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bnnjhg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主張:以六藝為法,崇尚“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張“德治”和“仁政”,重視道德倫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養的一個學術派別。儒家強調教育的功能,認為重教化、輕刑罰是國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張“有教無類”,對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都應該進行教育,使全國上下都成為道德高尚的人。在政治上,還主張以禮治國,以德服人,呼籲恢復“周禮”,並認為“周禮”是實現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戰國時,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兩派。孟子的思想主要是“民貴君輕”,提倡統治者實行“仁政”,在對人性的論述上,他認為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論 ”,與荀子的“性惡論”截然不同,荀子之所以提出人性本惡,也是戰國時期社會矛盾更加尖銳的表現。擴充套件資料:沒落歷程儒家思想以傳統封建社會為物質承擔者,而傳統封建社會以儒家思想為精神承擔者,傳統社會的瓦解,致使孔子聖人權威喪失。當中國被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轟開國門時,近代便開始了大規模的反孔運動,經歷了太平天國的農民起義、資產階級革派的辛亥革命以及達到高潮的“五四”新文化運動。八十多年前,時人發憤於國之積弱,詬龜呼天。一批深受西學影響又急欲救亡圖強的激進青年,以胡適、陳獨秀為主將,發起了一場中國近代以來“反孔非儒”的高潮"——五四運動"。他們抱著"打倒孔家店"的決絕姿態,否定了作為中華兩千多年文化主流的儒學。眾所周知,在"五四運動"發起後至今,其間又遭"文化大革命"最後一劫,這場充滿強烈政治目的色彩的"儒法鬥爭"、"批林批孔"的"文革"運動,使儒學歷經空前的厄運。億萬人民高喊"打倒孔老二"的噪音充斥在中國的大地上,就這樣使孔孟儒學乃至孔孟本人蒙上了不白之冤。至此,歷五四,經文革後的儒家所有學說,似乎全是惡名昭著,不屑一提。甚至於一些人一聽說是"儒學"、"孔孟之道",就怒斥為"腐儒"、"孔老二",神經緊張地像似拉上弓弦的箭矢,不分青紅皂白大加詆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熬夜族來說燕麥片和芝麻糊哪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