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無聊到巔峰
-
2 # 大先生的故紙堆
宋詞中的確有不少詞語是從唐詩裡“借”來的。大家最熟知的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裡也能發現這一點,有的選手說了一句詩詞,評委有的時候會告訴他們的原出處。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句王安石的“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桂枝香·金陵懷古》),它是化用杜牧詩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泊秦淮》)。可以說,兩個作品都是家喻戶曉,也都堪稱經典,無法評價孰優孰劣。還有幾個經典例子,比如賀鑄“錦瑟年華誰與度”(《青玉案》)中的“錦瑟年華”,明眼人一看便知擷取李商隱詩句“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無題》)開頭兩字和最後兩字,借得巧妙,用以指美好的青春期,既有韻味又省筆墨。
辛棄疾更是愛在詞中“掉書袋”,其“不盡長江滾滾來”(《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也是直接移來杜甫《登高》詩中的第四句。這些借用,雖說是原封不動地搬用他人詩句,直接插入自己詞中,卻倒也貼切自然,並無生搬硬套之感。
還有,賀鑄的“舊時王謝,堂前雙燕過誰家”(《水調歌頭》),周邦彥的“燕子不知何世,向尋常巷陌人家,相對如說興亡,斜陽裡”(《西河·金陵懷古》)與鄧琰的“說興亡燕入誰家”(《唐多令》),都從劉禹錫“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金陵五題·烏衣巷》)詩句中脫胎而來,道盡了滄海桑田,人世無常之變。
其實有點沒看明白題目中【寫重宋詞】是什麼意思。我就只能按我理解的(為什麼宋詞人用唐詩意境重寫宋詞了)。
首先得分清【化用】和【抄襲】兩個概念。
化用
藉助於前人的詩詞句來幫助自己的表達。但是作品表達的情感內容是自己的。這麼說可能有些空洞,其實說白了:你把人家調配火鍋底料用的生抽,來做了一道【清蒸鱸魚】,這就是化用。
抄襲
把人家西紅柿炒雞蛋裡的雞蛋換成了鴨蛋。就是抄襲。不但字句雷同,情感,情節甚至是佈局都是雷同。這就是抄襲。
說完了這兩點,我們再回過頭來看問題。題目所指的應該是【化用】。其實不單單是宋詞,詩詞文章多有【化用】前人文句的情況。且詩詞中對於【化用】是非常推崇的。陳振孫評周邦彥詞就說到:美成詞多用唐人詩,隱括入律,渾然天成;同時張炎也表示:美成善於融化詩句。這點就可見一斑了。甚至於【化用狂魔】賀鑄還以此為榮的吹噓說:我經常讓李、杜在我筆下奔走不暇。不單宋詞,唐詩中也是如此,杜甫取筆經常在《文選》中,或者【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直接取的李白詩句【江入大荒流】。
談到化用,不得不提一下,正因為如此,所以詩詞的鑑賞也需要讀者有一定水平的。
化用的意思是什麼?
讓自己的作品更有張力。
比如歐陽修有手《少年遊》
欄干十二獨憑春,晴碧遠連雲。千里萬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謝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與離魂。那堪疏雨滴黃昏。更特地、憶王孫。這裡【謝家池上】化用的是謝靈運的【池塘生春草】,【江淹浦畔】則用的是江淹《別賦》的意。如此八個字,便因此產生了這麼多的延伸意義。倘若讀者不知道謝靈運的詩,不知道江淹的賦,那麼這句話就很難理解的了了。
藉助於前人詩句賦予自己的意境
前面提到的是偏向於【用典】,這裡提到的作用其實是用的最多的。化用前人句,無非是點鐵成金或是點金成鐵。
晏幾道的《臨江仙》有句【落花人獨立,微Swift雙飛】是直接照搬了唐人翁宏的詩句。但是這句放在晏幾道的詞裡,就是千古名句,在翁宏詩中就成了反面教材。至於點金成鐵,就不多舉例了,今人作詩詞但凡用前人句的,基本是屬於點金成鐵一類的...
所以,不是說宋詞人用唐詩意境重寫宋詞,而是化用前人句這種作法是中國古典文學作品中很常見的一種技巧而已。譬如一本武功秘籍,天分高的人能推陳出新,天分稍低的則只能是照貓畫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