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平987
-
2 # 進擊的小鴨唇
關於《後浪》,抱歉,我不喜歡。
1.
相信每一個人都有著屬於自己的“詩與遠方”,有人會兌現,有人在走向“遠方”的路上,也有很多人搬著磚,幻想著詩與遠方。
而《後浪》則似乎覺得獲得“詩與遠方”信手拈來。然而很多社畜卻過著朝五晚九的日子。過著996的日子,煩惱著如何能夠買下自己的房,買哪裡?買多大,每個月還多少,工資減貸款還能有多少餘量?孩子的補習班要多少?
社會成功人士或許就像《後浪》中所說的一樣,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有標準的“車釐子自由”。
2.
《後浪》中所提到的生活並非難以實現,只是他所說的口氣讓人覺得惱火。一副過來人標準生活的說教,它說這個時代變好了,確實變好了,但是卻忽視了“這個世界對人的要求同樣也提高了。”這是一個便利的時代,但是便利並不代表著“悠閒”。或許沒有更多追求的以前的日子更加悠閒了。
它幻想著後浪隨時隨地都有閒暇時光,而實際上很多人都在996熬日子。為什麼我們很多人會熬夜,因為只有夜晚的時間之屬於自己,熬夜,只是想要更多屬於自己的時間。
可是當我們熬不了夜的時候,我們大概也就成為前浪了吧。
3.
我不喜歡《後浪》,因為它不是在誇讚我們後浪,而彷彿是在說——我們前浪已經為你們鋪好路了,你們後浪就這麼順其自然走下去就好了。殊不知我們後浪也在披荊斬棘,開闢屬於自己的路。是的,前浪帶給了我們各種繁華的城市,同樣也有著高不可攀房價。
“我走的是我自己的路。自己開闢的路,而不是你們準備的路。”
4.
是啊,後浪們是有自由選擇的權利,但是看似一個多選題,答案不唯一,但是能選擇的確只有一個。誰都想買更好的車,更好的房,但是看看兜裡,嗯還是租個房買輛二手的吧。
賣二手車個買二手車的人,就走著明顯的階梯區別了。
如果可以我想選擇週末雙休的工作;如果可以我想每個周都去附近走走;如果可以我想每個月去遠方旅遊;如果可以,我也想以我所熱愛的東西成為我的生活。
5.
我熱愛的就是我的生活?
讓愛好成為自己的生活,這需要勇氣,也需要資本。有錢的娃兒,想怎麼樣來就怎樣來,但是更多人呢?
要明白,有生活的前提是生存。為了生存,有人才會拋下自己所喜愛所熱愛的東西。
我羨慕能夠做到以熱愛為生活的人,並且以此為目標而努力著。但是我放不下手頭上的工作,因為我不知道我在“追愛”的過程中能不能滿足自己的溫飽要求了。
“我生活的才是我的生活”,這樣才讓自己變得似乎體面一點吧。
關於後浪,就說這麼一點吧。
生活,不容易;每一個人都在構築著這個世界,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工作環節上貢獻著自己的社會作用。無好無壞,缺一不可;每個人都在負重前行,亦或是沒有一個人在負重前行,一切的一切,都是在自己選擇之後所承擔的責任。
可以重新選擇,可是從頭再來這條路一定更好走嘛?與其挺成功人士的成功經驗,倒不如聽失敗認識總結經驗教訓。
以上!
回覆列表
當廣告看就好了,B站也是這麼說的。
好的廣告,一定是針對某類人(特定的),而不是所有人。《後浪》做到了,但一定是做錯了。因為廣告所標靶的年輕人,是以"奢侈″為標準的年輕人,有了"奢侈"的本錢,你才能有"選擇的權利"。
當下的年輕人,能獲得"選擇的權利"還是"少數"。
《後浪》把過分華彩的溢美之詞,只是獻給了自己的客戶,而不是"年輕人"。
所以,聽上去十二分"彆扭″。
疫情讓年輕人不再年輕了。假如是正常年景,"年輕的心態″或許會多一些。
還有更多解讀,但在看了B站阿廣關於《後浪》創意、製做的影片後,釋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