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建文、永樂年間,明廷在長城一線相繼設定了甘肅、寧夏、宣府、大同、遼東五鎮,用以防範蒙古騎兵的入侵,北京靠近長城,明成祖遷都北京,是為“天子守國門”。崇禎年間,明朝內憂外患,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皇帝沒有遷都,而選擇了自殺殉國,是為“君王死社稷”。那麼如何看待明朝的“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呢?
(明成祖畫像)
明成祖“天子守國門”實屬無奈之舉,把都城放在邊防重地,從軍事角度來考慮是不安全的,所以明廷在北京周圍修築了內外兩道長城,來拱衛京師。清朝在今天的北京西北部一帶,修建了大型的皇家園林,如暢春園、圓明園、頤和園等等,而明朝皇帝卻不敢在這裡大興土木,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明朝的時候,這裡屬於京師的郊區,很容易受到小股蒙古騎兵的騷擾。
明朝前期,國力強盛,“天子守國門”具有積極的意義,但是到了國力衰微的時候,越顯示出不利的一面,正因為如此,才有後來“君王死社稷”的歷史事件出現。
(1907年的長城)
從整體上來看,明朝之所以會出現“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情況,與中國曆代都城位置的變遷史有關。
對於明朝來講,定都南京、北京都不是最好的選擇,南京位於經濟中心,無漕運之憂,但由於把重兵設定在了北方長城一線,遠離軍事中心,不利於管控全國,北京位於軍事中心,但不在經濟中心,需要大運河來維繫漕運。因為軍事中心與經濟中心的分離,使得明廷在都城的選擇上一度出現了猶豫。
中國古代到了宋朝以後,為什麼沒有朝代再定都西安和洛陽了呢?這與中國經濟中心向東向南遷移的大趨勢有關,明太祖也曾一度想定都西安,西安位於關中平原,有眾多的關隘拱衛,易守難攻,且遠離北方遊牧民族的騷擾,但是到了唐代的時候,就出現了天子就食東都洛陽的情況,因為關中平原的經濟衰退了,所生產的糧食無法供應長安這座城市的需要,把東南地區的糧食運輸到關中平原是非常困難的,宋朝定都汴河沿岸的開封,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這裡漕運比較方便,而開封卻沒有山勢可依,易於被攻破,宋朝定都開封也不是最優的選擇。
正因為漕運艱難,所以明太祖才放棄了定都西安的打算。
明朝實行的其實是兩京制,一個是南京,一個北京,在明英宗正式定都北京以後,南京依然是留都,有一套完整的行政機構,南京有六部、都察院、通政司、五軍都督府等衙門。
在明英宗正式定都北京以前,明仁宗和明宣宗甚至還想把都城遷回南京,明廷在南京與北京的選擇上猶豫不定,為什麼會猶豫不定呢?就是因為軍事中心與經濟中心的分離。
(明英宗畫像)
英宗於正統五年(1440年)正式定都北京,到了正統十四年(1449年)就發生了土木之變,英宗被俘,幸好此時明朝的國力還比較強盛,在北京城周圍成功阻擋住了瓦剌騎兵,要不然,英宗能不能回來,還是一個問號。
到了崇禎年間,在內憂外患的局面下,崇禎皇帝其實很想遷都南京,南京有一套完整的行政機構,而且是留都,但是在中國古代,遷都就意味著拋棄宗廟、陵寢,拋棄宗廟、陵寢是大罪過,要被大家唾罵的,明朝內閣沒有哪個大臣願意出來承擔這個責任,說得通俗一點,就是崇禎皇帝想當宋高宗,卻沒有人敢出來當秦檜,實際上,從現實政治的角度考慮,崇禎皇帝如果遷都南京了,也許明朝還會延續下去。因為沒有人敢承擔遷都的責任,所以崇禎皇帝非常的鬱悶,曾經指責光時亨道:“阻朕南遷,本應處斬,姑饒這遭。”
綜上所述,明朝前期,國力強盛之時,“天子守國門”具有積極的意義,但是到了國力衰微之時,越來越顯示出不利的一面,“君王死社稷”則是無奈之舉,然而,“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卻給後世之人留下了值得稱頌的悲壯畫面。
洪武、建文、永樂年間,明廷在長城一線相繼設定了甘肅、寧夏、宣府、大同、遼東五鎮,用以防範蒙古騎兵的入侵,北京靠近長城,明成祖遷都北京,是為“天子守國門”。崇禎年間,明朝內憂外患,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皇帝沒有遷都,而選擇了自殺殉國,是為“君王死社稷”。那麼如何看待明朝的“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呢?
