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934567341832

    近幾年,“國風現象”在新文創領域崛起,快速形成了一股蓬勃的新興文化潮流。如何藉助遊戲這種科技含量高、廣大網民特別是年輕人普遍喜愛的文化產品,賦予傳統文化以時代特色,更好實現傳統文化的教育普及、保護傳承、創新發展、傳播交流,不斷增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和影響力,值得探究。

    國風遊戲漸成市場追捧物件

    “過去來報名藝考遊戲美術專業的學生大多數畫的都是日本漫畫式的人物,但這兩年很多考遊戲美術專業的學生提交的作品都非常有中國味道。‘國風現象’的崛起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國風遊戲在文化傳播中起到了橋樑的作用,這可以讓全球年輕人進一步瞭解中國,也有助於我們在新形勢下更好地樹立文化自信。”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副院長陳京煒3月1日在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藝術學院與騰訊研究院聯合舉辦的“中華傳統文化在遊戲領域的轉化與創新”研討會上說。

    騰訊研究院研究員俞點在分享最新國風遊戲發展研究成果《國風重光·喚醒——中國傳統文化在遊戲領域的轉化與創新》時指出,國風遊戲市場已經超過300億元,累計2300多個遊戲作品,使用者量超過3億人,佔據遊戲使用者總量的50%,成為中國遊戲市場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國風遊戲憑藉強消費性、年輕化和外向性的文化特點成為年輕人追捧的物件。

    傳統文化產業發展呈現三大特徵

    據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曉明介紹,文化產業跟數字技術相關的部門一直處於爆發式增長狀態。從上市公司的資料來看,2010年以後所有跟數字技術相關的文化類上市公司增長速度都達到20%—30%以上,2017年甚至達到40%—50%以上。

    “中國傳統文化產業在2010年之後已經進入了2.0時代,這主要呈現三大特徵:第一,發展速度從2004年到2010年平均23%以上的年增速下降到高於國民經濟5%左右,進入‘平臺期’;第二,產業內部出現重大結構性變化,很多傳統文化行業領域發展速度下降,有些領域甚至是負增長;第三,平臺公司的出現導致市場結構呈現重大變化。”張曉明說。

    張曉明表示,在上述大形勢下,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發展出現了大規模數字化趨勢。全國有可移動文物1億多件,不可移動文物75萬處左右,但是收藏文物的文博機構的展出率全國平均僅為2.8%。而數字技術為這些文物“活起來”提供了全面解決方案。所有的文物,不管是文字、圖象還是聲音,都可以數字化,可以實現任何人在任何地點接入任何文化內容。這個“數字文化生態系統”就是一個全新的文化基礎設施,而打造這樣一套基礎設施已經非常緊迫。

    中國遊戲“出海”日益受關注

    遊戲媒介與傳統文化在海外傳播中有何特點?人民網新媒體智庫高階研究員、人民線上副總編輯劉鵬飛認為,遊戲作為文化承載媒介方面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遊戲媒介內嵌於網際網路,未來還可能跟智慧可穿戴裝置、智慧硬體結合,遊戲可能成為一個網際網路新入口。遊戲展現出的文化元素、語言創新和體驗方式、審美體驗都會反饋到社會文化中來。

    “隨著中國國際影響力的提升,海外玩家對中國文化越來越感興趣,承載中國文化元素的遊戲產品在各國日益受到廣泛青睞。根據不同的文化消費習慣,中國遊戲有了不同的突破口。在蘋果和谷歌應用下載平臺中,中國遊戲排名和份額明顯上升。總體看,相比端遊時代和頁遊時代,中國遊戲海外市場表現在手遊時代呈爆發式增長態勢。”劉鵬飛說。

    對於遊戲在“走出去”過程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劉鵬飛表示,從《太吾繪卷》等小製作遊戲的成功,可以看出使用者需求還沒有被完全滿足,應發揮“匠人精神”、發揮企業的文化責任、樹立遊戲產業的新形象,應該是行業未來追求的方向。他同時提醒,企業在海外也可能水土不服,對海外玩家習慣包括當地法律制度、文化習俗還缺乏足夠了解,以及版權糾紛等相關挑戰應該提前應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銀行卡與身份證影印件借給別人用有什麼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