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凱恩斯

    電燈替代了煤油燈了嗎?是的,電燈比煤油燈更加節省資源嗎?未必。從能量的來源看,他們都是資源消耗。但是電,作為前兩個世紀最偉大的發明,其核心的成就,是來源廣泛。所以電一定會取代內燃機,但問題是,我們的純電動車一定是鋰電池嗎?那就未必,也有很多種的可能性。當然,現階段市場篩選和淘汰的結果,鋰電池是最佳方案。科技在於科學家的推動,改變也是科學家的功勞,對於我們,依然是哪個好用用哪個。

    諾貝爾化學獎給了三位化學家,分別是:約翰·B·古迪納夫(美)、M·斯坦利·威廷漢(英)、吉野彰(日)。基本涵蓋了鋰電池過往發展的主要技術路線。

    上世紀70年代,惠廷厄姆發現了一種可以嵌入鋰離子,由二硫化鈦製成的材料,成為鋰電池中的陰極。

    1980年,古迪納夫證明了嵌入鋰離子的氧化鈷可以產生4伏的電壓。在此基礎上,古迪納夫進一步發明了鈷酸鋰、錳酸鋰和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在三元鋰電池之前,基本上我們車載混動,都是來自於這三種電池材料。

    1985年,吉野彰開發出了首個接近商用的鋰離子電池。他用碳材料替代了氧化鈷。

    1991年,鋰電池進入我們的世界。

    短短几句話,其實就能概括他們的貢獻,但是,這顆小小的鋰電池卻承載了很多。從我們小時候的電動玩具,各種電子產品,到如今最主流的電動車和手機。至今,依然沒有比鋰電池更好的材料被發現。

    諾貝爾獎年年有,科學永遠屬於後來者。這三位科學家年紀都超過70,我們確定的是,電動車替代內燃機的機率很大,我們不確定的是,會不會有人開發出比鋰電池更好的技術,因為鋰電池實際上有一定的侷限性。在放電過程中,鋰離子表現的過於活躍,所以,我們需要透過其他金屬的組合來降低他的活性,這樣能夠讓放電更加穩定。所以鈷酸鋰,錳酸鋰和磷酸鐵鋰,還是如今的鎳鈷錳(NCM)和鎳鈷鋁(NCA)的三元鋰材料。這樣鋰電池的技術發展就有一個瓶頸,我們稱之為能量密度。如今鋰電池的能量密度接近極限,進一步的進階,有可能犧牲安全性和穩定性。另外這些材料本身的成本相對昂貴,我們說有些產業透過規模可以降低價格,但是資源不行。因為很多資源不可再生。

    如今在鋰電池行業中,中國已經是當之無愧的全球第一。我們生產的鋰電子總容量124GHW,全球總共產量200GHW。中國的鋰電池容量當中,4成是手機鋰電池,5成是汽車鋰電池。產能世界第一的是寧德時代。15年中國在鋰電池上就超越對手,如今我們已經是鋰電池的半壁江山。

    在國外方面,南韓LG和日本松下是鋰電池供應的競爭者。日本人技術比較封閉,這和當年他們在等離子上面和南韓競爭的態度是一樣的,他們的供應鏈大多數依賴本國國內。松下除了特斯拉,幾乎不供應其他非日本廠商。這也使得NCA這項技術路線逐漸被中國的NCM三元材料路線所取代。畢竟我們的市場更加龐大,國際上大多數車企也傾向於選擇我們的產品。

    而在上游,中國海外資源併購軍團幾乎壟斷了鈷材料的海外加工能力。當然採礦權一部分依然在國際巨頭諸如嘉能可這樣的企業。中國買斷了鈷礦,然後加工成對應產品,然後返銷全世界。所以,鋰電池資源上面,我們也不用擔憂。

    再加上前幾年中國政策上的支援。所以實際上全球的電動車產業,如今集中在中國。

    當然,規模是好事,規模也有負擔,諸如網際網路造車的一批,的確燒了很多錢,卻沒有看到很好的結果。而真正好點的企業,一個是寧德時代,一個是比亞迪。他們依然業績強勁,流水充沛。

    當然,未來整個行業都要進入一個整頓期間,因為新產品出來,老產品就要淘汰。如今國內殘餘的低效能鋰電池產品囤積過多,國家的補貼在退坡。這會讓企業感受到一定的壓力,不過頭部企業會越來越好,這點毋庸置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值得摘抄的語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