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遺失的心程
-
2 # 毅而三思吳六奇
用最簡單的解釋來說,就是古時發音與現在不同。而這種發音是根據古時如《字書》、《韻書》或“古時註疏”推測出來的,但首先,不能定音源於注音爭執。而且你這兩個發音是錯誤的,它其實是“不”字的兩個讀音,並沒有說“準”字的發音。(行了,你可以點贊點關注然後看別的了,後面的內容會很枯燥)
先說“不”字。搜尋線上百科“不姓”,可見有介紹說讀fou1(見《通志·氏族略》),又或biao1(見《正字通》)。不準這個人是西晉時期的盜墓賊,所以他的姓名發音,應以晉時發音為準。
但這個不字,在《韻會》《正韻》《集韻》《廣韻》《玉篇》等書中,有好多種念法(見《康熙字典》):
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韻會》《正韻》)分物切。與弗同。與清時吳音相同。(《廣韻》《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韻會》)甫負切,……(《玉篇》)甫救切,缶去聲。意同。(《廣韻》)甫鳩切,fōu,否一聲。(《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䳡也。亦作鳺鴀。(《韻會》《正韻》《集韻》)透過上述這些念法,就知道“不”這個字有太多發音了。而“不姓”在《康熙字典》中雖舉例了西晉汲郡人不準,並以《正字通》註疏說:“不姓之不,轉註古音,音彪”。但在今天,如以這些韻書的年代與可信度相較,《廣韻》可能性反而最大,因此讀fou1、fu3、fou3、biu1、bou1都比《正字通》這個註疏更有可能。所以在“不姓”這個詞條裡,以fou1為先,而後才以《正字通》說biao1。
繼續說準字。同樣是《康熙字典》(如果你能讀懂上面這段,下面就沒壓力了),所記有這樣幾種:
俗準字。(《廣韻》《集韻》)
準與準同。(《正字通》引《正韻》《軫韻》)
準,之允切。(《唐韻》《正韻》)準,主尹切,肫上聲。(《韻會》《集韻》)準,職悅切(《唐韻》)準,朱劣切,音拙。(《韻會》《正韻》《集韻》)準,數軌切。(《集韻》)準,式軌切,音水。(《正韻》)因此最可能的就是這個準字與準同音,念zhun3,再不然便是zhuo1,不可能是“pǐ biāo或fǒu biāo”,畢竟這等若在說“不不或不不”。
(突然就想到部電影,因為好多“不”……)
不準(fǒu biāo)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盜墓賊。中國史學中一部重要著作“汲冢書”(即現在的的《竹書紀年》),是公元三世紀魏晉時期盜墓賊不準的貢獻,此事一直為學術界津津樂道。
不準,西晉人物,今河南新鄉市衛輝市人,其故事如下: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針對當時一些代表六國的分裂勢力,釋出了《焚書令》,規定史官須將《秦記》以外的史書全部燒燬,亦即除博士官掌管收藏外,天下所有《詩》《書》和諸子百家書籍,一律送到郡中燒燬。秦始皇焚書的後果是,戰國時期,除秦國外,各國史記均被毀。 然而,西晉太康元年,汲郡(即現在河南省汲縣西南,抗戰前發掘的“山彪大墓”也在這一帶)有個名叫“不準”(讀音為“否彪”)的人,盜掘了戰國時期的一座王陵──魏襄王的陵墓,結果發現了寫在竹簡上、共有十萬多字的古書。最終得竹書數十車,凡書75篇,10萬餘言。史稱“汲冢竹書”。據說,當他剛一進入漆黑的墓室時,火把燃盡了,他便撿起墓道里的竹簡燒起來“照明”。幾天後,偷盜一空的大墓才被發覺,待官府的人趕到時,只剩下散在地上未被燒光的大批竹簡。晉武帝接到王陵被盜的報告後,極為重視,立即組織人進行清理。由中書監荀勖、中書令和嶠總體負責,集合了束皙、傅瓚、張宙、衛恆等幾十位文化界名人,參與整理、釋讀竹簡的工作。後人稱這些被搶救出來的竹簡為《汲冢書》。這些竹簡,又被後人整理為《古本竹書紀年》,它比司馬遷著的《史記》成書時間還要早二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