(明成祖畫像)
明成祖“天子守國門”實屬無奈之舉,把都城放在邊防重地,從軍事角度來考慮是不安全的,所以明廷在北京周圍修築了內外兩道長城,來拱衛京師。清朝在今天的北京西北部一帶,修建了大型的皇家園林,如暢春園、圓明園、頤和園等等,而明朝皇帝卻不敢在這裡大興土木,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明朝的時候,這裡屬於京師的郊區,很容易受到小股蒙古騎兵的騷擾。
明朝前期,國力強盛,“天子守國門”具有積極的意義,但是到了國力衰微的時候,越顯示出不利的一面,正因為如此,才有後來“君王死社稷”的歷史事件出現。
(1907年的長城)
從整體上來看,明朝之所以會出現“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情況,與中國曆代都城位置的變遷史有關。
對於明朝來講,定都南京、北京都不是最好的選擇,南京位於經濟中心,無漕運之憂,但由於把重兵設定在了北方長城一線,遠離軍事中心,不利於管控全國,北京位於軍事中心,但不在經濟中心,需要大運河來維繫漕運。因為軍事中心與經濟中心的分離,使得明廷在都城的選擇上一度出現了猶豫。
中國古代到了宋朝以後,為什麼沒有朝代再定都西安和洛陽了呢?這與中國經濟中心向東向南遷移的大趨勢有關,明太祖也曾一度想定都西安,西安位於關中平原,有眾多的關隘拱衛,易守難攻,且遠離北方遊牧民族的騷擾,但是到了唐代的時候,就出現了天子就食東都洛陽的情況,因為關中平原的經濟衰退了,所生產的糧食無法供應長安這座城市的需要,把東南地區的糧食運輸到關中平原是非常困難的,宋朝定都汴河沿岸的開封,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這裡漕運比較方便,而開封卻沒有山勢可依,易於被攻破,宋朝定都開封也不是最優的選擇。
正因為漕運艱難,所以明太祖才放棄了定都西安的打算。
明朝實行的其實是兩京制,一個是南京,一個北京,在明英宗正式定都北京以後,南京依然是留都,有一套完整的行政機構,南京有六部、都察院、通政司、五軍都督府等衙門。
在明英宗正式定都北京以前,明仁宗和明宣宗甚至還想把都城遷回南京,明廷在南京與北京的選擇上猶豫不定,為什麼會猶豫不定呢?就是因為軍事中心與經濟中心的分離。
(明英宗畫像)
英宗於正統五年(1440年)正式定都北京,到了正統十四年(1449年)就發生了土木之變,英宗被俘,幸好此時明朝的國力還比較強盛,在北京城周圍成功阻擋住了瓦剌騎兵,要不然,英宗能不能回來,還是一個問號。
到了崇禎年間,在內憂外患的局面下,崇禎皇帝其實很想遷都南京,南京有一套完整的行政機構,而且是留都,但是在中國古代,遷都就意味著拋棄宗廟、陵寢,拋棄宗廟、陵寢是大罪過,要被大家唾罵的,明朝內閣沒有哪個大臣願意出來承擔這個責任,說得通俗一點,就是崇禎皇帝想當宋高宗,卻沒有人敢出來當秦檜,實際上,從現實政治的角度考慮,崇禎皇帝如果遷都南京了,也許明朝還會延續下去。因為沒有人敢承擔遷都的責任,所以崇禎皇帝非常的鬱悶,曾經指責光時亨道:“阻朕南遷,本應處斬,姑饒這遭。”
綜上所述,明朝前期,國力強盛之時,“天子守國門”具有積極的意義,但是到了國力衰微之時,越來越顯示出不利的一面,“君王死社稷”則是無奈之舉,然而,“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卻給後世之人留下了值得稱頌的悲壯畫面。