).具有生物學活性的TNF-α/β為同源三聚體分子.

    集落刺激因子 Colony-stimulating facter,CSF

    集落刺激因子是指能夠刺激多能造血幹細胞和不同發育分化階段的造血幹細胞進行增殖分化,並在半固體培養基中形成相應細胞集落的細胞因子.目前發現的集落刺激因子有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單核-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此外,紅細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幹細胞生長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和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poietin,TPO),也是重要的造血刺激因子.

    生長因子 Growth factor,GF

    生長因子是具有刺激細胞生長作用的細胞因子,包括轉化生長因子-β( TGF-β)、表皮細胞生長因子(EGF)、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VEGF)、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FGF)、神經生長因子(NGF)、血小板源的生長因子(PDGF)等.

    趨化性細胞因子 Chemokine

    趨化性細胞因子(chemokine)是一個蛋白質家族,此家族由十餘種結構有較大同源性,分子量多為8~10kD的蛋白組成.這些蛋白在氨基端多含有一或兩個半胱氨酸.根據半胱氨酸的排列方式,將趨化性細胞因子又分為亞家族.兩個半胱氨酸按Cys-X-Cys(半胱氨酸-任一氨基酸-半胱氨酸)方式排列的趨化性細胞因子屬α亞家族,也稱CXC趨化性細胞因子;以Cys-Cys方式排列的趨化性細胞因子屬β亞家族,也稱CC趨化性細胞因子. 近年來,又發現了氨基端只有一個半胱氨酸(Cys)的趨化性細胞因子,這種趨化性細胞因子被命名為γ亞家族趨化性細胞因子,也稱C趨化性細胞因子.趨化性細胞因子主要由白細胞與造血微環境中的基質細胞分泌,可結合在內皮細胞的表面,具有對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淋巴細胞、嗜酸性細胞和嗜鹼性細胞的趨化和啟用活性.IL-8是α亞家族系的代表,對中性粒細胞有趨化作用.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是β亞家族的代表,可趨化單核細胞.淋巴細胞趨化蛋白(lymphotactin)是γ亞家族的代表,對淋巴細胞有趨化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分析可轉債的債性價值時,應該使用什麼利率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